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
- 作品数:35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烟雾病患者以缺血首发17例,出血首发2例,均行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术后随访2—48个月,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型患者中TIA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脑梗塞患者术后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2例出血型患者术后随访至今未发生再出血。10例患者术后行DSA复查,45个骨孔均有新生血管向颅内生长,新生血管来自脑膜中动脉和颞浅动脉。1例伴发动脉瘤患者术后DSA复查动脉瘤未显影。结论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简便、安全、有效。
- 郑德伟王志刚赵旭李卫国王益华孟庆虎曲春城王成伟
- 关键词:烟雾病颅骨钻孔
- 脊神经后支疼痛综合征的诊疗
- 赵旭傅志俭
- 脑膜瘤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脑膜瘤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8例脑膜瘤GRα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的增殖指数(PI)、S期细胞比例(SPF),并比较GRα阳性和阴性组脑膜瘤的PI、SPF有无差异。结果:28例脑膜瘤GRα阳性率为78.6%,PI为(9.06±4.56)%,SPF为(2.48±2.27)%。虽然GRα阳性者的PI和SPF均高于GRα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膜瘤中存在GRα的表达,但GRα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无关。
- 赵旭滕良珠辛涛张丙杰许晓群马春燕
- 关键词:脑膜肿瘤受体糖皮质激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
- 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脑膜瘤的术后复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术切除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肿瘤的病理学性质、影像学特征、增殖活性、凋亡指数、遗传学特征、端粒酶活性、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等也与脑膜瘤的复发有密切关系。
- 赵旭滕良珠
- 关键词:脑膜瘤复发术后
- 出血型烟雾病21例治疗体会
- 目的:探讨对出血型烟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1例烟雾病患者.按照Suzuki和Takak在1969年的分型标准,除1例(1侧)2期外,均为3-5期,其中15例两侧对称,包括4例为第3期,3例为第4期,8例为第5期.5...
- 孟庆虎王益华于锐曲春城王志刚王成伟李卫国郝晓光冀勇丁璇赵旭
- 颅骨多处钻孔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应用颅骨多处钻孔术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效果。方法:诊断明确的烟雾病患者15例,其中缺血型12例,出血型3例,术前行颅脑CT、MRI、SPECT/CT灌注和DSA
- 王志刚赵旭李卫国孟庆虎
- 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对25例烟雾病患者行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20例缺血型患者术前原有症状术后均好转,5例出血型患者术后未发生再出血。9例患者行DSA复查,造影结果显示38个骨孔均有新生血管生长,缺血区血运改善。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下血肿1例、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发热1例。结论单独应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是简单、安全、有效的。
- 赵旭王志刚李卫国曲春城孟庆虎王成伟
- 关键词:烟雾病
- 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的手术技巧,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的患者进行后颅凹减压和蛛网膜下腔引流术。根据引流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椎板切除术后从正中切开脊髓放置引流;B组从神经根下入路切开脊髓放置引流。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患者疼痛和感觉减退均明显好转,临床效果满意。1例手术后3周因颈椎不稳猝死,3例手术后上肢麻木加重。结论: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在枕骨大孔减压的同时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引流术效果好,不足之处为手术切口长,椎板打开节段数多,少数患者术后上肢麻木加重。
- 吴洪喜赵旭滕良珠
-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疗效观察
- 脑膜瘤FCM分析与肿瘤全切除术后复发及病理学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与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相关的流式细胞术(FCM)指标。方法分析95例脑膜瘤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探讨FCM分析的DNA指数(DI)、DNA倍性和增殖指数(PI)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病理级别越高,DI值越高(P<0.05);复发组DI值高于非复发组(P<0.001);超二倍体肿瘤病理级别高于二倍体及亚二倍体肿瘤(P<0.01),超二倍体肿瘤复发率高于二倍体和亚二倍体肿瘤(P<0.005)。Ⅱ级及Ⅲ级脑膜瘤PI值高于Ⅰ级(P<0.05),复发组PI值高于非复发组(P<0.001)。结论FCM表现为超二倍体、高DI和高PI的脑膜瘤易于复发。
- 滕良珠姚玉强张丙杰赵旭魏胜程辛涛崔友强
- 关键词:脑膜瘤复发流式细胞术病理学
- 破裂颅内椎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及梭形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及梭形动脉瘤患者,其中8例采用微弹簧圈或球囊进行载瘤动脉闭塞术,13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结果8例载瘤动脉闭塞的患者,载瘤动脉完全闭塞,小脑后下动脉保持通畅;随访3—12个月,未遗留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1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患者,术中1例因再出血死亡;余12例中,致密栓塞10例,接近完全栓塞2例。9例患者(包括接近完全闭塞的2例患者)有效造影随访3-11个月,致密栓塞的患者中动脉瘤无复发,载瘤动脉及PICA保持通畅;接近完全闭塞的2例患者中有1例部分复发,给予再次致密栓塞,另1例达稳定状态;另3例电话随访,未发现遗留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效果肯定,但有潜在缺血的风险;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近期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的验证。
- 王志刚张纪庆王成伟曲春城丁璇郝晓光潘顺冀勇李卫国秦时强赵旭
-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夹层动脉瘤梭形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