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电站
  • 5篇变电
  • 5篇变电站
  • 3篇电站自动化
  • 3篇自动化系统
  • 3篇变电站自动
  • 3篇变电站自动化
  • 3篇变电站自动化...
  • 2篇规约转换
  • 2篇分层结构
  • 2篇测控装置
  • 1篇典型应用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机
  • 1篇电器
  • 1篇性能试验
  • 1篇远动
  • 1篇整定计算
  • 1篇冗余
  • 1篇冗余技术

机构

  • 8篇北京四方继保...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国家电力调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国电南京自动...
  • 1篇南京南瑞继保...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国家继电保护...
  • 1篇阿城继电器股...

作者

  • 8篇郑蔚
  • 2篇张勇
  • 2篇叶艳军
  • 2篇肖鲲
  • 2篇王宁
  • 1篇李全喜
  • 1篇沈晓凡
  • 1篇赵希才
  • 1篇王燕飞
  • 1篇李继晟
  • 1篇王德林
  • 1篇吴雪峰
  • 1篇刘炬
  • 1篇刘晓明
  • 1篇张云霞

传媒

  • 3篇继电器
  • 2篇浙江电力
  • 1篇电气时代
  • 1篇电力设备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在屏端子上加装码制转换盒实现主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显示
2005年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工程设计中,对于主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的显示,常规方案是需加装档位变送器。文章分析了此种常规方案的优劣,提出了在屏端子上加装码制转换盒的新方案,从而在组屏设计中直接由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测控装置来实现主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的数字显示。该方案实现简单,无需打孔,也无需在屏面布置上增加外购装置。
郑蔚王宁叶艳军
关键词:变电站测控装置主变压器供用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规约转换的分层结构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适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种规约的通用转换,减少软件的改动,介绍了一种采用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层间接口定义完整后,若操作系统更新换代或软件功能升级时只需更改替换相应层内的内容,而保持接口不变,不会影响到相邻层的实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郑蔚张勇肖鲲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规约转换分层结构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机柜门锁方案被引量:2
2006年
变电站机柜门锁常规为普通的机械锁,文章分析了此种门锁的缺点,介绍了一种新的机柜门锁方案,在现场应用中变传统的机械钥匙管理为密码和权限管理,有效地增强变电站保护和测控设备的安全,提升了电力系统内部管理的水平,保证站内设备可靠运行。
郑蔚杨毅张云霞
关键词:变电站门禁系统
冗余技术在厂站端自动化系统中的典型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介绍了厂站端自动化系统中的冗余配置,介绍了冗余的概念,单元冗余比系统冗余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现成本。通过实现服务的冗余而不是整台主机的冗余实现主机的单元冗余;通过跟踪每台装置的工作网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工作网实现站级网络的单元冗余;给出了远动通道系统冗余、单元冗余的各种情况,并提出了典型应用;给出了电源冗余、对时源冗余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在厂站端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冗余方式。
刘炬郑蔚刘晓明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冗余技术远动网络冗余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基本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电路所用有或无继电器、量度继电器、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及其接口设备等产品的试验。
李全喜赵希才韩冰王德林沈晓凡陶学军吴雪峰郑蔚王洁民王燕飞权宪军胡家为由建军王磊袁文广
关键词:性能试验安全装置继电器保护继电器
文献传递
数字式电动机过热保护的整定计算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电动机过热保护的运行时间/电流关系动作特性及热保护中发热时间常数的估算方法。该整定方法已应用于电厂电动机保护中,实际应用中可灵活运用各估算方法以获得最佳整定值,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郑蔚温佶强王宁
关键词:电动机过热保护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规约转换的分层结构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适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种规约的通用转换,减少软件的改动,采用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层间接口定义完整后,若操作系统更新换代或软件功能升级,只需更改替换相应层的内容,而保持接口不变,不会影响到相邻层的实现。
郑蔚肖鲲张勇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规约转换分层结构接口定义三层结构操作系统
一种新型的综合测控装置中同期功能的设计实现被引量:12
2005年
简要分析了两种并网操作即差频并网和同频并网的不同特征,根据其不同特征总结了在实际并网时的识别判据以及此判据在测控装置中的具体实现。进而介绍了新型的基于网络化硬件平台的测控装置构架,最后介绍了基于此硬件构架的同期功能实现方式。这种全新的设计构架有其较好的应用和学术价值。
李继晟郑蔚叶艳军
关键词:综合测控装置差频并网同频并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