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艳良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化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相转移
  • 2篇化合物
  • 2篇N-
  • 1篇吡咯
  • 1篇吡咯烷
  • 1篇吡咯烷酮
  • 1篇相转移催化
  • 1篇相转移法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键长
  • 1篇合成路线图解
  • 1篇芳香性
  • 1篇芳香族
  • 1篇芳香族化合物
  • 1篇催化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邓艳良
  • 2篇曾昭琼

传媒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1991
  • 3篇199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芳香性常数A——芳香性判据之一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计算了41个化合物的芳香性常数A,与REPE值比较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其可作为芳香性的判据.
曾昭琼邓艳良
关键词:芳香性键长芳香族化合物
吡乙酰胺合成路线图解被引量:4
1991年
吡乙酰胺(吡咯烷酮乙酰胺,1),化学名: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早期用于抗眩晕和止吐,近年已用作思维记忆促进药。本品能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大脑,能促进脑血液循环,有促进和增强大脑记忆功能的作用,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及脑血管意外所致的记忆和思维减退。对提高低能儿的智力、
邓艳良
相转移法合成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
1990年
N-烃代氮杂环酮类化合物可用作皮肤渗透促进剂,驱虫剂及在感光材料中用作高沸点溶剂。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合成,有报道在叔丁醇钾作用下进行。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法进行了合成研究。利用本法产率目前可达78.9%。本法不用叔丁醇钾,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邓艳良曾昭琼
关键词:吡咯烷酮相转移法
相转移催化N--烃代氮杂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邓艳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