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许丽萍

许丽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早产
  • 8篇早产儿
  • 8篇产儿
  • 5篇膜炎
  • 4篇新生儿
  • 4篇羊膜
  • 4篇羊膜炎
  • 4篇早产儿脑损伤
  • 4篇绒毛
  • 4篇绒毛膜
  • 4篇绒毛膜羊膜炎
  • 4篇脑损伤
  • 4篇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动脉
  • 2篇婴儿
  • 2篇预治疗
  • 2篇评分
  • 2篇极低出生体重

机构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漳州卫生职业...

作者

  • 17篇许丽萍
  • 6篇林丽聪
  • 6篇杨鸿
  • 6篇朱少波
  • 6篇黄仲玲
  • 5篇翁开枝
  • 5篇张浩
  • 4篇郑丽玲
  • 3篇周艺华
  • 3篇黄小玲
  • 2篇任榕娜
  • 2篇陈雯雯
  • 1篇朱玲
  • 1篇杨惠聪
  • 1篇叶家华
  • 1篇梅序桥
  • 1篇谢扑松
  • 1篇何金水
  • 1篇林小丹
  • 1篇林宁

传媒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绒毛膜羊膜炎是早产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早产儿脑损伤关系密切。早产和围生期感染共同作用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炎性细胞因子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手段。防治围生期感染,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防治早产儿脑损伤的关键。抗炎性细胞因子药物有望在干预早产儿脑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许丽萍任榕娜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脑损伤早产儿
新生儿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儿 男,7d,因气促1d收入院。G2P2孕40周顺产,Apgar评分:9分/1min、10分/5min、10分/10min;羊水清,出生体重3.2kg,胎盘无异常,生后混合喂养,进食多,奶约700ml/d左右,尿量多,约500mL/d左右。大便正常。1d来气促,伴发热,体温38.0℃,无咳嗽、呕吐、腹泻等。
许丽萍黄仲玲杨鸿翁开枝郑丽玲张浩
关键词:新生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APGAR评分出生体重气促
晚期早产儿718例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718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出生后并发症,为临床合理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4~36+6周的718例晚期早产儿(观察组)早产原因,并随机选取78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见并发症。结果晚期早产儿占该科早产儿总数的59.00%,其中双胎妊娠、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异常、感染、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贫血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因素;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最高(35.65%),其次为呼吸困难(16.30%)、败血症(13.23%)、低血糖(9.33%)、脑损伤和颅内出血(6.82%)、贫血(4.60%)、喂养困难(3.48%)、低体温(2.37%),均较足月儿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感染、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贫血是晚期早产儿早产主要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系统疾病、败血症、低血糖等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及时处理,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产质量。
黄小玲许丽萍张浩林丽聪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分娩并发症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尿路造口护理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尿路造口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护理实习结束时,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操作技能考试、自我教学效果评分、实操中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比较两组间教学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在理论知识成绩[(90.8±2.5)分vs.(80.4±5.5)分]、实践测试成绩[(88.5±4.5)分vs.(80.2±2.5)分]、自评教学效果评分[(95.1±2.5)分vs.(85.5±5.1)分]、实际操作中患者的满意度[(92.1±3.3)分vs.(80.2±6.0)分]及满意率[100%vs.90.3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尿路造口的护理带教,不但使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而且教学满意度也取得理想的结果,在实际护理实践中获得患者更加满意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严晓莉林宁江平林小丹朱素云吴燕萍许丽萍
关键词:护理带教患者满意度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临床表现、复律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情况。方法:对我院在2012-2016年NICU住院的该病患儿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足月儿多见,早产儿2例,诱因不太明确,多数无合并严重心脏病;多数为面色苍白、烦躁、拒乳、气促,3例合并心衰;多数经心律平复律成功,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为良性过程,起病突发;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林丽聪许丽萍张浩
关键词: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刺激迷走神经普罗帕酮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诊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在早产儿非常常见,若未及时诊断与处理,常可诱发和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的发生和发展。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PDA发生率就越高,早期诊断及评价导管开放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首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但效果常受到设备及操作者经验的限制。
何金水朱少波谢扑松黄仲玲杨鸿许丽萍郑丽玲叶家华杨惠聪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脑利钠肽N末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绒毛膜羊膜炎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28~34周)共88例。根据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病例组(41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的病例生后定期行头颅B超检查,生后3~7 d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且于纠正胎龄40周时行颅脑MRI检查,比较两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PVL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PVL的发生率为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VH-IVH的发生率分别为27%和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可使早产儿PVL的发生率增加,而对PVH-IVH的影响不大。
许丽萍任榕娜朱少波庄红梅黄仲玲杨鸿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脑损伤早产儿
180例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分析及干预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探讨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否应进行早期临床干预。方法将180例早产儿按胎龄(GA)分成小胎龄组和大胎龄组,正常足月儿组90例,测定3组生后第7天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将诊断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8μg/(kg·d)治疗,生后第21天复查FT3、FT4、TSH,对比两组FT3、FT4、TSH的值,并评价黄疸、喂养、体重增长、神经系统发育指标等。结果FT3、FT4和TSH值小胎龄组分别为(2.8±0.2)pmol/L、(14.2±0.4)pmol/L和(4.5±0.4)mU/L,大胎龄组分别为(3.8±0.4)pmol/L、(18.5±0.4)pmol/L和(4.1±0.4)m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后第21天的FT3、FT4值比生后7d均有回升,分别为(3.4±0.3)pmol/L、(7.7±0.3)pmol/L。治疗组体重增加较快,达全胃肠喂养、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神经系统发育指标较好。结论早产儿存在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胎龄越小,功能越低。早期干预治疗有利于原发病的康复及预防脑损害。
许丽萍翁开枝林丽聪朱少波周艺华
关键词: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干预治疗
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BIP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出生且立即入住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早产儿151例。采用颅脑B超和MRI检查诊断早产儿的BIPI(包括出血性脑损伤、缺血性脑损伤)发生情况,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产儿发生出血性脑损伤、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151例早产儿中,共发生BIPI 61例(40.4%),其中出血性脑损伤47例(31.1%),缺血性脑损伤33例(21.8%),出血性合并缺血性脑损伤19例(12.6%)。不同胎龄,产妇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HCA),新生儿期是否发生脓毒症、低氧窒息、代谢性酸中毒、进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及是否多胎,产妇是否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感染、使用地塞米松,新生儿期是否发生低血糖、高碳酸血症、低碳酸血症、合并肺部并发症早产儿的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是否发生HCA,新生儿期是否发生脓毒症、低氧窒息、进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及是否多胎,产妇是否发生GDM、妊娠期高血压、孕期感染、使用地塞米松,新生儿期是否发生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低碳酸血症、合并肺部并发症早产儿的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产妇是否发生HCA,新生儿期是否发生脓毒症、低氧窒息、代谢性酸中毒是早产儿发生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产妇是否发生HCA,新生儿期是否发生脓毒症、低氧窒息是早产儿发生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因素(P
方小红许丽萍林丽聪陈雯雯张浩黄小玲
关键词:脑损伤
绒毛膜羊膜炎对小孕周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对小孕周早产儿脑损伤(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到2010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小孕周(28周-34周)早产儿共88例。根据孕母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
许丽萍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脑损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