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力
- 作品数:93 被引量:73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短肠综合征病人血清氨基酸谱的测定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血清氨基酸谱。 方法 :共测定 17例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血清氨基酸谱 ,并以 15例正常人空腹血作为对照 ,将异硫氰酸苯酯 (PITC)作为柱前衍生剂 ,用甲醇、乙腈和乙酸钠作为二元梯度洗脱 ,6 7min完成分离。 结果 :17例短肠综合征病人血清缬氨酸、丝氨酸、胱氨酸非常显著低于正常人 (P<0 .0 1) ,血清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显著低于正常人 (P <0 .0 5 )。 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氨基酸稳定可靠 ,短肠综合征病人存在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缺乏。
- 罗楠刘放南谭力蒋小华朱维铭李宁
-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血清氨基酸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 手术创伤应激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及肠内肠外营养作用的比较被引量:40
- 2001年
- 目的研究手术创伤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并研究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肠黏膜通透性的不同作用。方法4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分别于术后3~11d予等氮、等热卡营养支持,并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和术后12d,测定口服含乳果糖10g、甘露醇5g的测试液后6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变化,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浓度。结果术前、术后7d和术后12dL/M比值EN组分别为0.026±0.017、0.059±0.026、0.027±0.017;PN组分别为0.025±0.013、0.080±0.032、0.047±0.021。术后7d两组L/M比值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PN组明显高于EN组;术后12dL/M比值PN组仍明显高于术前及EN组,而EN组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创伤应激早期肠黏膜通透会有明显升高,在创伤的早期需注意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肠内营养有较好的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 蒋小华李宁李元新刘放南谭力黎介寿
- 关键词:肠黏膜通透性乳果糖创伤
- 人体内卡托普利的药物动力学及其生物利用度被引量:5
- 1996年
- 1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30mg两种国产卡托普利片后,用对溴苯乙酰基溴(p-BPB)作为化学稳定剂以及衍生化试剂,采用HPLC法测得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峰时间分别在0.57±0.12h(样品)和0.56±0.17h(对照品),峰值(Cmax)分别为289.2±101.3和266.5±83.8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393.8±63.7(样品)和383.0±49.4ng·h/ml(对照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二房室模型。以常州制药厂复方卡托普利片为标准算得汕头金石制药总厂复方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2.8±1.29。
- 谭力周继红李克罗楠袁倚盛
- 关键词:卡托普利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 吐温80的组分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建立吐温80化学组分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为研究吐温80的致敏原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国内外不同企业生产的吐温80样品,先通过HPLC-ELSD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吐温80组分的实验条件,然后通过HPLC-MS的方法鉴定各个色谱峰的化学组分归属。结果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组分得到有效的分离,各色谱峰均得到准确的归属,不同厂家及批次吐温80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均有所不同,并有非法添加勾兑的问题存在。结论建立的分离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对吐温80的生产质量控制,也可为下一步通过分离或合成的手段研究吐温80中不同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现致敏原奠定基础。
- 张锐王玉谭力张海燕杨明
- 关键词:吐温80化学组分蒸发光散射质谱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吗噻嗪在人的血浆浓度及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 1994年
-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乙吗噻嗪浓度。色谱柱采用SpherisotbC18柱(25c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0:30:0.4,pH6.5),检测波长268nm。用乙腈沉淀蛋白后,吹干浓缩进样。血药浓度在20~4000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4,血浆最低检测浓度3ng/ml。方法回收率90~103%,日内、日间RSD2.4~10.2%。应用该法研究了8名志愿者口服乙吗噻嗪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用一室模型拟合,消除相半衰期为1.75±0.45h。本法简便、回收率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 谭力夏瑶宾屠锡德袁倚盛
- 关键词:乙吗噻嗪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
- 烧伤患者血清硒含量的变化
- 1991年
- 本文报告我院1988年1月~1989年10月随意对33名烧伤患者的血清硒含量的临床动态观测结果,并就烧伤后低血硒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33例中男29例,女4例。年龄:18~40岁24例,41~60岁9例。按烧伤总面积分为两组:轻伤组17例,其中<10%者8例,11~20%者5例,21~30%者4例;重伤组(深度烧伤)16例,31~50%占4例,51~70%7例,71~90%5例(含Ⅲ度烧伤8~35%10例)。检测方法:应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硒。
- 胡心宝陈一飞单凯福谭力
- 关键词:烧伤血清硒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双氯灭痛被引量:5
- 1995年
- 本文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双氯灭痛的方法,对样品提取及色谱分析条件等作了详细研究。血浆经酸化后用正己烷-异丙醇(95:5,V/V)提取,以SpherisorbC_(18)为固定相,甲醇与醋酸钠缓冲液的混合溶液(68:32,V/V;pH4.2)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检测波长为274nm,二苯胺为内标。双氯灭痛浓度在0.10~2.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4。测定含双氯灭痛浓度为0.20μg/mi的血浆样品,其批内(n=9)及批间(n=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4%和7.6%,回收率为91.3%~93.2%。应用本法测定了10名健康人口服双氯灭痛片剂后的体内血药浓度。
- 李克赵飞浪袁倚盛谭力
- 关键词:双氯灭痛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洛美沙星浓度及其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被引量:8
- 1993年
- 建立了人血浆洛美沙星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法简便易行,精密度好,方法回收率95~102%,日内、日间RSD为2.1~7.8%,血药浓度在0.125~5.012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8,当S/N=2时,最小检测浓度为25 ng/ml。健康志愿者口服400 mg洛美沙星,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消除相半衰期为5.5 h。
- 谭力许丹科刁勇袁倚盛
- 关键词:洛美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
- C_(18)健合相富集钴螯合物原子吸收法测定人血清钴
- 1993年
- 钴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具有高效生血作用的维生素B_(12)的中心配位金属离子.钴对铁的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的发育成熟以及成熟细胞的释放等均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血清钴含量极低,不易检测.
- 谭力赵权袁倚盛
- 关键词:血清钴分光光度法
- 基于ATF的GUIATL设计与实现
- 软件危机曾经是软件界甚至是整个计算机界最热门的话题。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软件缺陷的积累与放大效应是导致软件危机的最主要原因。随着软件危机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于软件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测试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
- 谭力
- 关键词:GUI软件软件开发自动化测试ATFA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