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立斌

作品数:22 被引量:16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甘蔗
  • 11篇氮肥
  • 11篇施氮
  • 9篇氮素
  • 6篇利用率
  • 5篇氮肥利用
  • 5篇氮肥利用率
  • 5篇氮量
  • 5篇施氮量
  • 5篇免耕
  • 5篇干物质
  • 4篇稻草覆盖
  • 4篇性状
  • 4篇施氮方式
  • 4篇土壤
  • 4篇干物质积累
  • 3篇氮水平
  • 3篇氮素利用
  • 3篇稻草
  • 3篇马铃薯

机构

  • 22篇广西大学
  • 10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22篇蓝立斌
  • 21篇梁和
  • 12篇陈超君
  • 10篇韦剑锋
  • 7篇罗艺
  • 7篇米超
  • 6篇韦冬萍
  • 6篇吕巨智
  • 5篇姜建初
  • 4篇刘欢雨
  • 4篇康轩
  • 3篇裴铁雄
  • 3篇黄景
  • 3篇熊建文
  • 2篇谭小莉
  • 2篇刘玉佩
  • 2篇韦玉奇
  • 2篇王爱华
  • 1篇黄雪琳
  • 1篇彭端

传媒

  • 8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氮方法对甘蔗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新台糖22(ROC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施用氮肥可极显著提高甘蔗干物质积累量、蔗茎产量、产糖量,显著提高蔗糖含量;随氮肥施用次数的增加,甘蔗干物质积累量、蔗茎产量及产糖量显著增加,但蔗糖含量略有下降;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各器官、各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韦剑锋罗艺米超蓝立斌陈超君刘欢雨梁和
关键词:甘蔗氮肥施用方法干物质积累
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红薯对稻田土壤碳库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探讨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红薯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能提高0~10 cm耕层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各项碳库指数,而对10~20 cm土层的影响不明显;免耕稻草覆盖0~10 cm、10~2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高于传统栽培,说明免耕稻草覆盖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生产上长期采用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措施,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培肥土壤。
康轩黄景姜建初蓝立斌吕巨智梁和
关键词:免耕稻草覆盖活性有机碳土壤碳库微生物数量
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通过网室盆栽试验方法,在总施氮量(15N标记尿素5g/盆,相当于450kg.hm-2)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全部基施(T1)、50%基施+50%在分蘖期追施(T2)和30%基肥+30%在分蘖期追施+40%在伸长期追施(T3)3种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效率与氮素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吸收的氮素约18%~29%来源于当季施用的尿素氮,71%~82%来自土壤和种茎氮;氮肥利用率为21.0%~34.52%,残留率为37.61%~44.13%,有21.35%~41.39%的氮素损失。3种施氮方式下,氮肥残留在0~20cm土层较多,在20~40cm残留较少。随氮肥施用时间后移,甘蔗吸收的氮素、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氮肥利用率、氮肥残留率、蔗茎产量及产糖量明显增加,而氮肥损失率显著下降,蔗茎的氮素分配率和蔗糖分积累略呈下降趋势,同时氮素在0~20cm土层的残留呈上升趋势,在20~40cm土层呈下降趋势。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考虑,T3施氮方式的效果较为理想。
韦剑锋韦冬萍陈超君蓝立斌刘欢雨梁和
关键词:甘蔗施氮方法氮肥去向
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设(T1)不施氮肥,(T2)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T3)氮肥分基肥和分蘖肥施用,(T4)氮肥分基肥、分蘖肥和攻茎肥施用,比较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叶片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氮肥仅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的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甘蔗苗期均较高,但到了生长中后期均较低;而氮肥按基肥、分蘖肥、攻茎肥3次施用时,在甘蔗生长中期及后期的上述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较高。【结论】甘蔗氮肥施用按基肥、分蘖肥、攻茎肥分3次施用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有积极的影响,能持久保持较强的生理优势。
蓝立斌陈超君米超罗艺梁和王爱华韦玉奇
关键词:甘蔗施氮方式生理生化性状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碳、氮及氮素矿化菌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稻田红壤免耕稻草覆盖方式种植红薯,研究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碳、氮和氮素矿化菌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增加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的碳氮比;保护性耕作处理的氨化细菌数量无论是在0~10cm土层还是10~20cm土层均比传统耕作处理高近1倍,而硝化细菌数量则是0~10cm土层高于传统耕作处理,且差异显著,10~20cm土层与传统耕作处理差异不大。说明保护性耕作能增加表层土壤碳、氮含量,降低土壤碳氮比,有利于氮素矿化菌的生长,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速效氮素。
