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连轧
  • 3篇冷连轧
  • 2篇轧机
  • 2篇连轧机
  • 2篇冷连轧机
  • 2篇板形
  • 1篇压靠
  • 1篇压下规程
  • 1篇延伸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双机
  • 1篇双机架
  • 1篇双机架平整机
  • 1篇平整
  • 1篇平整机
  • 1篇弯辊
  • 1篇弯辊力
  • 1篇机架
  • 1篇工程应用
  • 1篇工作辊

机构

  • 6篇燕山大学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上海宝钢益昌...

作者

  • 6篇李兴东
  • 6篇陈凤坡
  • 6篇白振华
  • 5篇连家创
  • 2篇王骏飞
  • 2篇蒋岳峰
  • 2篇郭志刚
  • 1篇岳晓丽
  • 1篇戚向东
  • 1篇邱格君
  • 1篇刘宏民
  • 1篇徐俊
  • 1篇吴安民
  • 1篇王骏飞

传媒

  • 1篇轧钢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冷连轧机高速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
白振华连家创刘宏民王骏飞李兴东徐俊戚向东邱格君岳晓丽陈凤坡
该项目首次提出了滑伤指数与热滑伤判断条件的新概念,并能够定量地描述热滑伤发生的概率及程度;系统地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理论,分别开发出冷连轧机以打滑与热滑伤的综合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优化”、“工艺润滑制度设定”、“轧辊粗糙度...
关键词:
关键词:冷连轧机
IF钢以热滑伤防治为目标的压下规程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在引入滑伤指数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冷连轧过程中通用的热滑伤判断条件,并根据IF钢冷连轧过程的特殊性,建立了一套针对IF钢热滑伤防治为目标的压下规程优化理论,将其应用于宝钢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的IF钢轧制,大大降低了该产品生产时热滑伤发生的概率,提高了轧制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白振华李兴东王骏飞陈凤坡连家创
关键词:IF钢压下规程
热滑伤判断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6年
为了研究冷连轧高速生产过程中的热滑伤问题,在首次引入滑伤指数新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判断冷连轧过程中是否发生热滑伤的不等式,并定量分析了热轧来料温度、总压下率、轧制速度、压下规程以及乳化液流量密度等因素对热滑伤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防止热滑伤的措施,把此措施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白振华吴安民王骏飞李兴东陈凤坡
关键词:冷连轧影响因素
冷连轧机工作辊原始粗糙度与换辊周期的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针对冷连轧生产过程中打滑与热滑伤问题 ,建立了一套工作辊原始粗糙度与换辊周期综合优化的数学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某厂 2 0 30mm5机架冷连轧机的生产实践 ,降低了该轧机打滑与热滑伤的发生率 。
白振华王骏飞李兴东陈凤坡连家创
关键词:冷连轧机工作辊打滑
极薄带钢平整轧制过程辊端压靠问题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薄窄料平整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辊端压靠现象,改变以往采用压靠试纸通过静压试验来进行压靠研究的传统方法,以印油为试验材料,探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反映真实轧制状态的压靠测量技术。该技术不但可以直观地证明轧制过程中辊端压靠现象的存在,而且能够定量测量出压靠宽度的数值。在此基础上,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极薄带钢平整轧制时压靠量、压靠宽度、轧制压力以及板形定量计算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框图,并以现场典型规格产品为例,计算出了不同轧制状态下的压靠宽度、轧制压力以及板形。给出了相应的现场实验结果,从而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已经投入到现场弯辊力与轧制压力的实际设定,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为现场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白振华蒋岳峰李兴东郭志刚陈凤坡连家创
关键词:压靠板形弯辊力
双机架平整机延伸率分配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的实际特性,在保证成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以基态弯辊力下带材的出口板形最好为准则,建立了一套双机架平整机机架间延伸率分配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张力与轧制压力设定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大大提高了平整产品的板形精度,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白振华陈凤坡蒋岳峰李兴东郭志刚连家创
关键词:双机架平整机板形延伸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