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春

作品数:67 被引量:1,022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9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1篇教育
  • 13篇教师
  • 10篇教育学
  • 7篇教学
  • 6篇教师教育
  • 5篇师专
  • 5篇教师专业
  • 5篇教师专业发展
  • 4篇道德
  • 4篇学科
  • 4篇现象学
  • 4篇教育公正
  • 4篇分配正义
  • 3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 3篇信念
  • 3篇育人
  • 3篇知识
  • 3篇秩序
  • 3篇体育

机构

  • 58篇首都师范大学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内江师范学院
  • 6篇中央教育科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67篇蔡春
  • 8篇卓进
  • 7篇易凌云
  • 5篇扈中平
  • 3篇朱晓宏
  • 2篇刘文龙
  • 2篇李孔珍
  • 2篇孟繁华
  • 2篇张景斌
  • 2篇王寰安
  • 2篇方海光
  • 2篇高洁
  • 1篇李海霞
  • 1篇田汉族
  • 1篇劳凯声
  • 1篇李永鑫
  • 1篇顾建民
  • 1篇刘庆昌
  • 1篇姚金菊
  • 1篇卢晓中

传媒

  • 9篇教育研究
  • 3篇教育理论与实...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教育学报
  • 2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德育
  • 1篇高教探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小学课程的美育实施路径被引量:27
2015年
美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美育蕴含着重大的价值:发展人的感性和个性,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传承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美育的多学科属性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导致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这直接影响了美育的实施。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有:依据美育的内在规定性建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美育目标;合理规划并多维度开发美育课程;推行有效的学校美育特色专项评价。
李静蔡春
关键词:美育中小学课程
论教师的“教育学意向”被引量:2
2008年
"教育学"的处境一直不理想。在形式上,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原理)》没有受到职前教师的重视;在实质上,《教育学(原理)》对于帮助职前教师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要真正发挥"教育学"的作用,使"教育学"有尊严。首先,必须确立《教育学(原理)》是专业课而非专业基础课的观念;其次,"教育学"教学要追求深刻地理解教育学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形塑个人教育信念和"教育学意向"。"教育学意向"是以"教育学意蕴"为内容的"意向性",是指向"孩子及其积极的生长",并使发生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际遇、关系更富有"教育学意蕴",成为一种"教育学关系"的"意向性"。
蔡春
关键词:教育学专业课教育信念
“叙述”“故事”何以称得上“研究”——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被引量:34
2008年
叙事即"叙述""故事",但"叙述""故事"就可以称得上"研究"了吗?叙事研究备受人们关注,是因其所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功效,而不是其"研究"价值与意义,那么,叙事研究之于"研究"的价值到底如何?教育为什么需要叙事研究?本文立足于回到"研究"本身,从"研究"、"叙述"、"故事"三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气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加深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理解。
蔡春
关键词:叙事研究教育理论生活史教育学意蕴
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教育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从复杂性思想、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把教育世界还原到教育中的事件与关系,使教育中的关系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教育研究应关注教育中的关系:就教育活动本身而言,应关注教育场域;就教育研究者而言,应持一种介入的态度;就教育学科而言,应努力跨越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穿梭。
蔡春扈中平
关键词:教育场域
论U-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文化冲突被引量:15
2018年
U-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文化冲突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术文化与工作文化的冲突、批判文化与权威文化的冲突、书写文化与口语文化的冲突、合作文化与独立文化的冲突。客观承认两者文化冲突的基础上,各取所长,共同理解,当为U-S共同体文化融合并创生的可行之路。
卓进蔡春
关键词:教师教育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文化冲突
现象学精神及其教育学意蕴
学精神是那种将现象学运动各成员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是现象学的灵魂。注重现象学精神的现象学是那种真切地、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以现象学方式去行动、那种牵引着我们去“做”现象学的现象学。作为“做”哲学的方式,现象学就是哲学本身,而不...
蔡春
关键词:现象学教育学
论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被引量:35
2006年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反思与学习。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促成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彰显、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个人知识的管理、一种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亦是一种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这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获得了其基本的现实性。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以质朴、简单、直接的语言及描述性语言呈现生活世界,要求教师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通过生活体验写作,中小学教师将成为一个敏行的教育学实践者。
蔡春易凌云
关键词:现象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叙事:立场与逻辑被引量:1
2009年
反思与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教师叙事以其兼具反思功能与研究功能(加上解放功能等)而备受中小学教师们的青睐,并在相当地程度上成功地改变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与质量。
蔡春
关键词:教师叙事逻辑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
教育人学论纲被引量:80
2003年
人学不应被理解为哲学的一种形态或一个分支,而应被理解为以一种自觉的方式表达人文世界观的方法论和信念。我们正是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去透视与把握教育人学世界观的树立:其一为人的存在与教育,其二为教育与人的生成。进而,从教育人学世界观的角度反观“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及其要求。
扈中平蔡春
关键词:教育人学自我意识教育观念社会实践活动
也论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被引量:5
2010年
教学过程特殊认识说试图以通过与科学认识论比较的方式揭示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的特征,但却因无法把握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内涵实质而被其他理解所批判与超越。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交往媒介是知识,因此,特殊认识说始终是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视域。但知识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目标,智慧等广义认识论视域中处于意识层面的教学成果才是教学过程的目标。实现意识品质养成这一教学目标的基本操作样式是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地思与养成自学能力和习惯。同时,意识品质养成也正是教学过程诸学说的观念融通点。
蔡春
关键词:教学过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