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运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器蛋白质表达谱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在人肝细胞核蛋白质表达谱构建中的应用
- 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细胞器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其蛋白质的构成仍然还未完全清楚。借助蛋白质组研究的手段可以规模化的发掘存在于细胞器的蛋白质信息。通过鉴定蛋白质及数据发掘,我们期望更进一步的了解细胞器中...
- 郝运伟
- 关键词:肝脏亚细胞器蛋白质组
- 文献传递
- 一种规模化蛋白质组分离和鉴定新方法
- 蛋白质组研究常用的手段是两维凝胶电泳和质谱,但由于该方法固有的缺陷,如不适合于高等电点蛋白质和膜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而且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所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联用技术成了一种新的趋势,愈来愈受到人...
- 张养军孟庆芳郝运伟应万涛王京兰李晓海蔡耘钱小红贺福初
- 文献传递
- 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是 2 0 0 2年底爆发于中国广东 ,后蔓延全球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一种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 ,文章从SARS冠状病毒的蛋白构成和功能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机制 (表型变化 ,受体 )、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这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万佳郝运伟姜颖贺福初
-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病毒蛋白
- 肝脏细胞在生物活性物质代谢调控中的协作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肝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是肝脏功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肝实质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承担和执行肝脏代谢、信号转导、解毒和稳态调节等多种功能.而非实质细胞也必不可少,主要包括星型细胞、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隐窝细胞等,具有物质和信号转运、吞噬、抗原提呈、免疫耐受等功能.目前,有关肝脏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细胞和差异分子的水平,单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肝脏细胞协作的研究比较少,系统性总结也鲜有报道.本文从肝脏细胞相互协作的角度,对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机制进行探讨,为全面了解肝细胞生理功能及肝脏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 李严严郝运伟姜颖贺福初
- 关键词:肝实质细胞非实质细胞代谢调控
-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化学“探针”
- 2007年
- 随着蛋白质组学概念的提出以及诸如血浆蛋白质组等有影响力的计划开展,蛋白质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这门基于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领域也逐渐为广大生物学家所关注,同时也相应地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崭露头角。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各种各样的修饰无不反映出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和自身功能的需要。因此,定量蛋白质组和修饰化的蛋白质组成为了目前蛋白质组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着重从采用化学标记实现定量和修饰化研究这个角度来介绍近些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希望对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
- 郝运伟姜颖贺福初
- 关键词:定量蛋白质组学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结构蛋白质的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通过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毛细管反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方法对SARS病毒攻击细胞的研究 ,鉴定出了N、S和M 3种SARS结构蛋白质 ,并准确测定了N蛋白质的分子量。由分子量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推断的N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比较 ,可以确定N蛋白质不存在常见的磷酸化修饰和糖基化修饰或含量很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N蛋白质可能存在降解现象 ,其降解机理尚需探索。另外 ,通过对样品直接酶切后进行两维毛细管分离和串联质谱鉴定与对样品先进行分离 ,然后再进行毛细管反相分离 串联质谱鉴定方法比较 ,表明两种方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各具优缺点 。
- 张养军王京兰蔡耘应万涛郝运伟李蕾李晓海戴舒佳代景泉贺福初钱小红王杰魏开华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典型肺炎
- 16-24周孕龄人胎肝细胞核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
- 16-24周孕龄的人胎肝是一个处于发育时相的器官,不仅担负着物质代谢、蛋白分泌等重要生理功能,而且具有造血的机能,采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系统发掘胎肝内蛋白信息将助于进一步了解胎肝机能.在蛋白质组研究中,低丰度蛋白是研究的...
- 郝运伟
- 关键词:蛋白质组人胎肝
- 文献传递
- 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内不同来源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肝脏内存在来源不同的两类巨噬细胞即肝脏固有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该研究明确这两类巨噬细胞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注射CCl4后24、48、72 h时小鼠肝内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45,F4/80,Ly6C和CD11b)的表达情况,分选出肝脏固有巨噬细胞(CD45+F4/80hi)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CD45+F4/80lo),并应用qRT-PCR检测两群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注射CCl4后24、48、72 h时小鼠肝内总F4/80+细胞数显著增加,尤其是72 h时;24 h CD45+F4/80lo细胞数显著增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相比,F4/80hi巨噬细胞和F4/80lo巨噬细胞中MCP-1、TNF-α、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和MMP-13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IL-12β和IL-6 mRNA水平只在F4/80hi巨噬细胞中显著升高,MMP-9 mRNA水平只在F4/80lo巨噬细胞中显著升高。与F4/80lo巨噬细胞相比,F4/80hi巨噬细胞中MCP-1和MMP-12 mRNA水平显著升高,TNF-α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急性肝损伤时,肝内固有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均表达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导致肝损伤;肝内固有巨噬细胞募集炎性单核细胞的能力和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12β,IL-6)、MMP-12的能力强于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表达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的能力强于固有巨噬细胞。
- 陈芳艳郝运伟林巍然范旭姜颖贺福初
-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
- 亚细胞蛋白质组研究的样品前处理方案
- 亚细胞蛋白质组,逐渐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因为亚细胞蛋白质组分析不仅降低了蛋白质组的复杂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示蛋白质的定位及功能信息。然而,如何对得到的样本进行有效的前处理、如何得到高纯度的细胞器,又能最大限...
- 姜颖宋艳萍郝运伟孙爱华李涛魏汉东贺福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