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进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史学
  • 3篇钱穆
  • 3篇主义
  • 2篇新史学
  • 2篇史观
  • 2篇史家
  • 2篇历史观
  • 2篇后现代
  • 1篇学派
  • 1篇学者
  • 1篇哲学
  • 1篇殖民主义
  • 1篇中国史
  • 1篇中国史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主义
  • 1篇史学观
  • 1篇史学思想
  • 1篇史语所
  • 1篇世界史

机构

  • 13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谢进东

传媒

  • 4篇古代文明
  • 2篇史学月刊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史学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学界的“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被引量:1
2023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后现代史学和全球史传入中国,批评“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也称“欧洲中心论”)历史观逐渐成为国内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不过,国内学者的相关批评,主要指向外国学者的世界史研究和书写,很少关注本国学者历史研究和书写中表现出来的“欧洲中心主义”问题。
谢进东
关键词:欧洲中心主义世界史研究欧洲中心论后现代史学国内学者历史观
梁启超史学思维中的“现代性”理路及其邅变被引量:5
2010年
梁启超在20世纪初"史界革命"中形成的以提倡进化史观、强调用科学精神与方法治史以求得真事实的科学主义历史知识论以及寻求历史因果律或因果关系、主张文明一元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史学思维延展至梁氏晚年未有中断。唯在20年代,梁启超对因果律与归纳法在历史学中的适用范围及历史进化的表述方式做了修订。这些被学界普遍认为是反映梁氏史学思想在后期发生显著变化的修订,实际上并未对梁氏早年形成的现代性史学思维构成明显背离,而应被视为其现代性史学思维本身的邅变。
谢进东
人文主义与自然:对一种复杂关系的反思被引量:2
2007年
探讨人文主义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由于对人类文化属性的强调,人文主义把人性视为文化的产物,并将其与自然置于强烈的对比和对立关系之中。此种人文主义观念对于人类正在遭遇的生态危机有一定关系。但是人文主义并不因此而应该受到完全否定。问题的出路不在于人类文化的重新自然化,也不在于自然的文化化,而在于寻求一种将人性看作自然与文化之合成的新人文主义。借此,人文主义能够将其对自然的传统理解作为人类文化成就的潜能保持下来。同时,它还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跨文化普遍性,使人类能够在保持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分享共同人性,重新认识人类的本质。
约恩·吕森(Joern Rüsen)谢进东
关键词:人文主义自然主义文化
现代性与“古史辨”被引量:2
2009年
顾颉刚在“古史辨”中以进化史观作为怀疑古史的理论基础,以科学理性的认知观作为疑、信古史的基本准则,以由进化观念演变而来的历史演进法作为考察古史的思维工具,并以假设与求证的方法作为考辨古史的主要方法,这在历史认知与解释层面上鲜明地体现出现代性特征,并使得顾颉刚的史学观念、思维方法在学术理念与治学方法上大大超越了以清代汉学家及疑古学者、晚清今文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疑古辨伪之学,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顾颉刚在运用其具有现代性的史学观念、方法时,因应其进化论的预设而过度使用“默证法”,在历史演进法的使用上囿于“一元单向”演进模式的窠臼,在假设与求证中未能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些都影响到“古史辨”理论与方法在古史研究中的有效性。
谢进东
关键词:古史辨
现代性与傅斯年的史学思想被引量:4
2010年
傅斯年以进化观看待中、西方社会文化的演进,认为中、西文化虽遵循类似的进化轨迹,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起源问题上,傅斯年由进化观促成的民族视角,提出了多元起源论主张,突破了传统史学中的中国文化同源论。他以汉民族的变迁为标准所做的中国历史分期,突破了旧史家依朝代的分界而做的自然分期,冲击了以王朝为中心的传统史学观念。傅斯年在自然科学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以"史学即史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主义历史知识观,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引导史语所治学的科学取向以及推动中国史学沿着科学实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是傅斯年在现代性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史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及意义,其局限主要在于他因将历史学自然科学化的强烈意愿,忽略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及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谢进东
关键词:傅斯年史语所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
本文将20世纪中国史学思想观念置于“现代性”意识的视角下加以深入剖析,从中探寻20世纪中国的主要历史学解释模式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共性。   现代性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其内涵就与历史...
谢进东
关键词:中国史学
文献传递
印度史家高善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被引量:1
2018年
高善必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界说历史,重建以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进展为主线的印度生活史、社会史。高善必对"神话即历史论"、轻信史诗又具种族和教派偏见的马宗达资产阶级历史观、缺乏事实基础和理论依凭的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缺少史实支撑的马克思亚细亚模式,以及苏莱金、安东诺娃、丹吉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评析,展示出其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之实事求是、追求历史真相的理论品质。高善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印度社会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高善必的印度历史分期,不落俗套,未给奴隶制安置一个位置,但其论说印度不存在奴隶制阶段的方式,含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印迹。高善必把强迫劳役视为印度封建制度典型特征的做法,在印度史学界也引发了不同的看法。宗教和文化在高善必的历史解释观念中占有重要位置。
谢进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奴隶制封建制
继承与超越:维柯对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批判
将奥古斯丁与维柯的历史哲学放在一起,作为比较和研究的对象,主要基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承继关系.维柯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对奥古斯丁历史哲学思想的继承,更在于他在继承基础上对奥古斯丁思想的超越.维柯的思想体系中尽管保留着...
谢进东
关键词:维柯奥古斯丁历史哲学
文献传递
20世纪中国历史思考的现代性情结被引量:4
2008年
"现代性"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现代社会的属性,是对传统社会的性征"化成现代"的表征。现代性内涵就思想观念层面而言,主要包括线性不可逆的时间观、民族国家的政治观、科学理性的认知观。当它们用于认识和解释历史时,便分别体现为进化史观、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观以及科学主义的历史知识观。自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中国史学研究受到这种内在的现代性取向的强大影响,渗透着浓厚的现代性情结。
谢进东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思考
“士”与钱穆的文化历史观被引量:3
2014年
由"以士释史"所体现出来的钱穆之文化历史观,不仅源于他所持守的"士""是社会的主要中心"、领导"中国史之演进"以及"历史即文化"等观念,还缘起于他对晚清民国史学界"考订派"与"革新派"之弊端的批评与纠偏。钱穆"以士释史"的文化历史观的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士"来说明中国历史道路、社会性质和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以破除那些基于西方观念生硬解释本国历史的不当做法。但钱穆在"以士释史"时,简化了中国历史演进中事实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把"士"作为一个终极因素,夸大了"士",尤其是"士"的精神在国史演进中的解释力。以钱穆为代表的"文化史学"是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谢进东
关键词:钱穆文化史学新史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