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19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两种评价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水驱开发油田的饱和度测井是在高含水期开发油田寻找剩余油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 ,在室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方法分析 ,根据注入水及储层性质对测井特征的响应 ,重点解决了地层水电阻率、泥质的影响问题。采用激发极化与自然电位组合的测井方法和氯能谱测井方法进行了饱和度测井评价 ,并在水驱开发油田水淹层测井中进行了应用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赵明章海宁
- 关键词: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注水油田
- 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预测与成藏机制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在辽河西部凹陷北部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 ,利用有限的岩心、地震相信息分析含油储集层的成因 ;开展油源对比 ,确认储集层内油气来源 ;在分析储集层成因的基础上 ,运用地震储集层成像手段 ,预测了含油储集层的分布 ,进而剖析油气成藏机制。研究结果 ,油气并不是在构造最高部位聚集 ,而是受控于储集砂体的分布 ,因此油藏类型为隐蔽性较强的岩性油气藏 ,油气属自生自储成因。在此思路指导下 ,沿古河道走向扩边钻探取得了成功。图 6表 1参
- 李宏伟朱怡翔李胜利赵明
- 关键词:辽河西部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河道砂体油源对比
-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多孔介质渗吸机理研究被引量:154
- 2002年
- 低渗透裂缝性油田开发比较复杂 ,其中水的自发渗吸对原油的开采十分有利。影响渗吸的因素有岩样大小、岩石特性 (孔隙度、渗透率 )、流体特性 (密度、粘度和界面张力 )、润湿性、初始含油饱和度以及边界条件等。利用常规室内渗吸实验和先进的核磁共振技术 ,系统地研究了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中以上各种因素对渗吸的影响程度 ,得到了一些变化规律 。
- 朱维耀鞠岩赵明陈权杨正明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湿润性驱替试验
- 常规电测井联合反演研究与实际应用被引量:15
- 2003年
- 同时利用常规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资料进行电阻率反演求解属于典型的联合反演范畴。常规情况下 1口井中同时进行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不多见 ,但在中国西部某油田部分地区的井中同时有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资料 ,满足电测井联合反演的基本要求。在旋转轴对称地层模型条件下 ,针对常规的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仪器 ,正演分别采用有限元素法 (FEM )和数值模式匹配法 (NMM) ,采取联合反演方式 ,共用修正的Marquardt法作为快速反演方法 ,对地层电阻率、侵入半径和侵入带电阻率等 3参数进行反演计算。从模型和油田实际资料处理看 ,效果较为理想 ,表明了这种联合反演方式有一定实用效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有关反演问题的讨论。
- 赵明高杰孙友国
- 关键词:电测井正演模拟联合反演双侧向测井双感应测井
- 微学习策略:基于脑科学的大数据课程教学改革
- 2024年
- 目的:包装工程专业大数据课程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脑科学理论,提出一种微学习策略教学改革。方法:将课堂教学分成相对独立的多个微学习任务,并在每个微学习任务中开展形成性评估。每一个微学习任务的教学目标达成后,再进入下一个教学目标的微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包装工程专业两个班级学生,分别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微学习策略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试验。结果:两个班级学生成绩差异显著,使用微学习策略教学的班级成绩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班级。结论:实践证明,基于脑科学理论提出的微学习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 张勇斌王含娇付秀丽赵明
- 关键词:脑科学形成性评估
- 以学生为中心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创新和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该文通过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新时代人才需求,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打造以学生为主体,能力评价为指引,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前沿性、科学性、生活化的应用背景为载体,借助爱课程精品课程、雨课堂、超星平台和大数易作业系统等智慧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同伴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从概率统计思想中发现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中,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
- 孙鸿雁赵明王翠香
-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