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嫚

作品数:26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乳腺
  • 10篇乳头
  • 8篇乳管
  • 8篇乳管镜
  • 7篇溢液
  • 7篇乳头溢液
  • 6篇肿瘤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纤维乳管镜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瘤
  • 3篇乳腺疾病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腺肿瘤
  • 3篇镜检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内

机构

  • 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赵嫚
  • 21篇涂巍
  • 12篇曲文志
  • 11篇于作夫
  • 9篇温健
  • 8篇金光华
  • 6篇胡松
  • 5篇王勤勇
  • 4篇乔婉晴
  • 3篇陈静
  • 3篇梁健
  • 3篇王娇
  • 2篇潘金娣
  • 2篇董妍
  • 2篇谢强
  • 2篇孙玉华
  • 2篇孙壮
  • 2篇孙玲玲
  • 1篇初晨
  • 1篇粱健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乳腺导管镜的临床应用(附31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2月对31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诊断乳管炎12例,乳管扩张症9例,其中有4例乳管炎和乳管扩张症并存,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14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乳管浸润癌1例。全部病例检查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可以对乳头溢液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和病变定位。
赵嫚胡松宋翔王勤勇涂巍梁健
关键词:乳腺疾病
腹主动脉刀刺伤16天死亡1例误诊报告
2011年
1临床资料 1990年我院急诊收治1名26岁男患,该患入院前半小时被水果刀刺伤左上腹部.入院时查体见:血压85/60mmHg,P82次/min、面色苍白、左上腹部1处3cm纵行伤口有少量鲜血流出,急检血红蛋白为144g/L.伤后2hr从鼻胃管中吸出血性液1000 m1,P120次/min, Bp45/OmmHg;经快速静脉补液2000ml及输血800ml后,Bp75/45mmHg, P120次/min.伤后5hr急诊剖腹探查,手术中见腹腔积血l000ml,胃窦部前后壁贯通伤1处,伤口为2cm,胰腺被膜下有一处约10cm × 5cm血肿.当时手术缝合修补胃前后壁两处破损,对腹膜后血肿未加以处置.手术后血压平稳在110/70mmHg左右.
刘武郑元赵嫚梁健
关键词:误诊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表现及与乳管镜、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MR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及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MR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乳管镜、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与超声表现分为三种:扩张导管内或导管旁结节;乳腺内实性结节,不伴随导管扩张;单纯导管扩张,乳腺内无实性结节。而乳管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管腔内的新生物及管壁的炎性改变。MR、乳管镜、超声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88.9%、80.0%、83.3%。结论:MR、乳管镜及超声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均具有较高价值,但也各有弊端,将三种方法结合,有望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诊断水平。
董妍孙玲玲赵嫚岳玲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乳管镜
乳腺Paget's病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29例Paget's病患者中有乳头、乳晕区糜烂等典型湿疹样表现者27例,伴乳腺肿块者24例,合并其他类型乳腺癌者27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6例。27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乳房病变处涂片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乳腺Paget's病的最佳方法。乳腺肿物是影响乳腺Paget's病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因素。经检查确定无隐匿性病变存在者可选择手术联合放疗的保乳方案治疗,可触及乳房肿块者应采取以全乳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赵嫚胡松孙壮舒红涂巍
关键词:乳腺乳腺肿瘤PAGET病乳腺癌
乳腺巨大肿瘤21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赵嫚陈静赵宇涂巍
关键词:乳腺巨纤维腺瘤巨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直径
纤维乳管镜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辅助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FDS)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采用FDS检查乳头溢液患者523例,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209例(39.96%)。209例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193例良性病变,均行手术治疗;16例恶性病变(乳头状瘤恶变6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钙化、乳腺腺病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1例)分别行保留乳房手术5例,单纯乳腺切除术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假体即时置入术4例;所有手术采用FDS结合扩张探针定位法。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时间5~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月)。结果 193例良性病变患者全部治愈,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无复发。16例恶性病变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现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应用FDS诊断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有临床参考价值,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赵嫚乔婉晴涂巍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在乳管炎及乳管扩张症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FDS)在乳管炎及乳管扩张症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1月—2008年1月,对98例乳头溢液患者行FDS检查,并对其中55例非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术中乳管冲洗、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灌注治疗。结果55例非占位性病变患者中,单侧41例、双侧14例,溢液为血性者11例,乳白色者7例,淡黄色者37例。FDS检查拟诊为乳管扩张症7、乳管炎33例、乳管炎合并乳管扩张症15例。55例患者经乳管冲洗、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后47例溢液消失,有效率为85.5%。结论FDS检查应用于乳管炎及乳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便,安全,准确。
温健涂巍赵嫚于作夫曲文志金光华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乳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表现与病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MR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及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MR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表现分为3种:扩张导管内或导管旁结节;乳腺内实性结节,不伴随导管扩张;单纯导管扩张,乳腺内无实性结节。MR的阳性率为88.9%。结论 MR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望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诊断水平。
董妍孙玲玲赵嫚孙红彬张丽娜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
空气波压力疗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丹毒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丹毒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丹毒的18例患者资料。其中10例采取常规方案进行丹毒治疗(常规治疗组),8例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患侧上肢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放疗比例、皮肤破损、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及患肢水肿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1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显著好转,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10.9 d vs.14.5 d,P=0.001)。结论: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丹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温健张竞宇范莹王娇赵嫚涂巍
关键词:丹毒
内源性NO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IL—1β处理培养的MCF-7细胞,检测NO的产生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MCF-7细胞在NOS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NG-monomethyl-L-arginine,L-NMMA)和NO合成原料L-精氨酸(L—arginine,L—Arg)作用下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内源性NO的产量与IL-1β剂量呈正相关。在IL-1β诱导作用下MCF-7细胞大量表达iNOS蛋白,并与L-Arg、L—NMMA存在与否无关。当ADM浓度为0.5μmol/L和1μmol/L时,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加入L-NMMA能显著提高实验组细胞的生存率(P〈0.05);加入L—Arg能显著提高MCF-7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0.05)。结论在细胞因子IL-1β诱导下MCF-7细胞产生的内源性NO增加,并使MCF-7细胞化学敏感性提高.
涂巍温健乔婉晴赵嫚于作夫
关键词:乳腺癌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Β化学敏感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