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林

作品数:65 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肿瘤
  • 13篇化疗
  • 11篇预后
  • 10篇直肠
  • 10篇细胞
  • 10篇肠癌
  • 9篇晚期
  • 8篇直肠癌
  • 7篇胃癌
  • 7篇免疫
  • 7篇结直肠
  • 6篇结直肠癌
  • 5篇肿瘤患者
  • 5篇抗肿瘤
  • 5篇恶性
  • 4篇直肠肿瘤
  • 4篇文献复习
  • 4篇疗法
  • 4篇老年
  • 4篇检查点

机构

  • 61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4篇赵林
  • 28篇白春梅
  • 20篇陈书长
  • 17篇应红艳
  • 16篇王毓洲
  • 12篇邵亚娟
  • 10篇周建凤
  • 8篇宁晓红
  • 8篇孙昭
  • 7篇李孝远
  • 5篇胡克
  • 5篇李宁宁
  • 5篇王湘
  • 4篇管梅
  • 4篇张福泉
  • 3篇葛郁平
  • 3篇肖毅
  • 2篇赵海涛
  • 2篇邱辉忠
  • 2篇吴斌

传媒

  • 16篇癌症进展
  • 7篇协和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MDT基础的胆系恶性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赵海涛桑新亭潘杰胡克赵林毛一雷卢欣杨晓波张磊林健振龙俊宇白易黄晗春徐维宇江燕
1.研究目的: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男性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位于前三《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呈现双高状态。这些肿瘤起病隐匿,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治疗肿瘤治疗
一种活动气囊鼻腔食管施源导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气囊鼻腔食管施源导管,包括食管施源导管和活动气囊,所述食管施源导管是经鼻道进入食管的导管,所述活动气囊套在所述食管施源导管上,所述活动气囊能够沿所述食管施源导管移动调整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晏俊芳张福泉邱杰胡克于浪刘巍吴晰李力赵林
文献传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Exosome促进结肠癌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来源的Exosome对结肠癌细胞系HCT8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出MSC后,对MSC进行培养并传代,并对MSC的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在人脂肪来源的MSC中提取Exosome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照,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抗原表达情况。在HCT8培养体系中加入人脂肪来源的MSC分泌的Exosome ,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和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人脂肪来源的MSC分泌的Exosome对HCT8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人脂肪来源的MSC具有多系分化能力,人脂肪来源的Exosome直径为40~100 nm ,表达CD63、HSP70和HSP90,下调HCT8上皮相关标志E-cadherin和ZO-1的表达,上调间质相关标志Fibronectin的表达,促进HCT8的迁移和侵袭。结论人脂肪来源的MSC分泌的Exosome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系HCT8的EMT。
孙昭薛春玲高鹤丽白春梅赵林韩钦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
妊娠合并幽门梗阻的进展期胃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1例
2022年
患者 女性,32岁,主因“妊娠剧吐2个月,发现胃腺癌1周”于202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孕8周时发生呕吐,与妊娠反应类似,未予重视。孕16周起呕吐明显加重,进食后即呕吐,体重进行性下降12 kg,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提示“胃癌并幽门完全梗阻”,活检提示“低分化腺癌”;尝试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失败。遂于我院急诊就诊。体检:身高160 cm,体重31 kg,体重指数12.1 kg/m ^(2),慢性病恶病质,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妊娠腹型;血红蛋白89 g/L,白蛋白29 g/L,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为4分。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幽门部梗阻,十二指肠未显影,考虑完全性幽门梗阻(图1A、1B)。入院后,行补液等对症治疗,我院介入科尝试行空肠营养管置入再次失败。于11月13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空肠造瘘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窦,环周生长侵透浆膜,侵及横结肠系膜,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40 cm小肠壁见长约0.5 cm白斑,手术顺利,留置空肠营养管一根、胃管一根。术后予补液、抑酸、补钾、补充白蛋白、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1月19日行羊膜腔穿刺注射乳酸依沙吖啶,11月20日行引产、超声监测清宫术,术后予头孢美唑+甲硝唑抗炎、甲磺酸溴隐亭退奶。12月7日查甲胎蛋白192 μg/L。12月15日腹盆腔CT增强扫描胃重建示:胃窦部占位,相应胃腔变窄,考虑胃癌可能;胰头受压向右后方移位;病变前缘局部紧邻肝左内叶后缘(图1C)。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为cT4bNxM0,至少ⅢA期。后予禁食、禁水,胃管置入引流胃液,经空肠造瘘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1 000~1 200 ml/d,总能量1 000~1 200 kcal/d(1 cal=4.185 J)。