梁启新康轩黄景姜建初裴铁雄蓝立斌吕巨智梁和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有机碳氮素
施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设15N标记尿素2.5、5.0和7.5g/盆(相当于225、450和675kg/hm2)3个处理,采用网室盆栽试验方式,研究施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吸收的氮素17.27%~27.28%来自施用的氮肥,72.72%~82.73%来自土壤和种茎;甘蔗氮肥利用率为34.21%~42.46%。随施氮水平提高,甘蔗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及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显著增加,同时蔗叶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呈上升趋势,但蔗茎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呈下降趋势,氮肥利用率也显著下降。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在各土层中的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两者在0~20cm土层的积累明显大于20~40cm土层。本试验条件下,甘蔗氮肥施用为尿素5.0g/盆(相当于450kg/hm2)及土层深度为20cm较为适宜。
韦剑锋韦冬萍陈超君蓝立斌熊建文梁和
关键词:甘蔗氮素干物质积累氮肥利用率
不同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设施用15N标记的尿素2.5 g pot-1、5.0 g pot-1及7.5 g pot-13个处理,研究施氮水平对甘蔗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甘蔗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不同程度增加,同时土壤碱解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肥料氮素残留量及肥料氮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但甘蔗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施氮水平还明显影响甘蔗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氮素分配、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在不同土层的分布。本试验条件下,甘蔗氮肥施用土层深度为20 cm、尿素施用量为5.0 g pot-1较为适宜。
韦剑锋韦冬萍陈超君蓝立斌刘欢雨梁和
关键词:甘蔗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残留
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对红薯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桂薯131"为试验材料,进行红薯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红薯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红薯的根系活力均比传统栽培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红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传统栽培;两种免耕栽培处理方式比较,以先在畦面覆盖3cm厚稻草,摆放薯苗,然后覆盖8cm厚稻草处理红薯的各项生理指标最高。
蓝立斌姜建初李欣康轩梁和
关键词:红薯免耕栽培稻草覆盖生理特性
施氮次数对甘蔗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以不施氮肥为对照,设T1(尿素5 g/盆作基肥1次施用)、T2(尿素作基肥2.5 g/盆和分蘖肥2.5 g/盆2次施用)及T3(尿素作基肥1.5 g/盆、分蘖肥1.5 g/盆和攻茎肥2 g/盆3次施用)3个处理,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次数对甘蔗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次数的增加,甘蔗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糖量显著增加,但蔗糖分含量略有下降;氮肥不同施用次数对甘蔗各器官、各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韦剑锋罗艺米超蓝立斌陈超君熊建文梁和
关键词:甘蔗氮肥施用方式干物质积累
基肥施氮量对甘蔗苗期氮素效应及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基肥施氮量对甘蔗苗期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甘蔗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采用网室微区盆栽试验方法,设基肥施用15N标记的尿素5g/盆、2.5g/盆及1.5g/盆3个处理。结果表明,苗期甘蔗全氮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总量及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氮肥利用率却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施氮量明显影响氮素在甘蔗植株体内及不同土层的分布;苗期甘蔗主要吸收20~40cm尤其是20~30cm土层的氮素。甘蔗基肥施用氮肥应考虑适宜的量和土层深度。
韦剑锋罗艺米超蓝立斌陈超君熊建文梁和
关键词:甘蔗氮肥苗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