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志农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立克次体
  • 4篇酶链反应
  • 4篇聚合酶
  • 4篇聚合酶链反应
  • 4篇合酶
  • 3篇蛋白
  • 3篇恙虫病
  • 3篇恙虫热
  • 3篇细胞
  • 3篇立克次氏体
  • 3篇斑点热
  • 3篇斑点热群
  • 3篇虫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伤寒
  • 2篇恙虫病立克次...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DNA
  • 2篇基因

机构

  • 19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免疫学教研室
  • 1篇广州军区军事...

作者

  • 20篇詹志农
  • 10篇林英姿
  • 9篇李文广
  • 8篇王华民
  • 7篇林碧瑚
  • 7篇王英
  • 6篇孙晓娟
  • 4篇陈锦龙
  • 2篇饶朗毓
  • 2篇李孟森
  • 2篇周升
  • 2篇周贞鉴
  • 2篇徐建平
  • 2篇郭虹
  • 1篇刘新华
  • 1篇屠红
  • 1篇田晓东
  • 1篇周世明
  • 1篇李刚
  • 1篇邬强

传媒

  • 1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国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保存和保管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实验室常用菌(毒)种的保存方法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根据细菌的特性及营养要求,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经生物学鉴定合格的菌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保存,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制定菌(毒)种安全管理制度。结果:不同的方法保存菌(毒)种,保存时间不一样。结论:实验室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保存法,指定专人保管菌(毒)种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菌(毒)种质量和安全。
王英李文广周贞鉴詹志农
关键词:细菌实验室
恙虫病东方体海南Karp株47kD-22kD融合抗原蛋白诊断价值的研究
牛莉娜邬强詹志农王永霞饶朗毓王英
该课题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47和Sta22基因抗原表位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之后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法克隆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47基因扩增得到有信号肽、无信号肽两段基因和Sta22基...
关键词:
关键词:恙虫病基因表达流行病学
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阐明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存在及其分布。方法:①恙虫病立克次体血清学调查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②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用小鼠接种法和L929细胞培养法,恙虫病立克次体鉴定用特异性抗体mIFA。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NPCR)技术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④DNA序列。结果:①35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10/35(28.57%)份血清呈IgG抗体阳性反应(滴度≥1:80)。收集自海南岛的东、西、南、北、中部地区的561份人群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3.55%(76/561)。其中东部地区阳性率为8.69%(10/115),南部为7.22%(7/97),西部为28.83%(32/111),北部为11.76%(12/102),中部为11.03%(15/136)。②小白鼠接种分离法从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L929细胞培养法从20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③应用PCR技术从9例疑似立克次体感染患者血液中检出4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用NPCR法从17组野鼠脾脏标本中检出3组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④DNA序列已经分析清楚。结论:海南岛确有恙虫病存在,该岛的中、西部感染率较高,南、北部较低。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序列已分析清楚。
林碧瑚詹志农王华民林英姿孙晓娟李文广
关键词:DNA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L929细胞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方法:应用L929细胞培养法分离立克次体,并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从20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12株立克次体,鉴定结果,3株为恙虫病立克次体,2株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7株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论:应用L929细胞培养法可以直接从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
林碧瑚孙晓娟李文广林英姿詹志农
关键词:斑点热群
应用L_(929)细胞从患者血液分离立克次体被引量:12
1994年
作者收集临床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20份,应用L929细胞分离立克次体,用mIF法鉴定出恙虫病立克次体3株,斑疹伤寒立克次体2株,斑点热立克次体7株。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的细胞悬液用PCR技术均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在国内首次应用细胞培养方法从患者血液直接分离立克次体成功。
林碧瑚孙晓娟李文广林英姿詹志农
关键词: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及DNA序列测定
2004年
目的:检测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恙虫病立克次体DNA。方法:用NPCR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取其DNA提取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片段为立克次体DNA片段。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用NPCR法检出13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占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33.3%。结论:NPCR法可以快速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可用于恙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詹志农王华民陶启健 Yu Xue-jie 林碧瑚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序列发热
应用rDNA ITS测序检测海南岛条件致病性真菌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引物建立一种较为敏感、特异检测和鉴定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方法,为进一步鉴定不同真菌的种、型的亲缘关系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用常规的真菌检验方法对76份口腔标本做初步鉴定,采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可疑真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ITS-PCR扩增出种特异的DNA条带,检测菌株76株,DNA测序鉴定出白假丝酵母菌53株(69.7%),其他真菌23株(30.3%)。结论:采用ITS引物测序法,可准确地检测出不同种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并为进一步鉴定菌株的变异性,发现亚种提供基础。
王华民Hong Guo王英陈锦龙詹志农林英姿
关键词:真菌内转录间隔区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PCR技术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DNA
1999年
作者对不明热患者血液,立克次体细胞培养物,疫区的微小牛蜱,野鼠脾脏等标本,应用Rr.190.70p和Rr.190.602n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DNA。检测结果1.20份不明热患者或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检出阳性结果的有7份(7/20阳性)。2.27份不明热患者或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标本的细胞分离培养物,检出阳性结果的有14份(14/27阳性)。3.7组微小牛蜱有2组检出阳性结果(2/7阳性)。4.47组野鼠脾脏8组检出阳性(8/47阳性)。
詹志农李文广李文广林碧瑚田晓东田晓东
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聚合酶链反应
海南省HB VPre-C区变异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应用快速检测HBVPre-C基因突变方法对112例乙肝病人及无症状HBV携带者(男61例,女51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93例HBVDNA阳性患者中有13例有突变感染或与野生株合并感染(14.0%),总的突变率偏低。突变感染率中,女性高于男性(P<0.05)。年龄较大者突变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突变率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无关。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的突变检出率分别是18.5%(5/27)及12.1%(8/66)。
王华民屠红李平洋詹志农周世明闻玉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基因突变
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贯穿病例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2008年
王华民林英姿詹志农饶朗毓陈锦龙王英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