蔚田于健春张冠南赵林张宁陈曙光
关键词:幽门梗阻羊膜腔穿刺横结肠系膜妊娠剧吐睑结膜小肠壁
肿瘤生存者随访模式和数据管理的初步探讨
宁小红王毓洲应红艳周建凤赵林邵亚娟白春梅陈书长
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首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例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中年男性,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首例被诊断为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的患者。该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从手术确诊至死亡时间为22个月。结论胸腺原发上皮肌上皮癌极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目前首选手术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王湘邵亚娟孙桂彬周娜甄宏楠陈杰赵林白春梅
关键词:罕见病
肝癌组织中KLF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 检测KLF17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并评价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KLF1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KLF17表达对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期的影响.比较原代培养的Hep11和Hep1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差异,以及KLF表达的差异.干扰KLF17表达后Transwell法检测Hep11迁移和侵袭的能力.结果 36名有随访结果并可评估的患者中,KLF17 0 ~2分19人,3~5分的17人.KLF17 3~5分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0~2分的患者长,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39.3±4.2)个月和(23.4±4.9)个月(P<0.05).KLF17 3~5分的患者总生存为(46.9±3.2)个月,KLF17 0 ~2分的患者为(35.2±4.2)个月(P<0.05).在原代培养肝癌细胞中,来自原发灶的Hep11比来自转移复发灶的Hep12的KLF17表达高,Hep11的KLF17干扰后,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结论 KLF17表达可能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孙昭赵林周娜高鹤丽马春亮韩钦
关键词:肝癌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986年-200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所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91例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起源于胃(35例,38.5%)和小肠(30例,33.0%)。68例(75%)有临床症状,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内镜和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比较重要,阳性率超过90%。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83.7%,CD34阳性率88.5%。治疗以手术为主,很少发生淋巴转移(3.3%)。7例晚期GISTs行一线化疗,均无效。11例晚期GISTs行伊马替尼治疗,10例可评估,有效率40%,临床获益率80%;中位生存时间已达10个月。91例中84例长期随诊,中位随诊时间13月,中位生存时间16.5月,1年生存率52.9%,2年生存率19.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CD117对其诊断较为重要,分子靶向治疗延长了晚期GISTs患者的生存。
赵林王毓洲白春梅陈书长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伊马替尼
中美癌症现状:控烟与筛查存异同被引量:1
2018年
2018年1月,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名为“2018癌症统计”的年度报告。“癌症统计”系列是ACS每年都会发布的权威报告,报告会对当年美国的新发癌症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进行预估,并对近期美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等数据作出统计。
赵林
关键词:控烟死亡率
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耐受性预测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医、患及家属对耐受性的预测。方法化疗前由患者、家属及肿瘤专科工作5年以上医师对患者目前的化疗耐受性进行评分,化疗后记录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不同评分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34例次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医师的平均化疗耐受性印象评分分别为(6.99±1.44)、(7.07±1.52)、(7.18±1.56)分。3~4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15.4%,3~4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7.5%。经治医师评分与3~4级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95(P=0.006)和-0.077(P=0.029)。家属和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经验的医师对患者耐受性的评估准确,应该在化疗前根据医师的评估对于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预防处理。
邵亚娟杨华赵林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耐受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