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林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源”、“流”论治脱发被引量:7
- 2009年
- 脱发的病因经常归于肝肾精血不足,但临床有许多患者用补益肝肾精血之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可从"源"、"流"两个方面论治本病,将肝肾精血视为头发生长所需营养之"源",而气机运行的正常与否可视为头发生长的"流"的因素,从而分型辨证论治。
- 郭晓洁郭延林
- 关键词:脱发气滞血瘀证
- 慢性紧张型头痛气血亏虚候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对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气血亏虚候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析因设计,将80例CTTH气血亏虚候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一般治疗、针刺+一般治疗(针刺组)、中药+一般治疗(中药组)和中药+针刺+一般治疗(针刺中药组),观察患者头痛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一般治疗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70.00%、70.00%、80.00%;治疗1周、2周、3周、4周头痛指数,SAS评分,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较快、较明显改善患者头痛指数及心理状态。
- 张树泉王春霞韩晗徐西元王小亮郭延林
- 关键词:头风病慢性紧张型头痛中医药疗法
- 基于数据挖掘张树泉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用药规律
- 2024年
- 目的挖掘整理张树泉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组方和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张树泉门诊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门诊数据,筛选、处理相关病案、处方、用药并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方剂126首,涉及中药106味,频次≥100次的中药共6味,使用频次最多的是石菖蒲,其次是郁金、川芎、当归、茯苓、葛根等;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为温性药,最高的药味为甘味,归经最多的为心经,最高的药物功效为补虚类药物;设置置信度为0.9时,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组合20对,得出治疗缺血性中风核心药物组合6组。结论张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以补肾填精、益气活血、化痰开窍、养阴通络为主,并善于使用药物“集成块”。
- 郭延林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 柔筋方治疗紧张型头痛风瘀候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观察以柔筋方为主方合疏风祛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风瘀候患者临床疗效,获取有效的临床证据,以期为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思路和方法。方法将60例紧张型头痛风瘀候患者随机分为柔筋方合疏风祛瘀汤治疗组和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治疗时间为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中、后头痛主证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统计方法,科学的评价两组间的疗效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论与血府逐瘀胶囊相比,柔筋方合疏风祛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风瘀候既可以更好的缓解头痛主证,也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胡志强郭延林张烁
- 关键词:头痛重复测量设计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和MMP-9含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 郭延林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尿激酶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血清HS-CRP血清MMP-9
- 益气通络方对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及血管再闭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及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益气通络方治疗,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各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非症状性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能够降低急性脑梗塞溶栓后中医症候评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促进身体康复,节约住院费用。
- 姜远飞王小亮王政霞郭延林李海涛张树泉王春燕王秀春张烁
- 关键词:益气通络方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血管再闭塞
- 基于气机理论探讨脑肾相关被引量:2
- 2021年
- "气机理论"是贯穿于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脑肾相关"理论也是历代医家讨论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且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气机理论"的角度探讨"脑肾相关"理论,以期深入认识"脑肾相关",并为相关理论的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郭延林张树泉
- 关键词:气机理论阴阳经络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慢性紧张型头痛气血亏虚候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气血亏虚候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CTTH患者采用析因设计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针刺组(针刺+一般治疗)、中药组(中药+一般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组(中药+针刺+一般治疗),观察患者总有效率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一般治疗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70.00%、70.00%、80.00%;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的生存质量。
- 郭延林
- 关键词:慢性紧张型头痛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 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并分析对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振动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浮针疗法,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偏身麻木、言语不清或不语、活动不遂、口舌歪斜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肖卫平贺红燕郭延林
- 关键词:浮针疗法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营养指标肢体功能
- 清热耳鸣方治疗神经性耳鸣(邪郁少阳痰瘀阻窍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评价清热耳鸣方治疗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性耳鸣(邪郁少阳痰瘀阻窍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观察患者总有效率、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清热耳鸣方可明显提高神经性耳鸣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耳鸣症状和心理状态。
- 郭延林郭晓洁张树泉
- 关键词:神经性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