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鸿
- 作品数:2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现状及对策的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调查得知,大学语文遭冷遇的原因在教材及教学方法上。改变现状的途径是:在教材上,应选用较多的经典文章,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加外国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增补应用文,突出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专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师生互换角色等模式。同时加强大学语文教师的内涵建设,使大学语文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陈慕鸿
-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 巫傩是“五溪蛮”的文化符号
- 2010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溪蛮者,即《后汉书》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舞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在辰州界者是也。"在这五条溪河上住着一个被历代王朝称之为"五溪蛮"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于中原。一种民族、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是民族的身份,民族身份不同,文化也不同。"五溪蛮"的文化是与圣贤文化不同的巫傩文化,而传承巫傩文化的是"五溪蛮"的主体民族苗族。
- 陈慕鸿
- 关键词:文化巫傩苗族
-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被引量:6
- 2009年
- 我国的研究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之后,我国的理论界与教育界进行了许多论证与分析,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却很低,通过校园文化培养创新人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明确,使校园文化呈现出程序化、泛政治化、应景性倾向突出的状态。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即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 陈慕鸿
-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 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调研与对策——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地方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今天,顶岗实习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形式,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在校内难以实现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但这也是职业教育教学中许多专业所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地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调研,分析顶岗实习存在的困惑,提出了顶岗实习功能和提高质量的建议。
- 袁德奎陈慕鸿顾昌华涂登宏
-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 论“五溪蛮”的存在被引量:1
- 2010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溪蛮者,即《后汉书》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舞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在辰州界者是也"。在这五条溪河上住着一个被历代王朝称之为"五溪蛮"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于中原。一种民族、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是民族的身份,民族身份不同,文化也不同。"五溪蛮"的文化是与圣贤文化不同的巫傩文化,而传承巫傩文化的是"五溪蛮"的主体民族苗族。
- 陈慕鸿萧朴忠
- 关键词:文化巫傩苗族
- 论古文化的意识背景——以铜仁古文化为考察对象
- 2010年
- 把意识背景作为研究铜仁古文化的逻辑起点,一种对史前文明新的叙述就从此产生。铜仁地域是华夏史前文明保存的原始之地,是人类文明原生态的"史前基因库"。这是认识铜仁不同于其他地域的一种背景,一种存在。凭借这不同的意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存在发现铜仁,加强对铜仁的叙述。
- 陈慕鸿
- 关键词:古文化
- 高职院校开设企业文化课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前,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成效显著。然而,深层次地审视校企合作,仍存在着一些和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就企业文化来看,其合作力度较小。现实表明,认同企业文化对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院校需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构筑良好的企业文化生态环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 陈慕鸿韩建军覃伟彭雨生
-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就业竞争力生态环境
-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遭冷遇的原因在于教材、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
- 陈慕鸿
-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 梵净山的佛教缘起及当代思索被引量:1
- 2011年
- 华夏文明有史记载的五千年,梵净山所处区域一直是天子不理、圣贤不教的世外桃源,直至明代时才引起中央王朝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梵净山所处区域,即贵州省铜仁地区,查史可知,在商为鬼方,在周为靡莫,在秦为黔中,在汉为武陵,在明为贵州。这里的原始居民和历代躲战祸和天灾而迁居的姓氏,一直被中央王朝和华夏本土歧视为蛮夷。这里的蛮夷文化特征和生态地域特征,正是佛教在这里弘法的社会背景。今天,梵净山地域又逢西部大开发,我们借梵净山这座自然万有的圣山,创造一个佛化的梵净山,就是要树立一个可供观照的和谐世界,使世界确立常住的理念,让佛化梵净山常住于人们的心灵,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然后去净化人类社会,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
- 陈慕鸿萧朴忠
- 关键词:社会背景
- 梵净山的佛教缘起及当代思索
- 2013年
- 华夏文明有史记载的五千年,梵净山所处区域一直是天子不理、圣贤不教的世外桃源,直至明代时才引起中央王朝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梵净山所处区域,即贵州省铜仁地区,查史可知,在商为鬼方,在周为靡莫,在秦为黔中,在汉为武陵,在明为贵州。这里的原始居民和历代躲战祸和天灾而迁居的姓氏,一直被中央王朝和华夏本土歧视为蛮夷。这里的蛮夷文化特征和生态地域特征,正是佛教在这里弘法的社会背景。今天,梵净山地域又逢西部大开发机遇,我们借梵净山这座自然万有的圣山,创造一个佛化的梵净山,就是要树立一个可供观照的和谐世界,使世界确立常住的理念,让佛化梵净山常驻人们的心灵,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
- 陈慕鸿萧朴忠
- 关键词:蛮夷生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