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娜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3篇丹黄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通脉
  • 3篇颈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心血管
  • 2篇形态学
  • 2篇血府
  • 2篇血府逐瘀
  • 2篇血府逐瘀汤
  • 2篇血管
  • 2篇逐瘀
  • 2篇逐瘀汤
  • 2篇组织形态学
  • 2篇列线图
  • 2篇慢性

机构

  • 10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陈敏娜
  • 6篇董静
  • 5篇张望
  • 3篇齐婧
  • 3篇赵运
  • 3篇王文丽
  • 2篇王永刚
  • 2篇陈凯
  • 2篇郑刚
  • 2篇钟伟
  • 2篇尚俊平
  • 2篇赵学飞
  • 1篇王琼
  • 1篇马淑慧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黄通脉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丹黄通脉方组采用高脂复合饲料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法制作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丹黄通脉方组给予丹黄通脉方10 ml/(kg·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日2次,连续6周。观察各组大鼠颈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结果光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泡沫样细胞堆积,弹力纤维层不同程度破坏、断裂。丹黄通脉方组血管内膜稍增厚,可见少量泡沫样细胞形成,弹力纤维层稍紊乱,程度较模型组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丹黄通脉方组颈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I/M)、MMP-9、TIMP-1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黄通脉方组大鼠I/M、血清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黄通脉方能够下调MMP-9水平,可能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之一。
齐婧王永刚郑刚陈敏娜罗瑜钟伟尚俊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织形态学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中医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评估
2023年
目的构建包含中医元素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准确性以及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剔除中间失访患者,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分为MACCE组121例和非MACCE组200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导致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利用Bootstrap法验证构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验证构建的临床模型的预测效能,利用临床获益曲线(DCA)评价构建的预测模型的临床获益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导致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气虚血瘀、细弱脉、少苔、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植入支架≥3枚。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其ROC曲线验证显示其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72~0.92);Bootstrap法验证构建模型相关数据显示其构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好:C-index 0.879(95%CI:0.812~0.932);Calibration plot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MACCE的风险与实际发生MACCE风险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6.062,P=0.623;DCA曲线显示当MACCE发生阈值为0.10~0.98时该模型的临床获益性以及适用性最佳。结论气虚血瘀、细弱脉、少苔、年龄、糖尿病史、LDL-C高、吸烟史、植入支架≥3枚是导致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
王文丽吕玮坤董欢乐赵学飞陈敏娜张望邢雪康启董静
关键词:中医证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丹黄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IL-6、MMP-9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黄通脉方对AS模型大鼠IL-6、MIMP-9的影响,探索丹黄通脉方对AS易损斑块的干预作用机制。  方法:用高脂饲料加维生素D3腹腔注射建立大鼠AS模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
陈敏娜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
文献传递
参附救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疗效
2024年
目的观察参附救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1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51~83(62.53±4.17)岁,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21例Ⅱ级,19例Ⅲ级;研究组40例,1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50~84(63.14±4.65)岁,NYHA分级:22例Ⅱ级,18例Ⅲ级。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50 mg,2周后增加至每次100 mg,每日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进行参附救心汤治疗(每次服用100 ml,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畏寒肢冷,面肢浮肿,心悸气喘/不得卧,咯吐泡沫痰,尿少腹胀,口唇青紫,或伴腹水、胸水,颜面灰白,烦躁汗出评价;治疗前、后评价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E峰减速时间,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32/4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畏寒肢冷,面肢浮肿,心悸气喘/不得卧,咯吐泡沫痰,尿少腹胀,口唇青紫,或伴腹水、胸水,颜面灰白,烦躁汗出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长(P<0.05),研究组MLHFQ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左心室质量指数、E峰减速时间较对照组低(均P<0.05);研究组TNF-α、IL-33、sST2、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参附救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可抑制炎症,�
吕玮坤索新祺陈敏娜张望康启姚婷婷门丹阳董静
关键词: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人PCI开通后近期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构建预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后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与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PCI介入开通治疗的冠状动脉CTO病人,所有病人均随访1年,根据1年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MACE发生组和MACE未发生组。从整体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70%病人作为训练集,30%作为测试集,在训练集中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分析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对构建的列线图模型从3方面进行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及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利用临床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获益性。结果:共纳入病人280例,发生MACE病人96例;其中训练集病人196例,发生MACE病人67例,测试集病人84例,发生MACE病人29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病人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PCI介入开通失败、年龄较大、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验证后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测试集AUC为0.832。绘制的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均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训练集一致性系数(C-index)为0.879,测试集C-index为0.856;临床决策曲线在训练集中的最佳适用区间为0.04~0.95,测试集为0.06~0.91,提示均具有较大的临床获益性。结论:PCI介入开通失败、年龄较大、吸烟史、合并糖尿病、LVEF较低和LDL-C较高是导致冠状动脉CTO病人PCI开通治疗后近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
