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清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浩然作品特征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浩然作品通过"新"与"旧"的对比之表现手法,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各种政策,呈现出各种意识形态形象化、人物精神纯粹化,现实生活本质化之三大特征,展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风貌,也即作者心目中"想象的乡土",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中国农村的时代脉搏。
- 许秀清
- 关键词:形象化
- 《长恨歌》:小说与电影的叙述差异
- 2017年
- 同样是对于《长恨歌》,同样是关于上海的繁华旧梦,站在不同的叙述视角上,作家王安忆与导演关锦鹏却有着各自的诠释。王安忆将一系列琐碎的生活细节汇合成一部关于王琦瑶的记事本,她以女性的视角洞悉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女性戏剧化的人生,同时也传播了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所独有的城市文化气息;而关锦鹏则试图透过程先生的回忆录,以第三人称的男性叙述视角讲述了一个上海传奇女性的传奇人生,重新拾起发生在旧上海的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 许秀清
- 关键词:《长恨歌》小说电影
- 虚幻与真实:浩然的小说世界
- 2008年
- 浩然作品世界既有虚幻的进化论式的圆满,又有人物、事件之"真",二者共同携手营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从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农村的时代脉搏,体现了中国农民在其历史进程中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祈求。
- 许秀清
- 关键词:虚幻
- 我国社区传播的研究历程被引量:1
- 2017年
- 社区不仅是人们居住之地,也是人们获取归属感和幸福感之处。在商业经济领域、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社区传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社区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将我国已有的社区传播研究划分为酝酿阶段、开始阶段和发展阶段,并对每个时期研究进行内容分析,提出我国社区传播应加强非媒介传播因素合作研究的观点。
- 张建凤许秀清
- 关键词:归属感
- 想象的乡土和乡土的想象——浩然小说创作论
- 本篇论文是以浩然1956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喜鹊登枝》到2000年初的“口述自传”《我的人生》这45年间创作的叙事作品为主要研究文本,探讨文化语境对历史叙事的影响。论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浩然的...
- 许秀清
- 关键词:乡土意识形态乡土作家
- 文献传递
- 论主流意识形态规约下的浩然创作
- 2013年
- 自从创作伊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浩然以及浩然作品的争鸣就一直没有停止,这一事实本身,至少说明浩然及其作品,存在着某种随时代的变迁而沉淀的独特价值。浩然的出现和成长,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怎样对一个作家思想和创作的规约以及作家自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执着追随的过程。浩然创作特点的形成,是被规约而成的,逐渐被规约的浩然与现实的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 许秀清
-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规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