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丰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硬化
  • 3篇胸腔
  • 3篇胸腔置管
  • 3篇乙酰谷酰胺
  • 3篇注射
  • 3篇脑病
  • 3篇结核
  • 3篇结核性
  • 3篇肝性
  • 3篇肝性脑病
  • 2篇胸膜
  • 2篇胸膜炎
  • 2篇胸腔内
  • 2篇乙肝
  • 2篇乙肝肝硬化
  • 2篇异烟肼
  • 2篇碳酸氢钠
  • 2篇鸟氨酸
  • 2篇尿激酶
  • 2篇腔内

机构

  • 10篇潜江市中心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许丰
  • 1篇刘义文
  • 1篇赵鹏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临床诊断的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组(A组,n=24例)和纳洛酮组(B组,n=24例),A组给予纳洛酮0.4mg静脉推注,间隔4h1次和门冬氨酸鸟氨酸10g静脉滴注,每日2次;B组给予纳洛酮0.4mg静脉推注,间隔4h1次,疗程皆为7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d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d后,A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血氨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及治疗前、后血氨浓度降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比单用纳洛酮具有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许丰
关键词: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肝性脑病肝硬化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EV71 HFMD的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EV71 HFMD的疗效及对PCT、IL-6、CRP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重症EV71HFM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滴加对症处理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滴。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CT、IL-6、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EV71HFMD患者在利巴韦林静滴加对症处理的基础治疗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在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提高显效率上效果显著,使IL-6、CRP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许丰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喜炎平HFMD
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NH3、IL-6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NH3、IL-6的影响。方法80例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纳洛酮1.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谷酰胺0.6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皆为5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苏醒时间、NH3、IL-6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苏醒时间、NH3、IL-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纳洛酮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许丰
关键词:乙酰谷酰胺纳洛酮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
胸腔内注射利福平、碳酸氢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利福平、碳酸氢钠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两组均给予微创胸腔置管引流、常规抗结核、口服泼尼松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胸腔内注射利福平、碳酸氢钠;对照组在胸腔内注射碳酸氢钠。比较两组患者胸闷症状消失时间、胸水消失时间、FEV_1、胸腔积液中IL-6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胸闷症状消失时间、胸水消失时间、FEV_1、胸腔积液中IL-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胸腔置管引流、常规抗结核、口服泼尼松的基础治疗上,胸腔内注射利福平、碳酸氢钠在缩短胸闷症状消失时间、缩短胸水消失时间、FEV_1、胸腔积液中IL-6上均比胸腔内注射碳酸氢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许丰
关键词:胸腔置管结核性胸膜炎利福平碳酸氢钠
一种使用便携的肝硬化腹水抽吸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肝硬化腹水抽吸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使用便携的肝硬化腹水抽吸器,该使用便携的肝硬化腹水抽吸器,包括吸液管,吸液管杆身的右侧贯通连接有穿刺针,吸液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空心活塞,吸液管管身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
许丰
文献传递
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临床诊断的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肝性脑病的一般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乙酰谷酰胺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和门冬氨酸鸟氨酸10g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乙酰谷酰胺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皆为10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d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氨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两组血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氨浓度降低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比单用乙酰谷酰胺具有更好疗效。
许丰
关键词:乙酰谷酰胺门冬氨酸鸟氨酸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
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治疗结核性脓胸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n=24例)和对照组(B组,n=24例)。两组均给予胸腔置管引流、常规抗结核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对照组在胸腔内注射碳酸氢钠。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治疗后胸膜厚度、FEV1/FVC%、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组患者总有效率、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治疗后胸膜厚度、FEV1/FVC%、患者的复发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脓胸患者在胸腔置管引流、常规抗结核的基础治疗上,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在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减少胸膜厚度、FEV1/FVC%、患者的复发率上均比胸腔内注射碳酸氢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许丰
关键词:胸腔置管引流结核性脓胸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
乙酰谷酰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乙酰谷酰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均不同程度恢复。研究组治愈35例(87.5%),有效4例(10.0%),总有效39例(97.5%);对照组治愈30例(75.0%),有效4例(10.0%),总有效34例(85.O%)。研究组在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酒后清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消失时间[研究组分别为(1.3±0.1)、(4.8±0.6)h;对照组分别为(4.2±0.8)、(10.3±1.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恢复时间,在临床急救中值得推广使用。
许丰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乙酰谷酰胺醒脑静注射液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常规抗结核联合微创胸腔置管引流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用力肺活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8.5±2.3)、(12.3±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6±4.3)、(18.8±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于微创胸腔置管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显著,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减少胸膜厚度。
许丰赵鹏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异烟肼地塞米松
uPAR及PTE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原激活剂受体(uPAR)及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46例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uPAR及PTEN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病理特征及侵袭性的关系。结果:HCC中uPA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PTE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P<0.05,r=-0.44)。uPAR及PTEN的表达与Edmondson分级和肿瘤的侵袭性有关(P<0.05),PTEN的表达还与门脉是否有癌栓及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肝硬变程度、肝癌组织类型、AFP、HBsAg、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uPAR及PTEN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癌侵纤溶酶袭性强弱。
许丰刘义文
关键词:UPARPTEN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