陈敏娜邢雪张望吕玮坤董欢乐王文丽康启牛铁董静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丹黄通脉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眩晕,头痛,颜面潮红,肢体麻木)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终点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眩晕,头痛,颜面潮红,肢体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血脂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08%,对照组终点事件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血脂各项指标,降低内中膜厚度和减小颈动脉斑块面积,�
陈敏娜陈凯齐婧张望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血脂
血府逐瘀汤对STEMI病人PCI术后炎症指标、再灌注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指标及再灌注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我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病人2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研究组给予血府逐瘀汤+PCI术后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基础治疗,两组病人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情况、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评分、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左心室重构情况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研究组MAC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ID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研究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ET-1、MMP-9降低,NO升高,且研究组IL-6、ET-1、MMP-9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应用于STEMI病人PCI术后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整体生存质量,降低MACCE发生风险,改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病人预后。
张望陈敏娜邢雪赵运吕玮坤董欢乐王文丽康启董静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心功能
丹黄通脉方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黄通脉方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丹黄通脉方组给予高脂复合饲料喂养,持续整个实验。除空白组外,其余2组在饲养1周后给予腹腔注射维生素D3制作模型。于第8周开始,丹黄通脉方组给予丹黄通脉方[10 m L/(kg·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天灌胃2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颈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内膜/中膜面积比及巨噬细胞阳性率。结果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泡沫样细胞堆积,弹力纤维层不同程度破坏、断裂;丹黄通脉方组血管内膜稍增厚,可见少量泡沫样细胞形成,弹力纤维层稍紊乱,程度较模型组轻。丹黄通脉方组大鼠内膜/中膜面积比及巨噬细胞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丹黄通脉方能够减少巨噬细胞在血管内膜的浸润,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达到调控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齐婧王永刚郑刚陈敏娜罗瑜钟伟尚俊平
关键词:组织形态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潜在分子机制探讨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复方丹参滴丸的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Disgnet和TTD数据库检索心绞痛疾病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Metascape开放平台对复方丹参滴丸与心绞痛的交集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注释。采用SYBYL2.1软件的Surflex-Dock模块对筛选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复方丹参滴丸中筛选出76种活性化合物,涉及500个潜在靶点。复方丹参滴丸成分靶点与心绞痛疾病靶点取交集,共获得457个交集靶点;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作用靶标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中共包含158个节点,其中重要的靶点有STAT3、TP53、AKT1、JUN、MAPK1、HSP90AA1等。复方丹参滴丸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积极调节细胞迁移等GO生物过程,参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心绞痛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活性成分与靶点有较强的结合。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推测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潜在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筛选的关键活性成分与重要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
陈凯陈敏娜王琼董静马淑慧赵学飞赵运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心绞痛分子对接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
血府逐瘀汤对单支冠状动脉CTO病人PCI后近期MACE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完全慢性闭塞病变(CTO)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后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于我院行PCI且开通成功的单支冠状动脉CTO病人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为2个月。两组病人均随访6个月,观察随访6个月内两组病人MACE发生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内皮功能指标以及健康评估12项简表(SF-12)评分。结果:出院随访6个月内试验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SF-12量表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CTO经PCI开通成功后病人,能降低近期MACE发生率,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利于病人预后。
邢雪赵运陈敏娜李敏杰索新祺康启牛铁董静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血府逐瘀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