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刺激消除肌肉急性疲劳的效果被引量:6
- 1999年
- 采用实验法,从运动训练的实际出发,研究穴位刺激消除肌肉急性疲劳的效果。结果显示:穴位刺激法与自然恢复法相比,血乳酸、肌肉力量、30 m跑,立定跳远指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穴位刺激能有效地消除肌肉疲劳。同时,该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中。
- 郑毓春吴瑛
- 关键词:穴位刺激
- 穴位刺激消除肌肉急性疲劳的研究
- 1999年
- 随着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迅速,运动成绩突飞锰进。必须要求运动员在科学训练思想的指导下,承受越来越大的运动负荷,而大负荷的训练一定会出现疲劳。疲劳是运动训练必然出现的结果,没有疲劳便不会有机能水平的提高。但是,疲劳的积累又反过来制约运动员进行更大强度或数量的训练。所以,如何尽快地消除疲劳或者推迟疲劳的出现是提高训练水平、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 郑毓春
- 关键词:穴位刺激自然恢复肌肉力量立定跳远世界田径运动
- 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穴位电刺激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1997年
- 采用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探讨其对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效果。结果显示,用穴位电刺激法能提高骨骼肌的峰力矩、功率,及膝关节屈伸肌肉的快速力量,故可作为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其中,不同穴位电刺激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综合刺激效果最好。
- 吴瑛郑毓春徐光辉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
- 关键词:运动员穴位电刺激
- 吴丽萍赛前训练周期安排分析研究
- 1997年
- 吴丽萍是我国八十年代优秀的女子短跑运动员,曾十多次破全国女子百米纪录,她的成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运动训练赛前周期的安排上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女子短跑运动训练周期安排上提供部分依据。
- 郑毓春吴丽萍
- 关键词:赛前训练周期
- 不同穴位电针方法消除肌肉急性疲劳效果的研究
- <正>急性疲劳是疲劳的一种,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机能下降现象。运动训练总是伴随着疲劳的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会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运动训练的中断。因此如何有效、快捷地消除肌肉的急性疲劳是提高训练...
- 郑毓春吴瑛韩晓栋张笋陈仲平万岗
- 文献传递
- 男子400m专项运动员血乳酸与血液动力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实验研究极限强度400米跑后,血乳酸的峰值状态和孔酸半时反应状态血液动力学的特征,建立血乳酸与血液动力学关系,为运动训练建立简易的负荷强度评定标准。
- 廖菲菲郑毓春
-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血乳酸血液动力学
- 穴位刺激提高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效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采用穴位刺激等实验方法 ,探讨提高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效性。结果显示 ,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快速力量 ,能有效地提高田径运动员立定跳远和 6 0m跑的成绩 ,可作为田径运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一种补充手段。
- 吴瑛郑毓春杨华元徐光辉
-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实效性立定跳远穴位刺激
- 全文增补中
- 穴位电针刺激对提高运动员速度力量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采用穴位电针刺激方法 ,观察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变化状况 ,研究穴位电针刺激后运动员速度力量提高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发现 ,穴位电针刺激对运动员速度力量的提高 ,具有显著的即时效应 ,而累积效应不明显。
- 吴瑛马海峰郑毓春杨华元
- 关键词:穴位电针刺激
- 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穴位刺激效应时间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8年
- 采用穴位刺激的方法,探讨其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最佳效应的时间。结果显示,刺激时间的不同,造成效应上的差异。其中,(20±1)min时,效应值达到最高峰,效果最好。
- 吴瑛郑毓春徐光辉杨华元
- 关键词:运动员穴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