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德超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软骨
  • 2篇知识
  • 2篇质粒
  • 2篇软骨素
  • 2篇生物学
  • 2篇纤维环
  • 2篇硫酸软骨素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治疗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艾滋病
  • 2篇艾滋病相关
  • 2篇GDF-5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型胶原
  • 1篇软骨细胞

机构

  • 8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袁德超
  • 5篇陈竹
  • 5篇冯刚
  • 4篇刘康
  • 4篇向小聪
  • 2篇周玉兰
  • 2篇王维贵
  • 1篇冯翱
  • 1篇潘池梅
  • 1篇陈卫
  • 1篇林丽
  • 1篇温情
  • 1篇李金凤
  • 1篇吉渝南
  • 1篇李娜
  • 1篇王庭厅
  • 1篇王霖
  • 1篇杨蜜
  • 1篇裴金强
  • 1篇兰浩

传媒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如何更接近于天然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组织工程椎间盘为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组织工程纤维环是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关键之一。目的:从纤维环结构特点、材料支架、种子细胞3方面,归纳总结组织工程纤维环的研究进展。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万方数据库,限定时间为2000至2015年,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种子细胞,支架材料,构建"和"tissue engineering,intervertebral disc,annulus fibrosus,seed cell,scaffold,construction"。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保留48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早期的组织工程纤维环的研究仅侧重于支架上的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目前的组织工程纤维环可以在细胞功能、组织结构和力学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于天然纤维环,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目前的材料和技术,要构建完全类似于天然纤维环的组织工程纤维环仍具有一定的难度,支架材料、培养条件、种子细胞的获取等诸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构建策略主要集中在单相的纤维环支架上,双相纤维环及完整椎间盘支架将是研究的趋势。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技术为组织工程纤维环提供了广阔的种子细胞来源。
袁德超陈竹冯大雄冯刚
关键词:种子细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水煎山楂液对小肠平滑肌影响机制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水煎山楂液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使用一定浓度水煎山楂液分别与Ach、阿托品和维拉帕米、CaCl2的联合作用下,观察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水煎山楂液使M受体抑制和兴奋状态下的平滑肌收缩幅度增加,不能使钙离子通道抑制状态的平滑肌收缩幅度增加。结论:水煎山楂液对小肠平滑肌影响机制主要与激动M受体有关。
袁德超周玉兰冯翱陈卫林丽
关键词:ACH维拉帕米阿托品CACL2
BMG/PBST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的体外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succi—nate-co-terephthalate),PBST]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的构建。方法PBST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备成薄膜,检测其吸水率、孔隙率。取兔纤维环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通过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鉴定后的细胞种植到PBST薄膜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以BMG作为外纤维环支架,以PBST纺丝作为内纤维环支架,构建新型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将细胞种植到双相支架上,体外培养3、7、21d后,分析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的生物学特性及力学性能。结果PBST纺丝薄膜的孔隙率为61.83%±7.33%,吸水率为297.34%±57.13%。纤维环细胞经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呈阳性,表现出纤维环细胞的特征。经鉴定后的细胞种植在薄膜支架上培养3、7d后,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薄膜支架上黏附并增殖;将纤维环细胞接种到BMG/PBST双相支架上,培养3、7、21d后,HE染色显示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渗透到薄膜支架内部;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表明细胞在支架上分泌出大量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等纤维环细胞特有的细胞外基质。种植细胞后的双相支架体外培养21d后,支架的弹性模量[(17.56±1.47)MPa]明显较无细胞的双相支架的弹性模量[(14.83±1.02)MPa]增加。结论初步构建的BMG/PBST双相组织工程纤维环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构建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奠定了基础。
袁德超陈竹向小聪刘康冯刚
关键词:明胶
南充市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工厂员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充市工厂员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南充市工厂员工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64.9%,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0.7%,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7.9%,初中文化程度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9.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49.6%。结论工厂员工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需对工厂员工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在工厂员工中流行。
袁德超杨蜜王维贵李娜王庭厅孟彦虎黄鑫周玉兰吉渝南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
携载GDF-5质粒的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微球在骨关节炎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研究尝试利用壳聚糖、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为载体,制备一种携载GDF-5质粒的纳米微球用于骨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方法 55℃下按不同比例混合壳聚糖、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和GDF...
陈竹邓尚袁德超向小聪刘康冯刚
关键词:骨关节炎基因治疗
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对南充市6所中学共1 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南充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6.4%,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书报、杂志(81.0%),对艾滋病流行趋势知晓率为36.1%,在危险性行为态度方面,男生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1.9%,女生的为67.6%。结论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专业人士宣传艾滋病知识力度不够,在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性行为观念方面男女生存在统计学差异。
曾予晗袁德超李金凤温情裴金强王维贵兰浩王霖潘池梅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中学生
携载GDF-5质粒的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微球在骨关节炎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10-20%的人均受该疾病的困扰.本研究尝试利用壳聚糖、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为载体,制备一种携载GDF-5质粒的纳米微球用于骨关节炎的基因治疗.
陈竹邓尚袁德超向小聪刘康冯刚
关键词:骨关节炎基因治疗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
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初步探索
(引言)对于晚期的椎间盘退行性变,无论是细胞移植治疗还是基因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阶段,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
陈竹袁德超向小聪刘康冯刚
Ⅱ型胶原酶消化时间对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兔肋软骨细胞的最佳消化时间。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肋软骨组织,采用0.2%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4、8、12、16、20h,对应为A、B、C、D、E组,获取细胞后进行培养。通过比较5组P2代软骨细胞在形态、增殖速度、细胞内基质分泌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消化时间。结果 C、D、E组获取的原代软骨细胞数量比A、B组多;C、D组P2代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强于其他3组;C、D组P2代细胞内基质分泌情况最佳。结论Ⅱ型胶原酶最佳消化时间为12-16h,获取的原代软骨细胞数量多,活性率较高,增殖能力强,P2代软骨细胞表型良好。
袁德超陈竹邓尚冯刚
关键词:胶原酶类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培养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