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畲
-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苏苹郭庆畲何宇梅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高血压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副交感神经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心功能不全
- 辛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 71例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予辛伐他汀 0 .3~0 .6 mg治疗 6周~ 6月后 ,复做血脂及超声波 (颈动脉 )检测 ,与治疗前比较。结果辛伐他汀治疗 6周~ 6月后 TC、L DL-C、TG均下降 ,HDL -C升高 ,而颈动脉内径增加 ,颈动脉阻力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 ,并有稳定动脉内壁斑块的作用 。
- 金志泽郭庆畲杨昆李建美
-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疗法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比较缬沙坦(Valsartan)与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降压疗效。方法86例患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80mg缬沙坦或5mg氨氯地平组,共服药8周,在4周、8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第4周与第8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降压均有效,两组间血压下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缬沙坦的有效率为68.3%,氨氯地平为65.1%,两组用药均耐受良好,氨氯地平组与用药相关的水肿发生率略高。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与氨氯地平一样有效,且耐受良好,没有出现对照药物的特征副作用。
- 杨昆郭庆畲
- 关键词: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
- 葡萄糖耐量低减与心血管病的关系被引量:4
- 2003年
- 郭庆畲何宇梅
- 关键词:葡萄糖耐量低减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
- 硫化氢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海马CAl区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1996年Abe等首次证实人体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可能是-种神经活性物质,内源性H2s可增强脑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词节的反应,诱导海马长时程增强(10ngtermpotentiate,LTP),对学习和记忆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因此H2S被认为是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本实验旨在了解H2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海马CAI区细胞凋亡的作用。
- 杨昆张丽梅郭庆畲苏苹金志泽何宇梅
- 关键词:硫化氢痴呆
- Brugada综合征被引量:2
- 2004年
- 郭庆畲金志泽王晓焕
-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猝死基因突变
-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物与抗糖尿病作用
- 2005年
- 郭庆畲王晓焕
- 关键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糖尿病
- 103例房颤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房颤病因中冠心病的发生率.方法 对103例房颤伴或不伴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结果 有1支以上冠脉病变狭窄并≥50%者仅有29例,占28.16%.在冠脉造影正常者与异常者之间作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中左房内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间LVEF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房颤病人诊断冠心病应全面分析,减少误诊.另外冠心病房颤发生的病理基础可能更多为左心室功能不全.
- 杨昆郭庆畲高进矩
- 关键词:房颤冠心病LVEF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
- EDRF/NO的心血管病病理学及其与转换酶抑制作用被引量:4
- 1997年
- 由乙酰胆碱介导引起内皮细胞释放内皮衍生舒张因子,通过激活环磷酸鸟苷的作用,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随增龄而减少,新生的再生内皮细胞失去其原有的正常内皮功能,从而促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一方面可以促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Ⅰ的比值下降,另一方面通过缓激肽的作用促使EDRF的释放,使其在心血管疾病中起到进一步的有益作用。
- 郭庆畲杨昆徐章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病理学内皮细胞EDRF转换酶
- 非洲爱滋病现状被引量:2
- 1994年
- 非洲爱滋病现状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650021)郭庆畲关键词非洲,HIV,AIDS,战略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下简称HIV),引起的艾滋病(下简称AIDS),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以来,在短短的十余年中,已在全世界迅速蔓延、传播,在非洲,特别是南撒...
- 郭庆畲
-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