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娥
- 作品数:44 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原发性玻璃体后脱离致视网膜裂孔的治疗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分析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的确诊时间及不同处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2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 95例 ( 95眼 )由急性玻璃体后脱离所致视网膜裂孔眼进行临床分析 ,裂孔已导致视网膜脱离的行视网膜复位手术 ,干性视网膜裂孔行 5 3 2激光封闭裂孔术。结果 5 9例伴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明确诊断时间长 ,经手术治疗 (部分为玻璃体手术 )后视功能有一定的恢复 ,但有些病人需多次手术。 3 5例视网膜干性裂孔患者诊断及时 ,经光凝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玻璃体后脱离导致视网膜裂孔早期诊断 ,及时光凝是为患眼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
- 王泓王方陈凤娥黄璐璐许迅张皙
- 关键词:视网膜裂孔预后
- 病理性近视眼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分子标志物筛选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样本中差异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与病理性近视眼发病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和同期正常人各30例。将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分为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脱离组8例,视网膜地图状萎缩组5例,黄斑裂孔组11例,脉络膜新生血管组6例。采用正常人血清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ProteinA柱纯化混合抗体,溴化氰活化琼脂糖凝胶激活并合成亲和介质,基于抗原、抗体吸附原理,取备用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血清样本上PBS平衡过的抗体柱,去除大量背景蛋白;应用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法检测并分析剩余蛋白。差异蛋白质间的相关性采用非参数相关分析的K-S秩和检验。结果人选病理性近视眼患者血清样本去除大量背景蛋白后,分析并检测出4种表达明显增高的差异蛋白质:转甲状腺素蛋白(TTR)表达阳性18例(60.0%),结合珠蛋白(HP)表达阳性11例(36.7%),血清结合素(HPX)表达阳性10例(33.3%),载脂蛋白(APO)表达阳性8例(26.7%);这4种差异蛋白质间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性(TTR与HP、HPX、APO相关性:r=0.480,0.577,0.492;HP与TTR、HPX、APO相关性:r=0.480,0.783,0.636;HPX与TTR、HP、APO相关性:r=0.577,0.783,0.853;APO与,TTR、HP、HPX相关性:r=0.492,0.636,0.853;P〈0.05)。在黄斑裂孔组中,有7例TTR表达阳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组中,有6例患者HP、TTR表达均阳性,5例患者HPX表达阳性。结论血清蛋白质组学分子标志物筛选法可以快速、有效去除正常人群和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共有的蛋白,从而发现可能与病理性近视眼相关的蛋白。这些相关的功能蛋白有可能成为筛选病理性近视眼的分子标志物。
- 邵珺辛瑜李荣秀陈凤娥张皙许迅孙晓东樊莹
- 关键词:近视退行性蛋白质组学生物学标记载脂蛋白B100
- 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内源性眼内炎
- 王卫峻樊莹陈凤娥刘堃许迅
- 马凡综合征双眼晶状体脱位术后出现单眼视网膜脱离1例
- 2018年
- 患者男性,33岁。因双眼先天性晶状体脱位、视物模糊30年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四肢、躯干骨骼细长。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15,左眼裸眼视力0.07,前房清、深度可,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散瞳后直径约10mm,双眼晶状体轻度混浊、双眼晶状体向下半脱位,可见赤道部和稀疏的悬韧带,玻璃体腔内少量点状混浊,视网膜平,视盘界清,色淡红,黄斑反光不清。追问病史,患者患有马凡综合征(Marfansyndrome,MFS)30余年,2016年3月行疝气修补术。2014年行升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华法林2.5mgqd口服治疗,术前华法林停药6d。术前检查:2016年9月28日我院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21.7s↑,INR:1.87;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21次/分,QRS电轴左偏;眼科B型超声示:双眼未见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计数:右眼3254个/mm2,左眼3204个/mm2;双眼泪道冲洗:通畅;OCT:右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强反射伴隆起;左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信号欠均匀。角膜曲率:右眼K140.13D,K242.4D;左眼K140.08D,K241.67D。眼轴长:右眼30.39mm,左眼29.23mm。入院后复查凝血常规未见异常。患者自诉既往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约0.5,屈光度数约-12.00^-15.00D,未配镜治疗,要求术后不保留近视度数。于2016年10月17日和2016年11月21日在我分别行双眼晶状体囊内摘除+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虹膜周切术,手术中玻璃体溢出少,予以切除,保证前房无玻璃体,术后瞳孔圆。术后第1天,左眼BCVA:0.3,右眼BCVA:0.4。
- 屈嫄朱弼珺张健王海燕陈凤娥刘堃邹海东
- 关键词:眼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马凡综合征双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玻璃体腔内
