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综合征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细胞
  • 2篇核细胞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高压
  • 2篇干燥综合征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水平
  • 1篇蛋白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陈曦
  • 7篇郑毅
  • 4篇杨春霞
  • 4篇董馨
  • 4篇路跃武
  • 3篇谷丽
  • 2篇尹玉东
  • 2篇张永锋
  • 2篇杨苏乔
  • 2篇沈鸿
  • 1篇尚占民
  • 1篇王鹏
  • 1篇史旭华
  • 1篇陈姗姗
  • 1篇李海云
  • 1篇张望德
  • 1篇张丽金
  • 1篇牛敬荣

传媒

  • 5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2019年北京某三甲医院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与合理用药的探讨
2024年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4~2019年期间采集的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测试,为近年院内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定制药敏板通过Trek系统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依据CLSI2021标准进行药敏判读。结果:2014~2019年期间共收集革兰阴性菌464株,其中肠杆菌目细菌355株,社区获得性感染菌株123株、医院获得性感染菌株341株,ICU收集的菌株187株。药敏试验显示: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对目前国内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几乎都呈现不敏感状态,仅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1.8%;除黏菌素外,肺炎克雷伯菌几乎无抗菌药物可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目前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75.0%。该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菌中,对大肠埃希菌治疗有效率达到82.5%及以上的抗菌药物有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仅在65.0%左右;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可选的抗菌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66.7%)。该院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均在93.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71.4%~79.2%;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在83.3%以上。无论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还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或者是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黏菌素的敏感率为97.6%~100.0%外,几乎无常规抗菌药物可供选择。结论: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形势比较严峻,持续监测本地区医院病原菌检出率和合理选择对耐药菌株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
陈曦毛熠王鹏刘慧宇杨春霞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耐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肠梗阻3例并文献复习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比较少见的临床并发症肠梗阻,提请临床医师重视。结合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SLE合并肠梗阻3例。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30岁,平均27.3岁。 3例患者均以腹痛、腹胀、恶心...
路跃武董馨陈曦郑毅
文献传递
Presepsin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一项针对发热门诊疑似脓毒症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针对发热门诊疑似脓毒症人群,分析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即Presepsin)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12月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在发热门诊就诊时实时评估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据SOFA评分将患者分为低SOFA评分组(≤3分)和高SOFA评分组(>3分)。患者就诊时取肘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Presepsi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就诊时伴有畏寒、寒颤的患者,取肘静脉血进行血培养。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炎症标志物的差异;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发热门诊疑似脓毒症患者中筛选脓毒症的早期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Presepsin和其他炎症标志物在发热门诊疑似脓毒症患者中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其最佳截断值。结果最终纳入149例发热门诊疑似脓毒症患者,其中低SOFA评分组92例,高SOFA评分组57例。高SOFA评分组患者血浆PCT和Presepsin水平均明显高于低SOFA评分组〔PCT(μg/L):0.77(0.18,2.02)比0.22(0.09,0.71),Presepsin(ng/L):1129.00(785.50,1766.50)比563.00(460.50,772.25),均P<0.01〕;而高SOFA评分组与低SOFA评分组WBC、NEUT、CRP、血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10^(9)/L):11.32±5.47比11.14±5.29,NEUT(×10^(9)/L):9.88±4.89比9.60±5.10,CRP(mg/L):54.05(15.95,128.90)比46.11(19.60,104.60),血培养阳性率:42.3%(11/26)比29.4%(10/3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sepsin是发热门诊疑似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早期危险因素〔优势比(OR)=16.96,95%可信区间(95%CI)为6.35~45.29,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Presepsin对脓毒�
宗鑫欣刘永哲谷丽陈曦杨春霞
关键词:发热门诊降钙素原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9例SLE患者及6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抗P0抗体和抗核糖体抗体(rRNP),分析抗P0抗体与rRNP抗体在SLE和其他结缔组织病中阳性率的差异及抗P0抗体与SLE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SLE患者中抗P0抗体的阳性率为36.7%,rRNP抗体的阳性率为6.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Pn抗体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均为阴性。在SLE患者中,抗P0抗体阳性组皮疹的发生率为77.8%,阴性组为35.5%(P〈0.05);抗SmD1抗体的阳性率在抗P0抗体阳性组中为61.1%,在阴性组中为19.4%(P〈0.01)。抗P0抗体对诊断SLE的敏感性为36.7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6.30%。结论抗P0抗体对诊断SLE的特异性强,阳性预测值高。抗P0抗体与SLE皮疹和抗SmD1抗体阳性相关。
