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建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朝鲜语“■”分裂构式的承继层级类型研究
- 2023年
- 朝鲜语“■”分裂构式是焦点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朝鲜语学界多着眼分裂句类型的讨论,但基于构式语法展开的分析讨论则明显较少。本文主要立足构式语法的承继层级网络、构式压制观等基本理念,对朝鲜语“■”分裂构式进行分类,初步探索不同类型间的层级网络,并对前人提出的在线互动模式进行简单改动并解释各类型的运作机制及构式的典型性。
- 单清丛赵新建
- 关键词:构式语法
- 基于语法场理论的朝鲜语转折范畴句法类型分类
- 2023年
- 转折范畴作为人类语言普遍共有的基础语义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语法表达手段。本文主要依据张光军(1999年,2000年)的“语法场理论”以及王天翼(2022年)明确阐明的“动态范畴理论”为基础,对朝鲜语转折语法场的类型及其内部的范畴化过程进行分类、浅析,初步可得出如下小结:第一,朝鲜语转折语法场可大致分为包含词汇、词尾、构式等多种表达手段的复杂语法场系统;第二,朝鲜语转折语法场具有表达手段多样、组合形式多样、类义形式多、相关表达存在语体区分的特点;第三,朝鲜语转折语法场的动态范畴化过程具有“聚范畴化”和“去范畴化”较突显的特点,转折语法场在动态范畴化内部等多重机制共同作用下动态收缩、膨胀。
- 单清丛赵新建
-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韩国语颜色词的文化信息被引量:6
- 2000年
- 从符号学的角度考察颜色词的文化信息,不仅可以囊括传统语义学研究的内容,而且可以在符号的第一层级上增加研究语音、字形、来源、词源等方面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还可以在第二层级上研究与之有关的通感和约定俗成的相关领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颜色符号的文化内涵。
- 马会霞赵新建
- 关键词:符号学文化
- 朝鲜语动物类谚语的认知生成机制研究
- 2024年
- 本文主要以朝鲜语谚语中极具特点的动物类谚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依据认知突显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其认知生成机制及相关模型,以期进一步了解朝鲜语谚语的特点,初步可得出如下小结:第一,朝鲜语动物类谚语大致可分为2大类、2个中类、6个小类,不同类型突显强调事物的不同特点;第二,朝鲜语动物类谚语的认知生成过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语言起始阶段、具体操作加工阶段、主客观融合阶段,三个阶段分工较为明确,但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本文希望能够从相对深入的认知角度对朝鲜语谚语进行更进一步的阐释,以期对朝鲜语学习者对学习、记忆和理解朝鲜语谚语有所帮助。
- 单清丛赵新建
- 关键词:转喻隐喻
- 朝鲜语词类范畴的伸缩性
- 1999年
- 朝鲜语词类学研究已逾百年,大体确立了朝鲜语词类的基本体系。但北南朝语学界的不同语法学者之间仍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应该说,这是以经典范畴理论为背景研究朝鲜语词类所导致的结果。如果脱离原来的经典理论,而将词类放在典型范畴理论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就会对词类的组成、类别、边界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作出更好的阐释。
- 赵新建
- 关键词:伸缩性
- 朝鲜语的功能汉字被引量:1
- 2000年
- 在朝鲜语借用的约5500个汉字中,有一部分汉字(约占0.89%)的语义与朝鲜语语法形态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或相近,本文称之为功能汉字。文章对功能汉字在朝鲜语中表现出的几个显著特点进行了考察,最后做了结论。
- 赵新建马会霞
- 关键词:朝鲜语
- 韩国语连接词尾“-■”的多义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原子观、原型观、图式观和单义观这4种有关语法多义性的观点在韩国语多义语法形态研究中都有体现。本文运用用法公约和语法场限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韩国语连接词尾"-"的多义性。首先分析"-"所有用法的可公约性,然后通过语法场内部的对比限制,提取"-"的语义公约值。分析结果显示,"-"的用法可以公约为用于通用语体的转折义,表现出一种相对单义性。
- 赵新建
- 朝鲜语原因语法场与命名方法
- 2021年
- 本文拟在前人对朝鲜语(韩国语)原因语法场的研究之基础上,充分收集朝鲜语的原因表现手法,构建了原因语法场的完整框架。据统计,韩国语原因表现手法共有4大类8小类73种表达方式。从语法场、语义扩展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与汉语原因语法场截然不同的立体的、连续的表现体系。在上述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了适合教师课堂语法教学的简洁的7种命名原则。
- 赵新建黄莲花
- 关键词:语义扩展
- 韩国语属格助词“■”的属性问题(1)
- 2016年
- 韩国语属格助词"?"的研究历史悠久,相关成果丰硕,但"?"的属性问题仍争论颇多,难以一致。我们认为,韩国语的属格形态并非完全的语义或句法形态,可以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借鉴其他语种中相关语法现象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韩国语属格形态进行多个层面的立体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合理地阐释韩国语属格形态的本质属性。本文由此提出显格助词的观点,认为"?"作为韩国语格体系的一员,具有突显属格关系的作用。
- 赵新建马会霞
- 语言类型学的格研究和韩国语格助词的再定位
- 赵新建任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