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亚玲

作品数:26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教学
  • 4篇实验教学
  • 3篇形态学
  • 3篇土壤
  • 3篇教学改革
  • 2篇形态学实验
  • 2篇医学教育
  • 2篇医学免疫
  • 2篇医学形态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梭梭
  • 2篇塔里木河下游
  • 2篇同位素
  • 2篇微生物学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学
  • 2篇教学质量
  • 2篇教学质量监控
  • 2篇教育

机构

  • 26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新疆石河子经...

作者

  • 26篇贺亚玲
  • 10篇刘欢
  • 9篇唐慧
  • 8篇李玲
  • 5篇陈雪玲
  • 5篇吕新华
  • 4篇刘振忠
  • 4篇王绍明
  • 4篇崔林
  • 3篇庄丽
  • 3篇刘红玲
  • 3篇王仙
  • 2篇曹旭东
  • 2篇侯隽
  • 2篇张霞
  • 2篇吴万贵
  • 2篇肖守德
  • 2篇孙向彬
  • 2篇李桂芳
  • 2篇黄刚

传媒

  • 8篇农垦医学
  • 3篇高教研究(西...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食用菌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橙黄疣柄牛肝菌菌丝对Cu、Zn和Pb的耐受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固体和液体静置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重金属Cu、Zn和Pb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对橙黄疣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利用EC50值评价真菌对Cu,Zn和Pb的耐性。结果表明:通过半致死浓度评价橙黄疣柄牛肝菌耐受性发现,橙黄疣柄牛肝菌对Zn的耐受性强于Cu和Pb;菌根真菌培养后,基质pH降低与真菌生物量有关,说明菌根真菌在重金属胁迫下能通过调节自身pH环境缓解压力。
刘红玲贺亚玲蒋存凯张龙王绍明
关键词:重金属耐受性
医学免疫实验学的微视频教学设计——小鼠免疫器官的观察
2020年
利用微课视频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根据课程需要反复观看及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优点,在医学免疫实验学的教学中引入微视频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学目的、视频时长、教学设计及视频录制等方面对微视频《小鼠免疫器官的观察》的设计及制作等进行论述,为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能与染色方法,理解抽象复杂的免疫学相关知识点提供学习资源。
李玲贺亚玲刘欢
关键词:免疫器官
改良的脾细胞悬液制备方法的探讨
2019年
目的:通过与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方法比较,探讨一种具有机械损伤度小,活细胞比例高,收集细胞较多的脾细胞悬液制备方法。方法:常规取小鼠脾脏,放入小平皿内,用带有弯曲针头的注射器在含有1~2mLPBS的小平皿中刮出脾细胞;再用5mL和2mL注射器依次吹打混匀,洗涤脾细胞,计数。常规脾细胞悬液制备方法为机械研磨分散法。结果:采用改良的脾细胞悬液法使活细胞比例在98%以上,脾细胞收集较多,体重25g左右的昆明系小鼠脾细胞收集量能达到1.6×108/mL,脾细胞相对较完整且能用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改良的脾细胞悬液制备方法较常规的方法操作简便,且具有机械损伤度小,脾细胞相对较完整的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贺亚玲崔林邢建新李玲唐慧刘欢陈雪玲
做好形态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6年
完善的实验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优质的实验准备是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保证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做好形态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进行探讨,简述做好形态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为从事形态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者提供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刘欢唐慧贺亚玲李玲何明珠刘振忠
关键词:形态学实验教学
关于如何开展《病原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的几点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设计性实验做了探讨。方法:以2015级临床医学1、2班混合班24人及口腔医学专业2班27人,共5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项自主设计性实验——脓汁标本的分离鉴定,并且针对性地开放实验室。结果:根据代课教师多年的经验及一定的调查,实验班学生完成脓汁标本分离鉴定的实验好,学生做实验兴趣高且实验设计方案更全面,操作过程中也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结论: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学生作为实验主体,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如何开展自主设计性实验值得今后不断地摸索和完善。
贺亚玲吴万贵姜素华曹旭东唐慧陈雪玲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
“双一流”医科院校建设背景下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探讨被引量:19
2020年
"双一流"医科学校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不仅是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连接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桥梁。为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其利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整合、删减及增加新实验项目,引入微视频与案例教学,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等措施,促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化。
