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秧歌
  • 4篇教学
  • 3篇舞蹈
  • 3篇民间舞
  • 3篇胶州秧歌
  • 2篇民间舞教学
  • 2篇课堂
  • 2篇海阳秧歌
  • 2篇高校
  • 1篇新课程理念
  • 1篇腰部
  • 1篇原生态
  • 1篇生态学视角
  • 1篇师范
  • 1篇师范类
  • 1篇师范类高校
  • 1篇田野调查
  • 1篇女性
  • 1篇女性角色
  • 1篇破解

机构

  • 7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邓杰

传媒

  • 3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音乐大观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引导探究教学法在高师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高师舞蹈教育的教学方式及其最终评价受到传统舞蹈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舞蹈教学、学习方式单一,高师的民间舞课堂教学需要探索符合自身的教学方法。民间舞课堂教学不仅是技术技巧的传授,而且更重要的是舞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引导探究教学法的研究,尝试构建适合高等师范院校民间舞课堂的教学方式。
邓杰
关键词:民间舞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以山东海阳秧歌教学为例被引量:6
2021年
舞蹈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如何在其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变革为舞蹈教育未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高校教育创新探索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实验、访谈、观察等方法,以海阳秧歌教学案例来拓展混合式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了解文化内涵、拓宽知识面,减少学生对风格把握流于浅表,拓宽传统口传身授课堂教学的维度,以此达到集舞蹈文化素养、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性育人目标,为高校民间舞教学改革发展拓宽了新的思路,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邓杰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海阳秧歌
舞蹈生态学视角下原生态胶州秧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运用舞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记录,在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证实原生态胶州秧歌的步态、动律的形成主要受"缠足"的历史文化影响。"踙蹻"(趋跷),是胶州秧歌竞争时期文秧歌一派个别艺人在表演期间所使用过的道具,马蹄鞋是胶州秧歌武秧歌融合文秧歌后所使用过的道具,它们由于不适应胶州秧歌的运动规律,都被弃用。两者均不是原生态胶州秧歌形成的舞蹈伴同物,对原生态胶州秧歌女角风格、步态未能产生影响。缠足风俗是胶州秧歌的主导性生态环境,在封建社会末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下,舞体模仿缠足妇女的步态,衍变成"风摆杨柳"的美感、"三道弯"的动态和"脚跟碾动"的文化符号。
邓杰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田野调查
胶州秧歌女性角色步伐的成因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一直以来,对胶州秧歌女性角色步伐的成因说法不一。有的专家认为和过去演员踩着"跷板"、"踩寸子"有关,还有的专家则认为由"马蹄鞋"而来,针对现有的不同观点,本文主要从特定时代的缠足风俗、对中国传统女性步态的审美等角度对胶州秧歌女性角色步伐的成因进行研究。
邓杰
关键词:胶州秧歌女性角色
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民间舞教学的困境与破解路径——以胶州秧歌课堂教学为例被引量:7
2021年
文章围绕目前综合性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技能,轻文化素养"和"教学文化传承固化"的困境,提出运用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文化传承思维,提升舞蹈文化素养的策略。文章通过分析胶州秧歌的课堂教学案例,探索舞蹈文化素养提升的破解路径,使民间舞课堂教学凸显民间文化的重要地位,进而为实现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师资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有益参照。
邓杰
关键词:文化素养师范类高校民间舞教学胶州秧歌
新课程理念下的舞蹈教学初探
2012年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师如何教,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学质量,学生学有所成。本文主要从舞蹈教师的角度来探讨舞蹈教学。
邓杰
关键词:舞蹈教学
浅析海阳秧歌的课堂训练被引量:1
2011年
流动性是海阳秧歌的动律特点之一,主要通过腰部和脚下的流动来呈现其流动之美。本文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谈一点自己的想法。并提出:1、海阳秧歌的发力方式和武术的发力方式有相似之处。2、以站桩作为辅助训练,训练脚下的能力。
邓杰
关键词:海阳秧歌腰部脚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