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林
- 作品数:21 被引量:2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 铜矿峪铜矿位于山西省垣曲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处中条三叉裂谷的交接部位,是我国华北、华南两大板块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地区。中条山铜矿集中区是我国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多种不同类型矿床...
- 许庆林
-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斑岩型铜矿矿床成因中条裂谷
- 文献传递
- 牟乳成矿带北段邓格庄金矿煌斑岩与金矿成矿关系被引量:15
- 2018年
-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大部分金矿床与煌斑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本文以胶东地区牟乳成矿带北段邓格庄金矿煌斑岩为研究目标,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邓格庄煌斑岩主要形成时代在(120±2)Ma和(153±2)Ma两个阶段,其中(120±2)Ma形成的脉岩与金矿形成时代高度吻合。在岩石化学组成上,邓格庄煌斑岩SiO_2=45.60%~49.20%,属玄武质安山岩。岩石富集Th、U、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Mg~#=50~53,δEu=0.71~0.59;岩浆源区可能为与流体交代有关的富集地幔。此外,煌斑岩与金矿脉空间上受控于同一构造体系,相伴产出,煌斑岩为金矿成矿提供热源,是金矿成矿物质的重要载体。综合认为,煌斑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寻找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 祝德成许庆林吕大炜杨仕鹏杨振毅杨庆沈晓丽
- 关键词:煌斑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
- 吉林延边闹枝金矿区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对延边闹枝金矿区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中的锆石自形程度较好,主要为长柱状,具有较为清晰的韵律环带结构,Th/U值为0.43~0.71(〉0.40),表明锆石岩浆成因;锆石定年结果显示,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30±2)Ma,MSWD=1.8);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Rb)、LREE和强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Nb、Ti、P),高Mg#值(43~52,平均为47),Na2O/K2O值为1.73~2.25,平均值为1.93(〉1.17),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火成岩相似。结合岩石Nb/Ta值(14.40~14.72)、Rb/Sr值(0.10~0.18)、Th/Nb值(0.29~1.04)、Ba/La值(17.61~23.92)等特征值,认为岩浆由壳幔混合而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斜向俯冲亚洲大陆的活动陆缘环境。
- 刘金龙孙丰月林博磊王冠许庆林奥琮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活动大陆边缘
- 一种便携式手动岩石取样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手动岩石取样机,解决了岩石取样设备在野外受电力限制不能连续工作的技术问题,该取样机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揺柄、连杆、中心转轴、大齿轮圆盘、槽盘、连接转轴、斜齿轮、钻头和钻夹,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
- 李丹丹吕大炜刘海燕许庆林
- 文献传递
- 漠河盆地二十二站组砂岩形成时代及物源区构造环境判别被引量:23
- 2017年
- 大兴安岭北部的漠河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二十二站组砂岩,其形成时代一直备受争议.首次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法测年对其形成时代作出较为精确的限定,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其物源区及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二十二站组砂岩碎屑物磨圆度较低、分选差,表现出源区相对不稳定,快速剥蚀、搬运及沉积的特征.锆石颗粒粗大,具有清晰的震荡环带,Th/U值为0.35~1.07,为典型的岩浆锆石.测年结果显示,90个测点年龄主要分布在3个群落:152~170Ma,峰值年龄约为158Ma,这一年龄区间揭示了二十二站组沉积成岩的下限为晚侏罗世;179~193Ma,峰值年龄约为190Ma;205~214Ma,峰值年龄约为210Ma.3个年龄峰值为蒙古-鄂霍茨克洋演化过程中一系列岩浆活动的地质记录,其中210Ma与190Ma峰值年龄与盆地南缘额尔古纳地块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岩浆事件相吻合,而158Ma峰值年龄则对应于盆地北缘晚侏罗世的岩浆事件.主、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揭示其物源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同时锆石定年数据显示其没有任何前中生代的碎屑物,暗示了该3期岩浆岩均形成于额尔古纳地块北缘的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并为二十二站组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碎屑物质.由此说明,二十二站组砂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造山过程中,漠河盆地南北两侧物源区快速剥蚀、快速搬运与快速沉积的环境.
- 李良孙丰月李碧乐许庆林张雅静兰理实
- 关键词:漠河盆地砂岩碎屑锆石活动大陆边缘
- 黑龙江省漠河县砂宝斯金矿床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12
- 2015年
- 成因类型与控矿条件的不确定一直是制约砂宝斯金矿床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就成矿背景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其形成于造山过程的挤压背景,而是否与伸展构造体系有关则鲜有研究.为重新确定砂宝斯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在详实的野外调研基础上,对该矿床的控矿构造、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受大型拆离断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拆离断层的次级张性断裂中.通过扫描电镜首次发现了含砷黄铁矿,与毒砂、黄铁矿共生于早阶段,指示该矿床形成于中温或中温偏高的热液环境.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为发育,以气液两相为主.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温(峰值为200~260℃)、低盐度(平均值为5.56%NaCl equiv.)、低密度(平均值为0.87g/cm3)的特征.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与CH4,属于H2O-CO2-CH4体系.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成矿早阶段黄铁矿δ34S为-1.3‰~5.6‰),也有少量地层硫.成矿流体盐度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不同流体混合是成矿物质卸载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综合研究表明,砂宝斯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属受拆离断层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地壳强烈伸展和幔源物质大规模参与地壳演化的构造背景.
