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4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一氧化碳
  • 14篇源性
  • 14篇外源性
  • 13篇脓毒
  • 13篇脓毒症
  • 10篇外源性一氧化...
  • 10篇外源性一氧化...
  • 9篇烧伤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6篇炎症
  • 6篇炎症反
  • 6篇炎症反应
  • 6篇外源
  • 6篇细胞
  • 5篇护理
  • 5篇创面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49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西安大略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9篇陈曦
  • 22篇孙炳伟
  • 9篇孙艳
  • 9篇步红兵
  • 9篇尹卫
  • 6篇李志娟
  • 5篇刘东明
  • 5篇郭红梅
  • 5篇王敏
  • 5篇杨国涛
  • 4篇王波
  • 4篇仇雪枫
  • 3篇刘昌
  • 3篇陈兆永
  • 3篇丁先超
  • 3篇王波
  • 3篇邰宁正
  • 3篇石磊
  • 2篇仇雪峰
  • 2篇孙晖

传媒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镇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健康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中送检10000例的血培养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细菌种类、科室分布,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0000份老年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病原菌3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2株占58.33%;革兰阳性菌125株占40.07%;真菌5株占1.60%,排名前五的菌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血培养阳性菌株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107株,34.2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复合酶抑制剂耐药率>75%,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1.18%(7/17)。结论该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敏感抗菌药物。
孙艳邢虎单琼丁先超陈曦严志新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脓毒症时组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对脓毒症时组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HUVEC经LPS刺激后,用CORM-2(10、50、100 M)干预,检测组织因子活性,同时检测HUVEC的TF蛋白表达...
孙炳伟石庚生张萍邹向前陈曦
关键词:一氧化碳脓毒症凝血
文献传递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对严重烧伤后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对严重烧伤后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15%TBSAⅢ度烧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Sham 组(n=9),Sham +CORM-2组(n=9),Sh...
孙炳伟陈曦陈兆永Kazuhiro KatadaGediminas Cepinskas
文献传递
外源途径一氧化碳抑制小鼠严重烧伤后早期肺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外源途径一氧化碳对严重烧伤后小鼠早期肺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抑止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15%Ⅲ度烧伤模型。实验动物共随机分成3组:假伤(sham)组(12只),烫伤组(12只)及烫伤加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组(12只)。烫伤组小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下,背部去毛,以92℃水,9 s,造成15%Ⅲ度烫伤,伤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5 ml 抗休克;烫伤加 CORM-2组小鼠烫伤后尾静脉注射CORM-2(8 mg/kg);Sham 组用37℃温水代替92℃水,其余操作相同。检测动物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肺泡灌洗液中 TNF-α和 IL-1β,肺组织损伤指标(湿干比、血管通透性)以及肺内皮细胞经烧伤血清刺激后对白细胞的黏附作用。结果烧伤组肺组织中 MPO(87±11)U/g 组织,肺泡灌洗液中 TNF-α(160±9)pg/ml 和 IL-1β(27.2±2.9)pg/ml,NF-κB的活性及 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 组。与烫伤组比较,烫伤+CORM-2组上述情况明显得到改善(P<0.05);而肺湿干比、血管通透性未见明显改善。肺内皮细胞经烧伤血清刺激后对白细胞的黏附作用增强(46.5±8.5)%,经CORM-2处理后的烧伤血清刺激后肺内皮细胞对白细胞的黏附作用明显减弱(25.4±5.6)%。结论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能明显抑止肺组织 NF-κB活性,减轻严重烧伤后肺组织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组织中白细胞扣留,有效减轻肺脏炎症反应。
孙炳伟陈曦陈兆永Kazuhiro KatadaGediminas Cepinskas
关键词:一氧化碳烧伤细胞黏附
科外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管理护理
陈曦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对创伤后严重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
孙炳伟刘东明陈曦薛玉吕剑平俞娟芬孙志伟金勤孙艳
本课题对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干预严重创伤后炎症反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评价,采用免疫沉淀、Western 印迹、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以及在体显微镜观察白细胞的运动模式,细胞信号分子JAK1/3磷酸化的测定等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炎症反应一氧化碳肝细胞外源性
科外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管理护理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管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特色护理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应用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特色护理管理,值得推广和应用。
陈曦
关键词: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管理护理
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浅Ⅱ度烧伤患者62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31例)及观察组(31例),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观察组则使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痛感及换药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陈曦
关键词:创面治疗
糖尿病互动式厨房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互动式厨房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指标、饮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2017年9月—12月入院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4月入院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饮食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糖尿病互动式厨房饮食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FPG、2hPBG、HbA1c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尿病互动式厨房饮食教育模式可以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健康饮食行为。
刘巧艳鲁霞步红兵李志娟陈曦凡姗尹卫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饮食
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对在职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5
2018年
[目的]探讨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对在职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职T2DM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和后期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生活质量的变化及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WHR、FPG、2hPG、HbA_1C下降,生活质量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HbA_1C下降,生活质量提升(除社会维度、治疗维度),院外低血糖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结论]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在职T2DM病人的FPG、2hPG、HbA_1C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尹卫步红兵刘巧艳郭红梅陈曦李志娟
关键词:餐后2H血糖生活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