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
- 作品数:113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静脉输液留置针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用输液器材,具体涉及一种静脉输液留置针,包括软质留置管、与软质留置管相通的输液连接管和位于软质留置管末端空腔内的橡胶堵头,软质留置管前端管壁上距离前端端口1mm~5mm处设有液体侧出孔,多个液体侧出孔...
- 戴明德蔡萍陈伟王新王庆何昆高
- 文献传递
- 普美显动脉期乏血供及肝胆期低信号病灶诊断思路
- 李晓明蔡萍
- CT扫描用半卧位支撑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扫描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CT扫描用支撑架;包括有背部支撑垫,泡沫斜面支撑块和扇形伸展气囊,所述的背部支撑垫底部与泡沫斜面支撑块的一条底部棱边相铰接,所述的扇形伸展气囊两端分别固定在背部支撑垫和泡沫斜...
- 戴明德陈家飞周代全陈伟蔡萍黎川黄学全唐学松程良骏林丰
- 文献传递
- X线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活检系统在乳腺钙化病变中的应用体会
- 目的总结X线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活检技术在乳腺微小钙化灶切取活检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在X线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引导下采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活检系统行乳腺...
- 蔡萍季兵赵乐岊胡芝敏王健
- 文献传递
- 12例局灶性肿块形肺炎的CT表现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分析局灶性肿块形肺炎的CT特点,以便与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肿块形肺炎的CT与X线检查资料。结果:12例肿块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为:①病灶全周模糊(除胸膜限制处光滑外),或有多数较柔软的毛刺均匀地分布于灶周;②肿块周围有小薄片影而无引向胸膜的线条影;③伴分叶、肺门淋巴结肿大不能完全除外肺炎,均须正规抗炎治疗3周~4周。结论:仔细分析病灶与肺交界面的CT表现。
- 蔡萍卓丽华李妍瑜
- 关键词:CT
- 结核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 2006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结核性关节炎的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结核性关节炎18例的MRI扫描特征。结果:出现骨髓信号异常12例(66.7%),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皮质破坏14例(77.8%)。根据病变部位,将结核性滑膜炎分为关节滑膜炎、滑囊炎或腱鞘炎,其中周围软组织蜂窝织炎44.4%,软组织有脓肿形成50.0%。结论:结核性关节炎MRI扫描常见骨髓信号异常、滑膜炎和软组织改变等特征。
- 陆明黎海涛陈伟蔡萍王健谢兵文亚名王新赖力
- 关键词:结核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
- 腰骶椎隐性脊柱裂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骶椎隐性脊柱裂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2 341例经临床证实女性不孕症患者,其中伴发隐性脊柱裂者1 242例,年龄(32±9)岁,并将伴发隐性脊柱裂的患者按照原、继发不孕分为两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超声卵泡监测、激素检查、抗体检测及临床病史差异。另外选取439例经临床证实女性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排除隐性脊柱裂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2 341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伴发隐性脊柱裂的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大约53.06%,其中原发不孕占29.01%,继发不孕占24.05%。原发不孕多表现为缺乏优势卵泡(527例)、畸形子宫(78例)、激素水平异常(676例)、抗精子抗体和抗卵巢抗体阳性(590例)、月经异常(323例)和妇科内分泌疾病(679例)(P<0.05);而输卵管梗阻(529例)、子宫炎性改变(305例)、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314例)、有异常妊娠史(43例)和避孕史(451例)多见于继发不孕者(P<0.05)。结论腰骶椎隐性脊柱裂可能是导致女性不孕症发生或易感性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 张笑春屈清华季冰黎海涛陈伟蔡萍王健
- 关键词:隐性脊柱裂不孕症女性病因
- CT扫描与3D后处理图像测量脊椎弯曲度的方法
- 本发明CT扫描与3D后处理图像测量脊椎弯曲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CT扫描和CT自带的3D后处理软件,在脊椎的三维立体图像上或在脊椎相对应的矢状面、冠状面、正切横断面上分别测量出椎体与标准竖直线的平行线的夹角,可简单准确地测...
- 戴明德王健陈伟蔡萍黎川周代全李中会李莲魏宇陈春生陈丽陈莉
- 文献传递
- 脾脏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被引量:3
- 2002年
- 蔡萍丁仕义
- 关键词:CT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 单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外胆管胰腺段活体形态学观察
- 2005年
- 目的 利用单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肝外胆管胰腺段进行活体形态学观察。方法 顺贯抽取 2 41例上腹部单排螺旋CT增强的病例 ,男性 172例 ,女性 69例 ,年龄 16~ 81岁 ,对住院病例 (3 3例 )追踪术后病理结果。按病种分为 4组 ,分别观察肝外胆管的形态、大小、肝外胆管胰上段、胰头段及钩突段位置、长度。结果 正常及无胆胰疾病的人肝外胆管普通CT显示率较低 ,增强扫描后显示率明显提高。随年龄增加 ,显示率亦增加。肝外胆管胰腺段的形态多呈圆形 ,钩突段变扁 ,大多位于门静脉的右前方 ,长度 8~ 3 2mm(平均 11 9mm) ,管径 1~ 4mm(平均 1 6mm)。胆胰疾病组病人管径 5mm以上者占 5 0 %以上。结论 活体肝外胆管胰腺段正常值的上限应定为 4mm。
- 巫北海邹军辉黄学全蔡萍薛跃辉王健牟玮周代全
- 关键词:活体形态学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