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见浪護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冈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电量
  • 2篇电量预测
  • 2篇遗传算法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神经网络算法
  • 2篇自跟踪
  • 2篇网络
  • 2篇网络算法
  • 2篇机器人
  • 2篇光伏
  • 2篇发电
  • 2篇发电量
  • 2篇发电量预测
  • 2篇发电系统
  • 2篇电系统
  • 1篇导航方法
  • 1篇移动机器人
  • 1篇移动机器人视...
  • 1篇视觉识别

机构

  • 3篇冈山大学
  • 2篇福井大学
  • 2篇北京信息科技...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北京七星华创...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5篇见浪護
  • 2篇黄玉美
  • 2篇徐小力
  • 2篇高峰
  • 2篇刘秋爽
  • 1篇章亚男
  • 1篇刘鸿雁
  • 1篇李艳
  • 1篇宋薇
  • 1篇刘勖

传媒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OpenGL的仿人机器人步行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已有的仿真建模中,为了减少复杂性,大多将人足模型简化为点或圆弧,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在C++Builder 6.0环境下利用"Open GL"图形库建立了3D仿人型机器人双足步行仿真系统,用多关节串联机构模拟足部,实现包括由前脚掌支撑、足部转动的多种步态方式,并分析步行中各种步态间的转换,根据机器人脚跟、脚尖与地面接触状态的变化动态切换不同的步态方式,符合人足步行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机器人步行的灵活性与拟人性。该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位置反馈与正弦驱动相结合的行走控制方法,通过对人足模型的多关节动力学建模,有效地实现了机器人的稳定步行仿真,并实现了步行过程中的实时步态调整。
宋薇章亚男见浪護刘勖
关键词:仿人机器人OPENGL
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加入天气预报信息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发电量预测算法。首先结合历史发电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发电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加入天气预报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针对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基于梯度下降的BP算法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训练难收敛等问题,通过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改进了神经网络。该算法通过将变异环节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隔代进化找到局部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能有效避免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早熟收敛问题。
徐小力刘秋爽见浪護
关键词:发电量预测
基于遗传算法的农业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方法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保证田间作业的农业移动机器人能够对作物行进行自动识别,并且对干扰环境具有一定的鲁棒性,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面-带模型匹配视觉辨识方法直接对未经任何预处理的田间作物图像进行识别。通过人工图像和实际图像扫描,论证了该方法对作物行间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对于包括干扰物等环境噪声的鲁棒性。经实际田间作物图像辨识,验证了该方法在实时控制中的有效性。
高峰李艳见浪護黄玉美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视觉识别遗传算法
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研究
针对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加入天气预报信息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发电量预测方法。首先结合历史发电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发电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加入天气预报的神经网...
徐小力刘秋爽见浪護
关键词:发电量预测
文献传递
基于目标模型的遗传算法在走廊辨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保证移动机器人能够沿着走廊自动行走并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工作环境的辨识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控制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模型的模型匹配的走廊辨识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对未处理的灰度图像中的走廊影像进行匹配,从而使移动机器人自动地适应复杂环境,实现了模型对灯光条件变化以及包括干扰物等环境噪声的鲁棒性,并经实际走廊图像试验验证了辨识效果.
高峰黄玉美刘鸿雁见浪護
关键词:遗传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