李玲刘欢贺亚玲侯隽陈雪玲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教学改革
新疆橙黄疣柄牛肝菌分离培养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以橙黄疣柄牛肝菌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适合橙黄疣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基础培养基,其中菌盖和菌柄两者交接处的分离成功率达60%以上。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对橙黄疣柄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葡萄糖含量以及氮源。结果表明,橙黄疣柄牛肝菌为中温型菌根真菌,在25℃下长势良好,最佳pH值为6,最佳葡萄糖含量为0.5%,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贺亚玲刘红玲陆爽李邦张霞王绍明
Nuc和mecA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甲氧西林耐药性检测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为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信息,评估通过PCR扩增nuc基因、mecA基因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甲氧西林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获得63株临床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传统药敏检测方法进行菌株药敏测试;再用PCR方法检测菌株是否携带nuc基因和mecA基因,以传统药敏检测结果为参照,评估用PCR扩增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甲氧西林耐药性的可行性。结果 1.样本菌株中有24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ococcus aureus,MRSA),39株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ococcus aureus,MSSA)。来自重症医学科的分离株中MRSA数量较多。2.样本菌株nuc基因携带率为85.7%,其中nuc基因在MRSA菌株中的携带率为87.50%,在MSSA菌株中携带率为84.62%;3.样本菌株mecA基因的携带率为19.05%,其中MRSA菌株的mecA基因携带率为50.0%,MSSA中均不携带mecA基因。来自重症医学科的MRSA中同时携带mecA基因和nuc基因的比例为77.78%。结论用PCR技术检测nuc基因、mecA基因来快速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甲氧西林耐药性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误诊结果。
刘莉李变利路子玉马伟玲纪昌刘国辉张红梅贺亚玲吴万贵曹旭东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检测MECA基因
新疆北屯橙黄疣柄牛肝菌生境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北屯市郊橙黄疣柄牛肝菌发生地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橙黄疣柄牛肝菌发生的生境条件是海拔在450 m~600 m,以银白杨为主的树林,郁闭度在0.7左右,树龄在20年~40年,树高15 m~30 m,胸径25 cm~45 cm,在橙黄疣柄牛肝菌生长的土壤A层(0~20 cm),pH值偏酸性,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地温为19℃左右,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一般,全氮(0.44 g·kg-)1和速效磷(9.77 mg·kg-)1含量高的地方。
贺亚玲刘红玲曾广萍张霞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壤养分
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光合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也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因此,研究两者对荒漠植物的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本文选择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地区的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作为研究对象,设置自然降水(W0)与增加降水30%(W1)两个水分条件和自然氮沉降(N0)、增加氮素30 kg(N)·hm^(-2)·a^(-1)(N1)与增加氮素60kg(N)·hm^(-2)·a^(-1)(N2)3个施氮水平,连续处理2年,以探究降水、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梭梭光合日变化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梭梭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产生极显著正相关影响;同时根据梭梭Pn、胞间CO2浓度(Ci)及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推测梭梭光合"午休"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此外,W0条件下,梭梭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可溶性蛋白(Pr)和可溶性糖(SS)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脯氨酸(Pro)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W1条件下,梭梭MDA含量、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Pro、Pr、SS)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显著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种水分条件下,除W1N1处理梭梭的Pro含量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梭梭的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Pr及SS含量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增氮及其交互作用均有利于梭梭的生长,但其交互作用效应的强弱则取决于二者间的比例。
张维赵文勤谢双全张莉吕新华贺亚玲
关键词:梭梭降水氮沉降光合生理特征准噶尔盆地南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