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震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氧化物
  • 13篇复合氧化物
  • 13篇催化
  • 11篇催化剂
  • 9篇氧化氮
  • 9篇一氧化氮
  • 6篇氧化偶联
  • 6篇偶联
  • 6篇烷氧化偶联
  • 6篇甲烷
  • 6篇甲烷氧化
  • 6篇甲烷氧化偶联
  • 6篇LA
  • 4篇氧化物催化剂
  • 4篇一氧化碳
  • 4篇SR
  • 3篇氮氧化物
  • 3篇羟化
  • 3篇活性
  • 3篇苯酚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1篇赵震
  • 14篇吴越
  • 13篇杨向光
  • 6篇远松月
  • 6篇于作龙
  • 4篇刘钰
  • 3篇刘持标
  • 3篇叶兴凯
  • 2篇王学中
  • 1篇高志明
  • 1篇刘宝春

传媒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Chines...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5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3篇199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_(2-x)Sr_xCuO_(4±λ)系列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NO分解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3
1995年
合成了x值不同的 La_2.x_Sr_xCuO_(4±λ)(x=0.0—1.0)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IR,XPS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NO分解的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x=0.0—1.0范围内.所有样品都具有A_2BO_4结构.发现NO分解活性与氧空位(缺陷)的浓度有关,与不同价态的Cu离子含量之间无直接关系.
赵震杨向光吴越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LnSrNiO_(4-λ)系列复合氧化物的物化性质与对NO分解的催化性能被引量:28
1998年
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K2NiF4结构的LnSrNiO4-λ(Ln=La,Pr,Nd,Sm,Gd)系列稀土取代类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该系列催化剂的固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NO分解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NO分解活性都很高,在此基础上对该系列复合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对NO分解反应的取代效应进行了探讨。
赵震杨向光刘钰吴越
关键词:稀土催化剂一氧化氮氮氧化物
La_(2-x)(Sr,Th)_xCuO_(4±λ)系催化剂的表征及对CO+NO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合成了x值不同的La2 -xSrxCuO4±λ( 0 .0≤x≤ 0 .1 )和La2 -xThxCuO4±λ( 0 .0≤x≤ 0 .4)两系列K2 NiF4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用XRD和IR研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 .利用化学分析和XPS等方法测定了该系列含Cu氧化物中Cu离子的平均价态、非化学计量氧 (λ)和催化剂的表面和体相组成 .通过控制B位Cu离子的价态和氧化物的非化学计量氧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的变化 ,考察对NO +CO反应的催化性能 ;利用MS TPD法研究了该系列氧化物对NO和CO +NO等小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性能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含Cu的A2 BO4型复合氧化物对NO +CO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本质 .发现在低温反应条件下 ,NO分子的活化是控制步骤 ,催化剂的活性与低价离子及其含量有关 .在较高反应温度下 ,NO的吸附为控制步骤 。
赵震杨向光吴越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一氧化碳催化剂
在Ti系钙钛矿型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焙烧温度的影响
1995年
探讨了焙烧温度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Ti1-yLiyO3-λ(0≤y<1)为主要物相的LiLa0.5Ti0.5O2+λ催化剂的结构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机制,用XRD、IR、XPS和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OCM反应活性的影响是双重的。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Li+进入LaTiO3晶格(或间隙)产生更多数量的氧空位,进而产生更多的活性氧种,有利于OCM反应的进行,但过高的焙烧温度又使催化剂的结构(或物相)发生变化,因而使Li+的取代量、比表面积和甲烷转化率均下降。
赵震远松月于作龙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焙烧温度
在Ni系ABO_3和A_2BO_4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O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7
1996年
合成了具有钙钛石和类钙钛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aNiO_3、La_(0.1)Sr_(0.9)NiO_3、La_2NiO_4和LaSrNiO_4.考察了它们对NO的吸附和NO直接分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合比表面测定、化学分析、XRD和NO-TPD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探讨了该系列复合氧化物对NO的吸附规律。
赵震杨向光王学中吴越
关键词:钙钛石一氧化氮
复合氧化物La_(2-x)(Sr,Th)_xCuO_(4±λ)——一种新型的苯酚羟化催化剂被引量:1
1997年
二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酚生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课题,7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的一些污染严重的生产过程正被逐渐淘汰。目前,利用过氧化氢和苯酚为原料联产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见的催化剂有等。但这些催化剂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前两者具有均相催化反应本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后者虽具有多相催化过程的优点,但由于此类催化剂难以制取,而且此类催化剂主要反应孔道的孔径较小(<0.9 nm),反应物和生成物难以在孔道中扩散,使得反应速度较慢。当前国际上还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催化体系以达到高效无污染生产二酚的目的。
刘持标赵震杨向光叶兴凯吴越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苯酚羟化催化剂
全文增补中
层状复合氧化物La_2BaCu_(5-x)Mn_xO_(12)的表征及在催化消除NO中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采用柠檬酸配合法合成了结构呈层状ABO_3的La_4BaCu_5O_(12)复合氧化物,并以它为基体合成了一系列Mn取代Cu的样品(La_4BaCu_(5-x)Mn_xO_(12),x=1~5。)并利用XRD,IR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其均为5层的ABO_3结构.利用H_2-TPR考查了掺杂Mn以后样品的氧化还原性能的变化,发现由于Mn的掺杂使Cu明显的容易还原还考查了样品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反应的活性中心是Cu离子,但加入适量的Mn离子可以使活性提高.
刘钰杨向光赵震吴越
关键词:氮氧化物一氧化氮
甲烷氧化偶联含锂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失活机理被引量:3
1995年
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较高的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i-Ti-La.Li-Mn-La,Li-Ni-La)的稳定性和失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XRD,IR,XPS和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高温及反应气氛的作用下,由于表面锂的流失,使体相晶格中的锂向表面扩散,导致含锂活性相结构的分解(或部分分解),从而减少了体相及表相氧空位和活性氧种的数量,降低了晶格氧的活动性,致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远松月赵震刘宝春于作龙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失活机理
锂在甲烷氧化偶联多元氧化物催化剂中的作用被引量:3
1994年
考察了不同Li含量对LixLa0.5Ti0.5系氧化物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水洗前后LiLa0.5Ti0.5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通过XRD、IR、XPS和BET等方法时催化剂进行表征。确认了Li在含稀土、过渡金属多元氧化物中的作用。其中,表面Li的作用是缩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覆盖表面深度氧化活性位,提高C2选择性;体相Li的作用是部分取代Ti3+进入LaTiO3晶格形成LaTi1-yLiyO3-λ活性相,产生甲烷氧化偶联Li+-O--Ti3+缺陷簇。(注:LixLa0.5Ti0.5和LiLa0.5Ti0.5表示该系列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时的各金属元素的配比。用来表示催化剂的名称,并不表示实际存在的物相,以下类同,下面出现时,不再加以说明。)
赵震远松月于作龙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氧化物
稀土复合氧化物Ln_2CuO_4催化苯酚羟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合成了K_2NiF_4结构的Ln_2CuO_4(Ln=La,Pr,Nd,Sm,Gd)类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这些稀土取代的类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理,化学性质.探讨了此类复合氧化物在苯酚羟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考查了催化剂结构和组成与其苯酚羟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K_2NiF_4型复合氧化物中,A位稀土取代效应对复合氧化物的苯酚羟化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刘持标赵震叶兴凯吴越
关键词:苯酚羟化稀土复合氧化物二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