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雄辉
-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铁炮百合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铁炮百合(又称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White heaven'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通过叶片位置、接种方式以及光暗等不同处理进一步优化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以组培苗基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叶片近轴面向上的接种方式,在MS+1.0mg.L-12,4-D+0.1mg.L-16-BA的培养基上暗培养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5.74%;经石蜡切片鉴定可观测到球形胚和心形胚。最佳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1mg.L-1NAA和1/2MS+0.5mg.L-1IBA,分化率达81.48%,生根率达91.67%。结果还显示2,4-D在百合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袁雪钟雄辉李晓昕辛海波连青龙义鸣放
- 关键词:铁炮百合石蜡切片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 异源表达唐菖蒲GhOPR3提高了拟南芥的抗逆性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RT-PCR与RACE技术从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品种‘Rose Supreme’球茎中克隆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基因的1 489 bp全长cDNA序列,quantitative RT-PCR结果表明,GhOPR3在唐菖蒲叶、花、根、匍匐茎、新球茎和籽球中都表达,其中在籽球和匍匐茎中相对表达量较高;0.1~0.5 mmol·L-1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处理后,提高了GhOPR3在球茎中的表达量和内源MJ含量;采用农杆菌介导侵染拟南芥花粉,进行GhOPR3基因的过表达分析,过表达拟南芥株系较野生型提高了耐盐性和抗旱性;提高了机械损伤后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内源MJ含量。
- 连青龙辛海波李晓昕钟雄辉尹义蕾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茉莉酸异源表达抗逆性
- 唐菖蒲球茎脱落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NCED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氧合酶(Nine-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NCED)是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通过RT-PCR和RACE技...
- 罗弦易瑾连青龙辛海波钟雄辉张自由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克隆
- 文献传递
- 唐菖蒲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GhAOC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克隆唐菖蒲AO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对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唐菖蒲栽培品种‘Rose Supreme’的球茎为试材,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AO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基因枪方法进行GhAOC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GhAOC基因的表达模式。克隆了1个全长为898bp的茉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llene oxide cyclase,AOC)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GhAOC。该序列含有1个735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4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6.52ku。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hAOC是叶绿体蛋白。实时荧光定量RT-PCR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在唐菖蒲叶、花、根、匍匐茎、新球茎和籽球上都表达,其中在新球茎和籽球中表达量最高;经过0.1~0.5mmol/L的MJ(methyl jasmonate,茉莉酸甲酯)处理后,逐渐提高了GhAOC基因在球茎中的表达量和内源MJ含量。GhAOC基因的表达促进了唐菖蒲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 连青龙李晓昕钟雄辉尹义蕾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JA克隆
- 唐菖蒲体细胞胚起源、发育的形态与组织细胞学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以唐菖蒲‘Advanced Red’品种的籽球为试验材料,将籽球切片放在MS+6.0mg·L-1 TDZ培养基上暗培养21d,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转入MS+1mg·L-12,4-D培养基中暗培养28d诱导体细胞胚。使用立体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技术对体胚形态与细胞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体胚诱导14d后,开始出现一些胚性细胞,之后形成多个细胞组成的原胚(pre-embryoni ccell complexes),原胚进而发育形成球形、盾形,心形、鱼雷形胚和子叶期胚。将成熟的体胚转入MS培养基后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形成完整的植株。唐菖蒲体胚的起源有外起源和内起源两种方式。在初生体胚发育过程中还伴有次生胚的形成。
- 吴健王鸿昌罗弦钟雄辉高明伟吴泽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体细胞胚发育形态学组织学
- 唐菖蒲脱落酸响应关键转录因子ABI5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是鸢尾科(Iridaceae)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类植物,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我国广泛栽培。但其种球休眠需要在4~5℃低温处理2个月以上才能彻底打破休眠,这大大限制了唐菖蒲反...
- 吴健刘晨僧珊珊钟雄辉吴晨雨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克隆
- 唐菖蒲GhAOS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过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唐菖蒲AOS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对JAs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GhAOS基因对伤害胁迫的应答机理。【方法】利用基因枪的方法进行GhAOS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运用Real-time RT-PCR技术分析GhAOS基因的表达模式,采用农杆菌介导的侵染拟南芥花粉法进行GhAOS基因的过表达分析。【结果】GhAOS定位在叶绿体的内囊体膜上;该基因在唐菖蒲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籽球和匍匐茎中表达量最高;经过0.1—0.5 mmol.L-1的茉莉酸甲酯(MJ)处理后,逐渐提高了GhAOS在球茎中的表达量和内源MJ含量;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该基因,提高了拟南芥的耐盐性和抗旱性;经过机械损伤后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内源MJ含量。【结论】GhAOS促进了唐菖蒲茉莉酸类化合物(JAs)的生物合成,提高了拟南芥的耐盐性和抗旱性;转基因拟南芥机械损伤后提高了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内源MJ的含量。
- 连青龙辛海波李晓昕钟雄辉尹义蕾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MJ过表达
- 百合分生结节发生和发育的组织与形态学研究
- 本试验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无菌苗的叶柄组织为外植体诱导产生分生结节,并对其整个发生、发育及再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的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诱导叶柄组织产生分生结节最适宜的激素组合为2mg/L Picloarm+1mg...
- 吴泽钟雄辉曹兴赵阳宫本贺隋娟娟义鸣放
- 关键词:愈伤组织不定芽
- 农杆菌介导的唐菖蒲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6
- 2011年
- 在唐菖蒲‘Advanced Red’胚性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采用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法,研究了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负压和筛选方式等因子对唐菖蒲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转化过程中,不经预培养,负压处理下,农杆菌菌液OD600为0.6~0.8,侵染时间15~20min,添加100μmol/L AS,共培养3d,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经过3~4个月选择培养,部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gus已整合到唐菖蒲基因组中。
- 张自由连青龙辛海波钟雄辉罗弦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GUS根癌农杆菌
- 唐菖蒲脂氧合酶基因GhLOX1对球茎膨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品种'Rose Supreme'的球茎为试材,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分析唐菖蒲球茎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0.1、0.2、0.5mmol·L-1和水杨酸异羟肟酸(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M)0.5、0.75、1.0mmol·L-1处理后脂氧合酶(LOX)基因的的表达水平,并且对LOX活性、内源MJ含量以及球茎鲜样质量与体积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GhLOX1表达水平、脂氧合酶活性、内源MJ含量以及球茎的鲜样质量与体积均随着MJ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与此相反,经过不同浓度的LOX抑制剂SHAM处理后,以上各项指标随着SHAM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构建35S-GhLOX1过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hLOX1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3号'的试管薯薄片中,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块茎的数量、体积和鲜样质量分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连青龙辛海波李晓昕钟雄辉尹义蕾义鸣放
- 关键词:唐菖蒲脂氧合酶茉莉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