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森林水文
  • 1篇森林资源
  • 1篇森林资源价值
  • 1篇沙区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土流失区
  • 1篇碳贮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总孔隙度
  • 1篇贮量
  • 1篇总孔隙度
  • 1篇物量
  • 1篇林区
  • 1篇绿洲
  • 1篇风沙区
  • 1篇干旱风
  • 1篇干旱风沙区
  • 1篇白龙江林区

机构

  • 3篇甘肃省林业调...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贺立勇
  • 2篇张明洁
  • 1篇王海芳
  • 1篇陈小华
  • 1篇赵军营
  • 1篇石建忠
  • 1篇张文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干旱风沙区绿洲森林覆盖率的非线性生态模型被引量:2
2007年
以甘肃河西走廊绿洲为例,就干旱风沙区绿洲森林覆盖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干旱风沙区绿洲森林覆盖率高低的因素,主要与最大风速(V)和主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L)有关,有效防护距离又受主林带平均高度和有效防护系数(r,或宽度)的影响。②经反复试算,最大风速和主林带有效防护距离的比值(V/L)大小与森林覆盖率(F)高低之间存在着相一致的规律性,不同比值代表着不同主林带平均高度(-Hi)降低最大风速20%以上所需的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依此建立了干旱风沙区绿洲森林覆盖率的非线性生态模型:F=V/L×100%=V/(ri×-Hi)×100%。③用1979—1994年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新建防护林体系森林覆盖率的实验数据对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η=5.2466
贺立勇王海芳裴德才谢忙义吴秉礼张明洁
关键词:干旱风沙区绿洲
甘肃水土流失区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以甘肃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内陆河源头地区的祁连山地等三大流域为对象 ,就水土流失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进行了研究。指出 :( 1 )甘肃的这三大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形成的水土流失。一日或一次性大暴雨至特大暴雨过程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动力。这种侵蚀力的强度受平均雨强的大小、林地面积多少、林分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等因素影响。 ( 2 )土壤的总孔隙度是承载降水的主要蓄水库 ;土壤的总孔隙度决定了暴雨降水量下渗和形成地表径流的比重 ,因而也间接地决定了暴雨对土壤的侵蚀强度 ;土壤的总孔隙度又受土壤表面生长的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度、内涵质量、空间分布格局等影响。林地是各种植被类型的地类中对这种侵蚀的抵抗力最优的地类之一。 ( 3)林地具有明显阻滞地表径流的作用。若一个流域或更大范围内的森林类型、层次、结构、长势等森林内涵质量、分布格局均处于最优状态 ,则森林的面积或森林覆盖率将发挥出最佳防护效益 ,此时的森林覆盖率称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 ( 4 )生态环境对森林防护能力的影响是通过不同森林防护类型能力的差异反映出来的。 ( 5 )应用降水量与土壤饱和蓄水量之间水量平衡原理 ,进行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计算。土壤饱和蓄水量可用土壤的总孔隙?
吴秉礼石建忠谢忙义贺立勇陈小华赵军营
关键词:水土流失森林水文土壤总孔隙度
白龙江林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对白龙江林区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研究。指出:(1)森林资源价值由经济价值和公益价值组成。经济价值应用碳税法或培育成本法进行评价,公益价值应用工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水资源费等方法进行评价,两价值评价前应核准森林类型、面积、蓄积量等。(2)评价结果表明:白龙江林区森林总生物量55.13 Tg,即总碳贮量22.05 Tg C,折合总经济价值(即碳贮量价值)239.5亿元,生物量生产力为708.0 Gg/a,即碳贮量283.2 Gg C/a,折合经济价值3.1亿元/a;年均公益价值5.8亿元/a,其中释放O2量价值占52%、防止土壤侵蚀量价值占9%、涵养水源价值占39%,这些森林资源的年总价值在8.9亿元/a以上。(3)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碳贮量的载体,用有林地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建立的生物量经验系数R平=0.725 4、R幼=0.564 7、R中=0.671 0、R近=0.718 3、R成=0.742 9、R过=0.768 6符合甘肃实际情况, 所揭示的生物量数据是可靠的;评价森林资源的公益价值应从其实际防护重点入手,不区分防护重点地套用所有指标进行评价,会误导人们的认识和决策。
张文华贺立勇张明洁裴德才谢忙义吴秉礼
关键词:白龙江林区生物量碳贮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