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全
-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后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病原菌原因及其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针对性了解术后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病源菌分布及其药敏的情况,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术后送检培养的尿液标本325例。结果:325例术后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2株,医院感染率为12.92%。感染菌群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85.71%,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占14.29%。药敏试验表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60.0%以上,但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较高达75.0%以上;本组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结论:术后泌尿系统医院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在药敏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院内感染率。
- 陈开全姚齐龙陈铃
- 关键词: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 盐酸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联合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与单独应用盐酸坦索罗辛、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TURP的12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术后应用盐酸坦索罗辛)40例、B组(术后应用非那雄胺)40例、C组(术后盐酸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联合应用)40例。分别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前列腺体积。结果三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术后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非那雄胺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盐酸坦索罗辛、非那雄胺,治疗更为彻底。
- 孟永良陈开全孙根喜徐浩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盐酸坦索罗辛非那雄胺
- 综合术式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4例
- 1999年
- 1992~1996年我院外一科共手术治疗此类复杂性肾结石64例,采用由简至繁的综合术式取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18~67岁,合并对侧肾输尿管结石12例,术前64例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术后4...
- 陈开全
- 关键词:肾结石
-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活87例,死亡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脂水平。对比分析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年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病程均明显小于或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后次日TC、TG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游红勇陈智敏白燕杜成友陈开全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血脂甘油三酯
- 联合治疗膀胱表浅癌148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降低经尿道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癌术中闭孔反射、膀胱穿孔发生率的方法,观察丝裂霉素经尿道直接逆行灌注膀胱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BT)代替传统单级电切术(TURBT)治疗表浅性膀胱癌,以降低闭孔反射、膀胱穿孔发生率;术后用丝裂霉素经尿道外口直接逆行灌注膀胱化疗法治疗膀胱表浅癌148例。结果:148例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5 min,平均出血量<15 mL。术中发生轻度闭孔反射12例次,发生率为8.4%,无膀胱穿孔中转手术病例。结论:PKRBT代替传统TURBT,可有效降低闭孔反射、膀胱穿孔发生率,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丝裂霉素经尿道直接逆行灌注膀胱化疗是安全可行的。
- 孙根喜陈开全徐浩孟永良胡邦洪
-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切术膀胱癌丝裂霉素灌注
- HoLEP与TURP治疗BPH的并发症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并发症差异。方法:将112例BPH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HoLEP(A组)或TURP(B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的并发症差异。结果:A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其中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拔管后血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A组远期并发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EP治疗BPH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比TURP更低,疗效更好。
- 孟永良孙根喜王伟徐浩杨华陈开全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
- 急性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以2013年1月~12月崇州市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在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高脂血症(HLAP)组和胆源性(ABP)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血脂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HLAP组TG水平明显高于ABP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TC、HDL、LDL水平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年龄偏小,男性居多,住院时间较长,且血清TG水平升高是区别HLAP与ABP的最大血脂特征。
- 游红勇陈智敏白燕杜成友陈开全
- 关键词:高脂血症重症胰腺炎急性胰腺炎
- ICU患者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同源性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ICU患者肠道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的同源性,为制定控制多重耐菌医院感染措施提供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对ICU患者肛拭子分离出的多重耐药定植菌与同一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相同多重耐药菌进行配对,采用Diversilab自动化重复序列-PCR分型系统,分析肠道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的同源性。结果选取4对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患者入院时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相同多重耐药菌进行同源性检测,2对有同源性、2对无同源性;选取4对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相同多重耐药菌进行同源性检测,4对均有同源性。结论 ICU患者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具有同源性,多重耐药定植菌可以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临床上应加强多重耐药定植菌患者的管理。
- 常洪美凌冬张丕陈开全戴忠红柴建华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急性胆囊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胆囊炎634例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成功率:99、05%,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认识腹腔镜的特点和手术困难因素,选择适当麻醉,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LC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陈开全游红勇孙根喜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并发症
- ICU患者肠道定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同源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ICU患者肠道定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的同源性,为制定控制多重耐菌医院感染措施提供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对ICU患者肛拭子分离出的8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做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表型完全相同的分成组,对筛选出的药敏表型完全相同的菌株采用Diversilab自动化重复序列(REP)-PCR(repetitive-element sequence-based PCR)分型系统,分析肠道定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的同源性。结果 80株菌株中有56株未找到药敏结果相同的菌株,未做基因同源性检测;有7组2株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有2组3株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有1组4株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10组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的菌株做基因同源性检测;7组2株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只有1组基因有同源性,2组3株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只有1组中的2株基因有同源性,1组4株药敏表型结果完全相同基因无同源性。5株来源于不同组别药敏表型结果不完全相同的菌株基因具有同源性;具有同源性的菌株患者分别来源于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患者。结论肠道定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大部分药敏结果不完全相同;药敏结果完全相同的菌株基因不一定有同源性,药敏结果不完全相同的菌株基因少部分有同源性。
- 凌冬陈玲常洪美张丕陈开全李建英戴忠红柴建华黎宏晏东高翔荣马琳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基因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