- 李良孙丰月李碧乐钱烨许庆林
- 关键词:拆离断层成矿流体矿床地质
- 内蒙古赤峰市鸭鸡山钼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14
- 2010年
- 鸭鸡山钼铜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的温都尔庙—翁牛特旗褶皱带,该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鸭鸡山钼铜矿床分布受控于区域EW向深断裂,矿体产于EW向主断裂F1上盘的二长花岗岩体中,严格受东西向F1断裂和北东向断裂控制。该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石中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和黄铜矿。石英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子矿物三相和纯气相3种类型。流体盐度(w(NaCl))为2.06%~44.00%,集中在40%~44%和4%~8%;流体密度为0.85~1.25 g/cm3,集中在1.20~1.24 g/cm3和0.88~0.92 g/cm3;成矿温度为167~380℃,集中在320~360℃和200~220℃;流体盐度、密度、成矿温度在直方图上均表现为双峰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流体为高盐度、高密度和高温的岩浆流体,气相包裹体与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共存,表明该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沸腾或不混溶;成矿晚阶段为低盐度、低密度和中温的混合流体。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为274.7~368.5 MPa,用静岩压力梯度估算成矿深度为8.32~11.2 km。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成、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李碧乐张娟张晗许庆林于泽新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钼矿铜矿
- 山西中条山铜矿峪铜矿流体演化特征被引量:9
- 2013年
- 铜矿峪铜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部,主容矿围岩为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岩及变质基性火山岩。对不同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显微探针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多子晶包裹体、含石盐子晶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及纯CO2包裹体。其中早阶段以富含多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36.2℃~>550℃,盐度(w(NaCl))为49.34%~>62%)和含石盐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45.6℃~>550℃,盐度(w(NaCl))为29.72%~>62%)为主。主成矿阶段主要由含石盐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9.1℃~324.9℃,盐度(w(NaCl))为30.47%~39.75%)、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59.9℃~242.9℃,盐度(w(NaCl))为1.56%~22.31%)组成并发现少量含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9.7℃~320.5℃,盐度(w(NaCl))为8.93%~13.16%)和纯CO2包裹体(CO2均一温度为24.3℃~27.22℃)。晚成矿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6.9℃~212.3℃,盐度(w(NaCl))为1.56%~7.44%)。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HF组成,晚期为CO2、N2。包裹体中普遍存在CO2。早阶段流体应为高温高盐高氧逸度NaCl-H2O-CO2体系。主成矿阶段含气液两相包裹体与富CO2相包裹体共存,表明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或沸腾现象。成矿晚阶段低温低盐度气液两相包裹体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分析认为,铜矿峪铜矿成因类型属斑岩型。
- 王键李碧乐张晗许庆林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斑岩型铜矿
- 东昆仑沟里地区暗色包体及其寄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6
- 2014年
- 通过青海东昆仑东部沟里地区阿斯哈岩体中寄主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岩石成因及其构造属性。阿斯哈岩体中暗色包体广泛分布,包体岩性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包体具有岩浆结构,部分包体具有塑性流变特征,包体中可见寄主岩石矿物的捕掳晶和针状磷灰石,表现出岩浆混合的岩相学特征。主岩及暗色包体同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过渡岩石,主量元素在Harker图解及 Al2 O3/K2 O CaO/K2 O和 SiO2/CaO K2 O/CaO的共分母协变图上具良好的线性关系,反映两者成分的变化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两者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总体一致,显示二者密切的成因联系。两者都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K ),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 )。暗色包体具有贫硅(w(SiO2)=50.70%~53.88%)和富镁、铁、钙的地球化学特征,其 Mg#值较高(Mg#=0.52~0.59),暗示其来源于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主岩的 Rb/Sr值为0.22~0.27,接近地壳平均值,Nb/Ta值为14.5~15.2,介于地幔平均值与地壳平均值之间,表明寄主岩石岩浆具有壳源岩浆的性质并经历了幔源岩浆的混合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认为阿斯哈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早三叠世,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楔,导致其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底侵的幔源基性岩浆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与之发生混合形成本区闪长岩,而其中的暗色包体为幔源岩浆混合不彻底的产物。
- 陈广俊孙丰月李碧乐王冠钱烨许庆林刘国才
- 关键词:暗色微粒包体地球化学岩浆混合作用东昆仑造山带
- 黑龙江鹿鸣钼矿床成矿流体及演化被引量:6
- 2015年
- 黑龙江鹿鸣钼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内,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体内。根据矿石组构、蚀变类型和脉体穿插关系,将鹿鸣钼矿床自早到晚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1)钾硅化浸染状矿化阶段;2)硅化网脉状矿化阶段;3)绿泥石-碳酸盐化阶段。鹿鸣钼矿床包裹体类型复杂,盐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CH4(CO2)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共存,其中盐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33-425℃,盐度为1.6%-16.1%NaCleqv。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43-500℃,盐度为1.2%-14.1%NaCleqv。含子晶多相包裹体最终均一温度为297-449℃,盐度为38.2%-53.1%NaCleqv。含CH4(CO2)包裹体经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证实其中以CH4为主,少数含微量的CO2,均一温度为334-437℃。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34S变化范围在4.5‰-5.7‰,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氢、氧同位素分析数据投到δD-δ^18OH2O图解中,投影点落在岩浆水附近并向大气降水飘移,可以推断主成矿期的成矿介质水为岩浆水并混有少量的大气降水。鹿鸣钼矿床主成矿期压力估算为30-90MPa,推测成矿深度为3-9km。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可能为岩浆房最先分离出一个单一相的高温、中等盐度的H2O-NaCl-CH4(CO2)超临界流体,后由于减压和不同流体的混入导致流体沸腾发生不混溶并捕获形成多种类型包裹体。随着成矿流体不断演化,成矿温度逐步降低,金属矿物也不断沉淀成矿。通过对鹿鸣钼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知,与成矿有关的流体不是单一的岩浆分异的结果,也有大规模其他流体的混入,矿区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也为钼成矿提供了条件。
- 王琳琳孙丰月徐九华王可勇王力许庆林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成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