陈曦郑毅陈姗姗董馨
关键词: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与食管功能障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食管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以及与吞咽困难、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关系。方法采用定点牵拉法对31例SS患者及1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食管压力测定。结果19例(61%)SS患者和4名(22%)健康对照出现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减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5例(48%)SS患者存在食管体部蠕动异常,其中无效食管动力6例、“胡桃夹”食管动力3例以及非特异性食管蠕动异常6例。原发性SS与继发性SS患者食管体部各段蠕动波幅、时间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功能障碍与S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无相关性。结论SS可出现食管功能障碍,且呈现明显的多样性。
李海云郑毅尚占民董馨路跃武张永锋陈曦史旭华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轻症和重症流感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环状RNA表达谱差异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索轻症和重症流感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收治的轻症和重症流感肺炎住院患者各10例,采用Clariom™D基因芯片检测两组患者PBMC中的circRNA表达谱,以差异倍数(FC)绝对值>2且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轻症患者年龄[M(P25,P75)]为62.0(34.5,69.8)岁,其中男性4例;重症患者年龄[M(P_(25),P_(75))]为50.0(37.0,60.0)岁,均为男性。共筛选出轻、重症患者PBMC差异表达circRNA 137个,其在轻症患者中表达上调和下调的个数分别为101和36个,其中上调表达最显著的是hsa_circ_0091073(FC=160.898,P<0.05),下调表达最显著的是hsa_circ_0092219(FC=-17.630,P<0.05)。GO富集分析显示,与差异表达circRNA相关的GO二级条目共111个(P<0.05);与上调表达circRNA相关的包括DNA转录模板、DNA转录模板调控、RNA聚合酶Ⅱ转录调节等;与下调表达circRNA相关的包括中细粒细胞脱颗粒、杀死其他生物的细胞和防御真菌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与差异表达circRNA相关的代谢通路共37条(P<0.05);与上调表达circRNA相关信号通路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与下调表达circRNA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的转录失调、叶酸碳库和其他类型O-聚糖生物合成等。结论轻症与重症流感肺炎患者PBMC中circ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在流感肺炎致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尹玉东曹迪沈鸿冯胜虎陈曦杨春霞谷丽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包括特发性PAH、遗传性PAH和疾病相关的PAH等,由于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也具有较大差异。目前,PA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疾病负担重,诊治方案仍有待探究,因此,研究PAH的遗传易感性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发展,发现了大量与PAH发病机制、临床表型、治疗和预后相关的遗传变异。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GWAS开展PAH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的应用进展,为深入探究PAH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化防治提供新思路。
朱治萩孙晓琳陈曦安克江·安尼瓦尔王明宇杨苏乔
关键词:动脉性疾病负担复杂性疾病诊治方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临床表型
他汀类药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他汀类药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ydroxy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的特异竞争性抑制剂,可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具有显著的降脂疗效.并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尚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许多风湿病中发挥疗效,其作用与胆固醇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以下概述他汀类药在分子水平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风湿病中的作用。
陈曦郑毅
关键词:免疫调节作用他汀类药抗炎胆固醇水平抗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在下肢动脉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修订版Morse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John Hopkins Fall Rish Assessment Tool,JHFRAT)以及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all Risk Assessment Scale,FRAS)评估下肢动脉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下肢动脉疾病住院患者100例,由血管外科专科医师运用这三种量表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采集结果数据进行配对logistics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此外通过对数似然估计值分析三种量表间的预测价值差异,计算量表分布偏度系数。结果修订版MFS、JHFRAT以及住院患者FRAS三种评估量表均具有临床应用的评估价值。其中修订版MFS的AUC值最大,Kappa值最高,因此对下肢动脉疾病预测价值最高,显著优于住院患者FRAS和JHFRAT。结论三种评估量表均能预测下肢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筛查,修订版MFS评估量表对于下肢动脉疾病住院患者预测效果最佳。
牛敬荣杨文爽陈曦张丽金张望德
关键词:下肢动脉疾病住院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以便早期诊断PAH并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102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SLE患者,按照PAH诊断标准,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SLE患者中23例出现PAH,发生率为22.5%,其中女性19例,男性4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5±13)岁。进一步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AH组与无PAH组在病程、栓塞史、浆膜腔积液、抗Sm抗体、抗核糖体抗体、血尿酸、右房横径、右房长径、肺动脉内径、右室横径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合并PAH与病程长短、栓塞史、抗sm抗体、右房横径明显相关(P〈0.05)。结论本组SLE患者PAH的发生率为22.5%,其中60%为轻度PAH。病程长、抗Sm抗体阳性、合并血栓形成的SLE患者易出现PAH。
董馨郑毅陈曦
关键词:红斑狼疮高血压肺性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