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玩宏
-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贵州三都地区阿仑尼格期同高组疑源类Striatotheca的两个新种被引量:1
- 1996年
- Striatotheca是地中海疑源类生物区的特征分子,该属主要分布于阿仑尼格期至兰维恩期。描述了产于贵州三都地区同高组下段(N2—N4笔石带)Striatotheca的两个新种,它们是S.granula-tasp.nov.和S.sanduensissp.nov.
- 许玩宏
- 关键词:疑源类藻类
- 贵州三都地区阿仑尼格期同高组疑源类化石及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 许玩宏
- 浙江江山奥陶系宁国组疑源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江山奥陶系宁国组的疑源类化石 ,计 16属 ,以Baltisphaeridium ,Leiosphaeridia ,Multipli cisphaeridium ,Peteiosphaeridium ,Rhopaliophora最常见。结合其它地层古生物资料 ,简要讨论这些微体化石的地层及环境意义。
- 许玩宏尹磊明郭福生彭花明
- 关键词:奥陶系微体化石古生物
- 贵州三都地区阿伦尼克期疑源类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4
- 1995年
- 本文首次报道了发现于贵州三都地区同高组下段(N1-N4笔石带)的疑源类化石,属种丰富,保存完好。它们多见于阿伦尼克期至兰维尔期,其中有些分子仅限于阿伦尼克期。根据组合中出现较多的Striatotheca,Coryphidium和Arbusculidium等,认为本区可能属地中海疑源类生物区。详细研究这些化石对认识疑源类组合与笔石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 许玩宏张忠英黄杰文张海峰
- 关键词:疑源类
-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广东省惠州市203个样本农民工及用人单位的调查被引量:6
- 2009年
-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203个样本农民工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认知及其社会保障状况。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 张敏许玩宏刘亚红魏晓慧
-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
- 华南早奥陶世阿仑尼格期疑源类的深度分布规律被引量:3
- 1996年
- Staplin首次提出疑源类分布与古环境密切相关后,疑源类的古生态、古环境意义日益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兴趣.然而,传统上认为属近岸浅水环境的疑源类特征分子常常与远岸深水环境疑源类特征分子混生现象令地质工作者迷惑不解.本文论证了我国南方阿仑尼格期疑源类的深度分带规律,并分析我国南方阿仑尼格期海水深度的变化.
- 许玩宏
- 关键词:疑源类早奥陶世古环境
- 江西信江盆地周家店组的介形类化石被引量:10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采自江西信江盆地周家店组上部的分形类化石,共计17属12种。其中有2新种。根据这些化石的总体面貌及地史分布、周家店组上部应属Mongolocypris-Ziziphocypris Rhinocypris组合,时代属早白垩世中晚期,这一结论与同位素年龄相吻合。
- 许玩宏
- 关键词:介形亚纲微体古生物学
- 基于环境安全的微电网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阐述了环境安全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我国能源利用给环境安全带来的影响。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研究了微电网技术发展,重点探讨了微电网产生背景、定义演化过程和微电网发展优势。研究指出,微电网技术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形成一个环境安全高效灵活的新系统。
- 幽建菊周道斌许玩宏
- 关键词:环境安全微电网
- 江西玉山Etagraptus approximatus笔石带疑源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首次报道发现于江西玉山 Etagraptusapproximatus笔石带的疑源类化石,计 12属 23种,其中包括 3个未定种.含量最高的 3属是 Stelliferdium、Polygonium、Micrhytridium,占总含量的77.4%,此外,Multipli-cisphaeridium、Caldariola、Baltispharidum、Pteiospaeridium也较常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仑尼格期早期疑源类组合面貌.
- 许玩宏幽建菊
- 关键词:早奥陶世笔石带疑源类化石
- 基于协同联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广东罗浮山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以及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教学、科研、应用和示范推广的需要。因此,基于协同联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必要。文章以广东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广东罗浮山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索“多方协同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基地建设模式。围绕“协同联动、合作发展”这一主线,开展多层次的协同联动与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野外实践基地建设步伐,并为省内地方高校的地学类、环境科学类和生命科学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 杨木壮方碧真许玩宏邓华格蔡砥戴学军徐国良
- 关键词: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