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炀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艺术

主题

  • 14篇电影
  • 3篇中国电影
  • 3篇日本电影
  • 2篇旋律
  • 2篇战后
  • 2篇上海电影
  • 2篇主旋律
  • 2篇资本
  • 2篇文化
  • 2篇华语
  • 2篇华语电影
  • 1篇帝国
  • 1篇电影产业
  • 1篇电影产业发展
  • 1篇电影观念
  • 1篇电影观众
  • 1篇电影家协会
  • 1篇电影节
  • 1篇电影类型
  • 1篇电影理论

机构

  • 11篇上海大学
  • 7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18篇郑炀
  • 2篇陈犀禾
  • 1篇聂伟
  • 1篇大卫·波德维...

传媒

  • 9篇电影新作
  • 6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艺术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溯·融合·协律:新世纪以来主旋律战争电影娱乐元素的呈现与演进被引量:1
2017年
主旋律电影在发扬与传递社会主义文化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在市场化的语境下,中国主旋律战争电影与娱乐元素交织融合,并且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脉络。该文试图沿此脉络进行考察并区隔与归纳为三个具有特征性的阶段,同时着重论述三个阶段之间的继承性与它们的显在特征,从而以娱乐元素来管窥与探究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历程乃至中国电影产业内在发展的图谱。
郑炀张秀文
关键词:主旋律战争电影娱乐元素
寻找上海电影“新青年”(之二)——《狂奔蚂蚁》研讨会纪要
2012年
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电影学(S30103)承办的"上海电影新青年——上海新导演作品展映与产业推进系列计划"于2012年3月初正式启动,持续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3月21日,入围"上海电影新青年"展映计划的第二部影片《狂奔蚂蚁》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进行了超前点映,与会专家、媒体与主创人员一起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讨论,现辑录如下。
郑炀
产业“拐点”与转型前景:中国电影发展论坛上海研讨会述评被引量:1
2016年
2016年8月1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发展论坛暨《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上海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开幕。
郑炀
关键词:中国电影艺术电影批评中国电影市场电影观众电影类型
战后日本电影的中国形象建构被引量:2
2017年
战后日本电影的中国形象建构是日本对中国认识的参照和体现。通过分析日本面向中国形象主题的叙事,指出其在历史修辞、文化态度与形象塑造层面呈现出的种种歧义。战后日本电影围绕中国形象进行的抒写,不仅成为日本体认亚洲及自身形象的重要叙事坐标之一,同时其中所呈现出的散点透视/主题偏移,恰恰反映了其返回亚洲历史叙事过程中的民族文化改写与现实政治考量。由此,以中国形象建构作为理解日本电影内涵的交点/焦点,由点及面,涉及当下国家形象的多义性塑造,最终指向未来文化竞合(Cooperation-Competition)意义上的亚洲叙事。
郑炀
关键词:战后日本电影
战后日本电影的冲绳形象初探
2016年
冲绳形象作为日本边缘族裔的现实投射在当今的日本电影中。这一过程反映为,冲绳古代、近代历史令冲绳人既难以与大和民族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又无法对二战时的创伤记忆置若罔闻,还遭遇了全球化以来现代文明的占领与侵略。但当全球化进程愈演愈烈之时,冲绳形象却在日本电影中逐渐沦为了一种纯粹的舞台装置。本文将把冲绳形象的分层与嬗变作为战后日本电影的脉络之一,置于日本国内历史、现实环境与国际格局中进行考量,以此分析冲绳作为日本电影中的"他者"有着怎样的种种不同,从而提出其中既存的问题及今后的趋势。
郑炀
关键词:电影
2015: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里程碑--记上海大学“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发展高端论坛”被引量:1
2016年
2015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电影票房达44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份额为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从2002年的票房不到10亿元,到2015年的四百多亿元,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电影的风格样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陈犀禾郑炀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产业发展上海电影国产影片风格样式艺术电影
《画壁》:套层叙事结构中的父权阴影
2011年
陈嘉上导演的《画壁》对当下社会父权缺失的状态做了回归性的表现,并且在"技术主义"的诱惑下危险地试探电影本体的艺术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精神分析的角度以及对该片进行本体论的分析,以求获得对全片一个客观而详细的深度概览。
郑炀
关键词:父权
学者与影迷的针锋相对被引量:4
2012年
学院批评与影迷影评具有的不同特质,二者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表面上看来二者是针锋相对,难以统一。由于他们对电影大相径庭的切入角度导致这种斗争愈演愈烈,演变为互相指责。因此,作者提出了"中度研究"的方法希冀化解他们的矛盾,并提醒这两个阵营之间应当相互关注。与此同时,作者指出了互联网对学术批评的建设性作用。
大卫·波德维尔郑炀
国产新大片与IP新标杆:《叶问3》及其功夫形象解析被引量:1
2016年
"叶问"系列的创作跨越了中国电影产业进入IP时代的前后两端,并且皆获得了巨大的社会与市场效益,因此通过探询"叶问"形象在系列作品中的流变脉络,可以对已日渐明朗的国产电影IP时代进行历史经度和产业纬度的立体式概览。通过对叶问及其他功夫电影IP的考察,试图展望和描绘在基于互联网生态跨行业融资、跨媒介叙事、参与式营销、奇观式特效以及文化群体分层消费的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IP开发的未来新图景。
郑炀
关键词:IP
“主旋律”:一种当代中国电影观念的认识论被引量:2
2018年
主旋律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头部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必然要求与必然结果。然而,"主旋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电影史上意义最为驳杂、内涵最为宽泛的概念之一,因此最易遭到误读。本文通过对"主旋律"自提出以来的社会认识、理论应用与现实指导进行概览,尝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接驳,认为未来继续将"主旋律"作为当代中国电影创作及观念的最主要认识论仍是准确与有效的。
郑炀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电影观念传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