- 两种不同放液方法在环扎加压术中使用的比较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比较 2种不同的放液方法在环扎加压术中使用后对于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一手术者在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3月间所进行的 80眼环扎加压手术 ,其中 3 8眼为使用巩膜切开法冷针放液 (2 0 0 2年 1月~ 10月 ) ,42眼为冷针直接穿刺放液 (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3月 ,比较不同的放液方法对于手术成功率和手术中并发症出现的比率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 ,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冷针直接穿刺放液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出视网膜下液 (SRF)的方法。
- 陈凤娥许迅朱剑锋
- 关键词:环扎加压术
- 经睫状体平坦部23G免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23G免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术与传统20G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纯硅油取出术的临床连续病例(硅油填充术前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共174例(174眼),分为经睫状体平坦部23G免缝合切口(主动式)硅油取出术组(简称23G组,79眼)和经睫状体平坦部常规20G缝合切口(主动式)硅油取出术组(简称20G组,95眼)。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恢复、眼压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1.5±5.5)个月(6~18个月)。23G组平均取油时间为(16.5±4.2)min,20G组为(35.2±7.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3 d,23G组的眼压均显著低于20G组(P<0.05)。随访期间,23G组结膜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G组(P<0.05)。两组术后脉络膜脱离、网膜脱离复发、玻璃体腔混浊和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23G免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术与常规20G缝合切口硅油取出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宋正宇陈凤娥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硅油视网膜脱离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6月对35例(36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眼(8.33%)最佳矫正视力<0.01,5眼(13.89%)为0.01~0.04,10眼(27.78%)为0.05~0.09,15眼(41.67%)为0.1~0.25,3眼(8.33%)≥0.3。所有患者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安全、有效。
- 朱弼珺刘海芸邹海东陈凤娥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硅油取出玻璃体切除手术
-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分析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52例52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3例63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logMAR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对相关记录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7±18)min和(70±19)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A组为2眼,B组为3眼。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A组视网膜复位49眼(复位率94.2%),logMAR视力提高0.337±0.046;B组视网膜复位59眼(复位率93.7%),logMAR视力提高0.367±0.052;两组间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力提高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相近,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各种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
- 蔡文泉郑志李涛陈凤娥许迅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并发症
- 血清及玻璃体胰岛素水平与眼轴长度相关性研究
- 徐吉樊莹陈凤娥王卫峻冯竞仰邵清
-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功能和视觉相关生存质量(visual-related quality of life,VRQo L),并分析VRQo L与视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硅油填充术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3例(63眼)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记录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患者填写美国国家眼科研究院开发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25,VFQ-25)中文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FQ-25总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并分析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63例患者中60眼(95.24%)视网膜复位,术后6个月术眼平均logMAR视力(0.83±0.25)较基线log MAR视力(1.76±0.43)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眼对比敏感度:1.5 c·d^(-1)为1.25±0.28,3 c·d^(-1)为1.27±0.31,6 c·d^(-1)为1.03±0.27,12 c·d^(-1)为0.71±0.23,18 c·d^(-1)为0.32±0.13。术后6个月患者VFQ-25总得分均值为(66.13±11.28)分,较术前[(50.07±14.42)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FQ-25总得分和术眼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与双眼平均视力、术眼中空间频率(6 c·d^(-1)、12 c·d^(-1))对比敏感度呈正相关。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高,视力显著提高。术后患者VRQo L提高,并与双眼平均视力、术眼中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相关,与术眼视力无显著相关性。
- 冯竞仰陈凤娥马明明
-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