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
- 作品数:3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由实入虚:“轺车”与唐诗意象之建构
- 2023年
- “轺车”是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交通工具,唐诗中共出现11次之多,当前各家注释及权威辞书释义皆模糊浑简,未能为读者提供与诗歌创作意旨紧密相连的诗性解释。本文通过对“轺车”的考证,梳理其演变和使用情况,并结合唐诗创作实际,发掘其在唐诗中的具体内涵和义项,进而理解其词义逐渐虚化的深层机制和原因,并探讨其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
- 闫艳
- 关键词:名物用典
- 释“殳”被引量:5
- 2011年
- "殳"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的棍棒发展而来,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五兵之一。它是长柄打击类兵器,分为有锋刃殳和无锋刃殳。在历史发展中,它的形制和功能都有丰富的演变。历来对其形制未有准确的认识,考古出土的实物殳,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它的具体形制提供了可靠证据。
- 闫艳
- 关键词:形制
- 《三台万用正宗》俗字考释十则
- 2022年
- 《三台万用正宗》是明代一本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日用类书,书中俗形丰富,反映了明代俗字使用情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粲”“灿”“餐”“迟”“痪”“寎”“卿”“龟”“龙”“验”10个字对应的俗形进行考释,这些俗字均未被《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及相关字书收录,可补充俗字语料,探究俗字演变规律。
- 闫艳程婧华
- 关键词:俗字
- 《事林广记》俗字探微被引量:2
- 2014年
- 《事林广记》是最早编撰于南宋末年,经元明多次增补刊刻传播的民间类书,因其特殊的流传范围,书中收录的俗字类型代表了元明时期俗字的使用状况,反映了汉字系统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书中改换意符、采用古体、简省、增繁、异音替代等5种俗字类型。
- 闫艳祝昊冉
- 关键词:俗字
- “蒟酱”补正
- 2004年
- 蒟酱是汉代至宋代以前重要的调味品,屡见于各种文献,但其异名众多,因而历来各家对其制作蒟酱的原料及其名实多存异说,本文试从文献材料出发,辨其名实,总结其用途,希望能对文献的解读有所助益。
- 闫艳
- 关键词:异名
- 桑落酒
- 2004年
- 韦庄《三用韵》:“感多聊自遣,桑落且闲斟。”张谓《别韦郎中》:“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韩偓《己巳年正月白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或一篇》:“数酸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煎茶。”“桑落”一词在唐诗宋词中常见,一般注家对其有三种注释,一是指地名桑落洲,二是指桑叶枯落的季节,三是指桑落酒。前两种意义向无争议,但关于“桑落酒”名称的来源,历来诸家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 闫艳
- 关键词:古代词汇词源地名
- “阿魏”多源考释与佛教戒食被引量:3
- 2014年
- "阿魏"自唐代以来的文献中多有记载,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名源和内涵、意义等缺乏梳理。作为一种外来植物,"哈昔泥"、"鹤悉那"、"熏渠"、"兴具""形虞"等众多的异名均具有鲜明的域外文化烙印,历史上曾有几条阿魏的传入路线,进入中原后受到内地的广泛认可与欢迎,在中国传统的医药史和饮食生活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功用。味道极臭的阿魏可以驱虫、治疗关节病,而且是元人加工肉食不能省略的调料,还是佛教信仰中戒食的"五辛"之一。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历史上甚至出现了仿制品。系统地揭示阿魏的名源、内涵及功用,对于正确理解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 闫艳
- 关键词:名源药物调料
- 和刻本《事林广记》整理札记被引量:1
- 2018年
- 《事林广记》是宋末元初陈元靓编纂的一部大型民间日用类书。其内容博赡庞杂,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它不同于传统的类书,其内容屡经增删抽换,故不同版本之间均有差异。现今常见的几种版本的《事林广记》均为影印本,且或多或少都有所残缺。因此,整理出一本适合学界使用的《事林广记》很有必要。然而民间日用类书的整理无先例可循,故依据当代古籍整理基本规范,结合古籍整理的实践,对和刻本《事林广记》的整理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 闫艳齐佳垚
- 关键词:古籍整理校勘
- 释唐诗中的“酴醿”
- 2013年
- 一唐代杨倞《荀子注》是迄今首见《荀子》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杨注不仅在沟通古今语言隔阂和文本校勘方面有着非凡成就,而且广引多种典籍和他人成说,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且其征引他种典籍往往说明出处,不掠他人之美,信而有征,可见其注《荀子》
- 闫艳
- 关键词:《荀子》注本
- 释“芦荟”
- 2023年
- 芦荟是常见的外来植物,在古代文献中有象胆、奴会、讷会、鬼丹、鸦览等诸多异名,本文通过梳理“芦荟”的名源、分析芦荟的形制和产地及各种医疗功能,探讨“芦荟”的命名源流及内涵。
- 闫艳李紫琳
- 关键词:名源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