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疾病
  • 4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超声
  • 2篇超声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样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分析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机构

  • 8篇济南市第四人...

作者

  • 8篇赵震
  • 7篇虞华鹏
  • 5篇姜婕
  • 5篇赵成军
  • 5篇高成志
  • 3篇刘建民
  • 1篇柳翠霞
  • 1篇贾如意
  • 1篇殷洁
  • 1篇苏克莉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虞华鹏姜婕贾如意赵成军赵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普利,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咪达普利降压作用可持续24h。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短期使用咪达普利安全、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
虞华鹏殷洁高成志赵震姜婕
关键词:咪达普利高血压卡托普利
心肌肌钙蛋白I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cTnI的值分为二组,根据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I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有34例cTnI升高,3例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cTnI升高与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ST段改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例近期存活者中87例进行了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24±8)个月,共有21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与cTnI升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性的指标,是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虞华鹏高成志赵震赵成军刘建民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肌钙蛋白心脏事件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免疫增强投射比浊法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8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者及对照组;不稳定斑块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者。认为冠心病患者存在炎性反应;hsCRP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程度。
虞华鹏姜婕赵成军赵震柳翠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虞华鹏高成志刘建民赵震姜婕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
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118例采用蒽环类化疗药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高剂量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剂量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情况、心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随访5年,实验组患者中40例患者乳腺癌未复发, 5年无病生存率为67.80%, 5年总生存率为79.66%;对照组患者中28例患者未复发, 5年无病生存率为47.46%, 5年总生存率为55.93%;实验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毒性发生率为1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防范心脏毒性的出现,对化疗药物剂量的把控能够将危险降到最低,保证患者安全。
吕慧娟苏克莉赵震
关键词:表阿霉素乳腺癌心脏毒性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对3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经CAG检查未发现冠脉有明显狭窄病变8例,而IVUS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斑块形成;CAG、IVUS的平均直径狭窄率分别为71.21%±9.81%、74.77%±8.58%,P<0.01;CAG、IVUS的平均面积狭窄率74.36%±10.75%、80.88%±7.77%,P<0.01。提示CAG可能低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IVUS可作为有益补充,协助早期诊断。
姜婕虞华鹏赵成军赵震高成志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D_(40)L水平及与血管黏附分子之间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3.48±2.17)μg/L显著高于对照(1.26±0.97)μg/L,P<0.01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48±1.06)μg/L,P<0.05。sCD40L水平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虞华鹏高成志刘建民赵震赵成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CD40L黏附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