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晚期
  • 3篇细胞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生存期
  • 2篇化疗
  • 2篇存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进展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人粒细胞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三维适形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机构

  • 6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陈佳
  • 2篇季从飞
  • 2篇苏小琴
  • 2篇倪静怡
  • 1篇徐小红
  • 1篇丛智荣
  • 1篇高湘湘
  • 1篇曹永峰
  • 1篇金聪慧

传媒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ICE方案化疗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24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DICE方案化疗序贯适形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初治I、Ⅱ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24例,采用标准的DICE方案化疗3~4周期:异环磷酰胺1200mg/m2,第1~4天,静脉滴注;足叶乙甙65mg/m2,第1~4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第1~4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周期。化疗3-4周期后采用6MV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为46~60(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9.2%,其中完全缓解(CR)14例(58.4%),部分缓解(PR)5例(20.8%),随访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5.0%,1年总生存率为83.3%。随访2年PFS为66.7%,2年总生存率为75.0%。毒副反应主要为化疗相关的骨髓抑制及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结论DICE方案化疗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有效率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易于控制。
倪静怡曹永峰陈佳丛智荣徐小红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DICE方案
FGF19在恶性肿瘤中的潜在临床价值及相关药物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9是一种重要的激素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发挥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及代谢等作用。研究显示,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FGF19扮演着重要角色。FGF1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4信号激活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是具潜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靶向药物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靶向FGF19/FGFR4已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靶向FGF19/FGFR4的策略大致分为两大类:靶向FGF19的治疗策略和靶向FGFR4的治疗策略。针对FGFR4的药物涵盖泛FGFR抑制剂、FGFR4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以及FGFR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等。FGFR4抑制剂的开发和设计等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FGF19的生理学功能、FGF19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FGF19相关药物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基础科研及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陈佳魏晟王金明凌扬
关键词:恶性肿瘤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其对疾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预防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采用含铂双药方案化疗,且第1个疗程结束后发生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肺癌患者49例,根据患者意愿使用药物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在发生白细胞减少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观察组在每个化疗周期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3 mg(体质量≤60 kg)或6 mg(体质量>60 kg)PEG-rhG-CSF。比较两组防治白细胞减少的效果和疾病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再次发生Ⅲ~Ⅳ骨髓抑制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肿瘤发生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比例)和疾病控制率(肿瘤发生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疾病稳定≥4周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获益(P=0.01)。在多因素分析中,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P=0.048)以及预防性应用PEG-rhG-CSF(P=0.048)被确定为PFS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化疗期间使用PEG-rhG-CSF可有效预防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且保证疗效、改善预后。
郭珈汛陈佳
关键词:肺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病例共30例,其中12例设为观察组,1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治疗,对照组予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PD1抑制剂为信迪利单抗200 mg、替雷利珠200 mg或赛帕利单抗240 mg,呋喹替尼3~5 mg口服两周停一周,TAS-102 25 mg/m~2,第1-5、8-12天每日早、晚餐后口服,21 d 1个周期。整理数据分析两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应,并定期随访观察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截至随访结束时间(2023年3月20日),对照组ORR为11.11%,DCR为33.33%,中位PFS为6.2个月,观察组ORR为25.00%,DCR为83.33%,中位PFS为8.6个月。两组ORR差异无显著性,而DCR和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肝功能异常、消化道溃疡、甲状腺功能减退、口腔溃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腹痛,减药后缓解,7例出现1-2级骨髓抑制,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恢复。结论 与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相比,在此基础上再联合TAS-102,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可能延长,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该方案可能会成为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新策略。
苏小琴陈希范海华季从飞倪婷婷于洋陈佳
关键词:晚期肠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肿瘤标志物表达、预后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季从飞苏小琴倪婷婷于洋陈佳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
CDK4/6抑制剂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negative,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70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总结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70例HR+/HER2-晚期乳腺癌中接受阿贝西利治疗>6个月的患者30例(42.9%),客观缓解率为44.3%,疾病控制率为67.1%。与阿贝西利一线治疗组相比,哌柏西利转阿贝西利组PFS的HR为5.4(95%CI:1.1~26.4,P=0.04)。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42.9%)和腹痛腹泻(10.0%)最常见。结论: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
倪静怡陈佳张葆春高湘湘金聪慧
关键词: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