陈曦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灯影组中C-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 碳酸盐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对于古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了浙江煤山剖面的新元古代地层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中δ13C,δ18O,87Sr/86Sr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化。
- 陈曦凌洪飞潘家永陈永权冯洪真蒋少涌
- 关键词:古环境变化新元古代
- 文献传递
- 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灯影组中C-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碳酸盐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对于古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了浙江煤山剖面的新元古代地层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中δ^13C,δ^18O,^87Sr/^86Sr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化。
- 陈曦凌洪飞潘家永陈永权冯洪真蒋少涌
- 关键词:古环境变化新元古代同位素演化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环境意义
- 云南肖滩剖面埃迪卡拉-下寒武统界线碳、锶同位素地层学
- <正>扬子地台的埃迪卡拉-下寒武统交界地层在我国云南省东部尤其是滇池断裂以东地区广泛出露,对滇池断裂以东的老林剖面和曾经作为国际候选GSSP的梅树村剖面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对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滇池断裂以东的更为完整连...
- 凌洪飞李达陈曦蒋少涌
- 文献传递
- 三峡地区岩家河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湖北宜昌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位置尚存争议,跨越这一界线的岩家河组地层的分段工作也缺乏统一的意见。对岩家河剖面开展岩相学和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揭示其碳同位素演化可与扬子板块内滇东北老林剖面和肖滩剖面对比,即自下而上在该界线附近存在一个大的δ13C负漂移、一个稍小的δ13C负漂移和一个大的δ13C正漂移。结合该剖面小壳化石首次出现的层位位于碳同位素大的负漂移之上的生物地层学证据,建议将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置于δ13C大负漂移顶部和小壳化石出现层位的底部。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的这一负漂移具有全球对比性,可作为三峡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划分的标志之一。此外,根据碳同位素演化、岩石地层学和小壳化石资料以及与板块内滇东北地层剖面的对比,将岩家河剖面岩家河组划分为3段,它们分别相当于滇东北的朱家箐组的待补段、中谊村段和大海段。
- 王丹凌洪飞李达陈曦
- 关键词:化学地层碳同位素岩石地层
- 铀同位素示踪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演化
- 2023年
- 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是影响动物演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奥陶纪特马豆克期处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爆发的前夕,该时期生物多样化水平已经逐渐升高,但前人对该时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演化仍缺乏深入研究。保存良好的碳酸盐岩地层中的铀同位素能够有效反映全球海洋整体的氧化还原水平。文章对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铀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底部出现一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TSICE,同时δ^(238)U均值从-0.65‰±0.12‰增加到-0.26‰±0.15‰,表明该时期海洋经历了从缺氧(铀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计算表明,全球海洋至少被2.56%的缺氧水体覆盖)到氧化程度增高的过程。这一环境变化过程与生物礁组成中的后生动物成分相对于微生物成分明显升高的过程相吻合。发生碳、铀同位素正漂移可能分别与海平面下降及海水表层温度降低而有利于海洋氧化水平提高相关。
- 闵思雨邱晨栾晓聪吴荣昌邵庆丰陈曦凌洪飞
- 关键词:铀同位素
- 寒武纪第十期早期海洋氧化还原波动:来自U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2
- 2022年
- 寒武纪晚期到奥陶纪早期的海洋动物多样性整体水平较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可能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波动有关,但仍证据较少。保存良好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被认为能够记录古代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其铀同位素组成(δ^(238)U)可用来反映全球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文章测定了华南瓦儿岗剖面寒武系第十阶底部海相碳酸盐岩的δ^(238)U值,结果显示在寒武纪第十期早期U同位素组成可能存在三次负漂移,对应的δ238U值分别为-0.8‰、-0.55‰和-0.60‰,指示三个海洋缺氧时段。通过U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三个缺氧时段全球海洋底层水体分别约有22%、3.5%和5%的缺氧面积。初步推断第一次缺氧可能与风化输入营养元素增强致初级生物生产力提高有关,而其后的两次缺氧可能与原先的海底缺氧水体在海侵阶段上涌扩散有关。
- 邱晨魏广祎闵思雨陈曦凌洪飞
- 关键词:铀同位素
- 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灯影组中C-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 碳酸盐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对于古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了浙江煤山剖面的新元古代地层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中δ13C,δ18O,87Sr/86Sr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化.
- 陈曦凌洪飞潘家永陈永权冯洪真蒋少涌
- 关键词:古环境变化新元古代地层
- 文献传递
- 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灯影组中C-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 碳酸盐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对于古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了浙江煤山剖面的新元古代地层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中δC,δO,Sr/Sr 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化。所分析的Sr/Sr 值都大于0.714,同时大多数Mn/Sr...
- 陈曦凌洪飞潘家永陈永权冯洪真蒋少涌
- 关键词:古环境变化新元古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