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影响
  • 2篇生态足迹
  • 2篇生态足迹法
  • 2篇环境影响
  • 2篇公路
  • 2篇高速公路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环境影响...
  • 1篇生态容量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环境管理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环境与社会经...

机构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邓瑞雪
  • 2篇张建强
  • 1篇赵玉强
  • 1篇戴本林
  • 1篇许文来
  • 1篇李晓旭

传媒

  • 1篇灾害学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属于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且2001~2004年协调发展值逐年下降,可持续发展情况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区域规划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工业、生态社会、生态服务业等的建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许文来张建强赵玉强戴本林邓瑞雪
关键词:生态环境主成分分析法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实现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互协调,促进公路...
邓瑞雪
关键词:生态足迹法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环境管理
文献传递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价——以“绵—遂高速公路”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以生态足迹法为基础,从高速公路通过区域的土地转化为可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化石能源地、建成地六个主要土地类型入手,阐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绵阳——遂宁高速公路(绵阳段)为例,计算高速公路修建前后绵阳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的变化,并预测评价研究段公路建设在影响范围内对各土地类型的改变的影响程度。为政府部门高速公路建设的提供了决策依据。
邓瑞雪张建强李晓旭
关键词:高速公路生态足迹生态容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