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小瑞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胶质
  • 14篇胶质瘤
  • 11篇成像
  • 8篇弥散
  • 7篇外科
  • 7篇弥散张量
  • 6篇张量成像
  • 6篇手术
  • 6篇纤维束
  • 6篇脑胶质瘤
  • 5篇肿瘤
  • 5篇外科治疗
  • 5篇弥散张量成像
  • 4篇神经胶质
  • 4篇癫痫
  • 4篇纤维束成像
  • 4篇难治
  • 4篇病理
  • 4篇磁共振
  • 3篇神经胶质瘤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省立医院
  • 5篇安徽省脑立体...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费小瑞
  • 24篇牛朝诗
  • 11篇傅先明
  • 9篇丁宛海
  • 8篇王昌新
  • 6篇高歌
  • 6篇刘影
  • 6篇计颖
  • 5篇凌士营
  • 5篇汪业汉
  • 5篇钱若兵
  • 4篇吴旻
  • 4篇梅加明
  • 4篇丁敏
  • 4篇吴晓鸣
  • 4篇董永飞
  • 4篇魏祥品
  • 3篇李冬雪
  • 2篇刘于海
  • 2篇李明武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进行再次手术,术中探查复发的致病原因。方法对6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再手术探查,1例进行了微血管再减压术,5例进行了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结果 1例患者为垫棉位置不理想,重新减压手术,5例血管减压充分,但明显有蛛网膜增厚、垫棉与神经根粘连、包裹,锐性分离困难,只能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后均疼痛消失,切断患者遗留有面部麻木。结论垫棉粘连可能是导致复痛的主要原因,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是该种情况下的首选。
姜晓峰牛朝诗计颖费小瑞丁宛海傅先明汪业汉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复发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45例,经额底入路1例。结果根据脑膜瘤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9例。术后出现意识改变、肢体轻瘫4例,神经精神症状3例,瘤腔渗血1例。愈后良好24例,一般18例,差3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切除是蝶骨嵴脑膜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详细全面的术前评估、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策略、扎实的颅底解剖知识,熟练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等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是提高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治疗效果和愈后的关键因素。
李仲森傅先明费小瑞钱若兵何金超贾力牛朝诗
关键词:脑膜瘤蝶骨嵴显微外科治疗围手术期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构建
2014年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并观察其作用。方法用带有增强型GFP(EGFP)基因的p EGFP-C1质粒转染C6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GFP的C6细胞克隆EGFPC1-C6细胞。采用立体定向法,将浓度为1×106/L的EGFP-C1-C6细胞悬液10μL注入16只SD大鼠的颅内,建立EGFP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观察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反应及存活时间。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对大鼠行头颅MRI检查,计算肿瘤体积。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瘤的浸润及侵袭情况。结果成功培养了具有EGFP标记的EGFP-C1-C6细胞,MRI及病理学检查发现所有大鼠颅内均有肿瘤生长,肿瘤体积为(244.60±36.06)mm3,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易于发现经EGFP标记的肿瘤组织,肿瘤区域清晰可见,并较易发现单个肿瘤细胞的远处浸润生长。结论采用EGFP-C1-C6细胞成功构建了大鼠C6胶质瘤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显示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微小侵袭灶。
高歌牛朝诗张俊董永飞李冬雪费小瑞丁宛海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胶质瘤动物模型
大脑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束成像与临床体征的对比分析
2010年
目的:对比分析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纤维束成像与患者的临床体征,探究皮质脊髓束纤维束成像的精确性。方法:2006年8月~2008年9月,16例脑深部占位术后病理证实为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序列及DTI序列扫描。在FA图上,以一侧大脑脚为种子兴趣区(ROI)以及同侧的内囊后肢为第二兴趣区,FA阈值设置为0.2,采用连续追踪法对双侧的大脑皮质脊髓束进行重建,分析其走行及完整性,对患侧皮质脊髓束的状态进行评估,并与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大脑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束成像分析发现:皮质脊髓束仅有移位的3例;受浸润9例;完全破坏4例。皮质脊髓束移位3例,患者对侧肢体肌力均正常或者轻度的下降。皮质脊髓束受浸润9例,其中对侧上肢轻度偏瘫2例,中度偏瘫4例,重度偏瘫3例;对侧下肢轻度偏瘫4例,中度偏瘫3例,重度偏瘫2例。皮质脊髓束破坏4例,对侧上下肢肌力均重度偏瘫。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皮质脊髓束状态的改变,可用于临床手术计划系统的制定。
王昌新费小瑞刘影梅加明高歌牛朝诗
关键词:胶质瘤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
脑胶质瘤DTI成像与肿瘤侵袭性的分子病理相关性研究
牛朝诗费小瑞王昌新梅加明刘影丁宛海吴晓鸣计颖丁敏高歌凌士营傅先明
该项目主要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微观病理学上定量分析胶质瘤细胞对白质纤维束浸润和破坏的程度,为术前在影像学上评估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病理级别提供依据;在宏观上显示胶质瘤毗邻纤维束的状态(推移、浸润或破坏),指导...
关键词:
关键词: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学手术治疗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继发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钱若兵傅先明魏祥品费小瑞吴旻牛朝诗汪业汉
胶质瘤组织中Nanog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与目的:Nanog作为全能性或多能性干细胞标志物,在胶质瘤中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Nanog基因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50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Nanog的表达。结果:Nanog蛋白在胶质瘤组织WHOⅡ级、Ⅲ级、IV级的阳性率分别为(18.3±9.6)%、(37.9±19.0)%、(53.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18,P=0.000);Nanog mRNA的相对含量在胶质瘤组织WHOⅡ级、Ⅲ级、IV级中分别为0.1824±0.0310、0.3730±0.0961、0.4594±0.0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01,P=0.000),Nanog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随着病理级别增高而升高,而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未见表达。结论:Nanog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强度与病理级别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其与肿瘤干细胞关系及其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冬雪牛朝诗刘于海高歌费小瑞李明武董永飞
关键词:胶质瘤NANOG肿瘤干细胞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价胶质瘤病理特性及瘤周纤维束状态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其不但可以显示白质纤维束...
费小瑞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胶质瘤
文献传递
难治性颞叶癫痫致痫灶的术前精准定位与微创外科治疗
钱若兵傅先明魏祥品费小瑞吴旻牛朝诗汪业汉
DTT在毗邻皮质脊髓束的脑胶质瘤手术中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评价脑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的状态及其在指导临床手术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脑深部胶质瘤患者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对照组18例。实验组利用DTT对患侧皮质脊髓束的状态(推移、浸润或者破坏)进行评估,结合常规磁共振扫描结果设计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照组仅根据常规磁共振扫描结果设计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肿瘤全切除率以及术后的致残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16例,手术全切1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加重1例;对照组18例,手术全切11例,部分切除7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神经功能加重7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的术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DTT能够清楚的显示脑深部胶质瘤与皮质脊髓束的位置以及皮质脊髓束的被侵犯程度,有助于设计出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有利于保护未被侵犯的纤维束,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减少术后的功能缺损。
费小瑞牛朝诗王昌新丁宛海计颖刘影凌士营
关键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胶质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