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亮
- 作品数:125 被引量:3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411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体检者的血常规和γ-谷氨酰转移酶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HUA)体检者血浆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血细胞成分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47857例成年体健康检者中筛选出高尿酸血症患者3599例(HUA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和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体检者784例(对照组),进行血浆GGT活性和血常规检测,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体检者的GGT、WBC、RBC、RDW和HGB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UA组的血尿酸水平与GGT、WBC、RBC、HGB、MO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并且血浆GGT活性与WBC、RBC、HGB也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浆GGT、WBC、RBC、RDW和HGB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的对照组,这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程度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 易婷婷罗光成李君安郭斌蒋兴亮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Γ-谷氨酰转移酶白细胞
- 两种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比较
- 2006年
- 目的:比较钒酸盐氧化法和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性能。方法:用钒酸盐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并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重复性实验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分别小于3.0%和5.0%;两种方法测定TBi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1%;测定DBi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8.4%。钒酸盐法测定TBil的线性范围为0~570μmol/L,化学氧化法测定TBil的线性范围为0~650μmol/L,钒酸盐法测定DBil的线性范围为0~312μmol/L,化学氧化法测定DBil的线性范围为0~213μmol/L。以钒酸盐方法为对比法(Y),对化学氧化法(X)进行评估,两种方法测定TBil回归方程为Y=0.995X+1.954,相关系数r2=0.999,(P>0.05),测定DBil的回归方程为Y=0.940X+0.731,r2=0.996,(P>0.05)。化学法抗溶血干扰能力较钒酸盐法强,而抗维生素C的干扰较钒酸盐法差,两种方法对TG的抗干扰能力相当。结论:钒酸盐氧化法和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性能相当,两种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常规使用要求。
- 蒋兴亮龚国忠
- 关键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在各类肝损害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各类肝损害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 1)活性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用速率法测定134例肝炎患者血清PON 1活性,同时测定ALT、GGT、ALP、TP和ALB水平,分析ALT、GGT、ALP、TP和ALB水平与PON 1活性的关系,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PON 1活性的变化。结果:134例肝炎患者的PON 1活性比92例正常对照显著降低[(125.2±31.9 U/ml)vs(173.5±25.3 U/ml)],入院时PON 1活性分别为:重型肝炎(100.1±35.2)U/ml、急性肝炎(98.2±42.5)U/ml、肝炎后肝硬化(111.3±36.8)U/ml、慢性肝炎(125.3±31.2)U/ml。血清PON 1活性与ALT、GGT、ALB、ALP和TP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63、-0.546、0.587、-0.412和- 0.393),且血清PON 1活性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指标。治疗后2周,急性肝炎组PON 1活性逐渐上升,治疗后4周和6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组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组经过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虽有上升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ON 1活性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坏死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对各类肝损害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意义。
- 蒋兴亮龚国忠周京国唐中
- 关键词:对氧磷酯酶1病毒性肝炎
- 四川南充地区1056例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样本的基因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四川南充地区人群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MCV、MCH异常(MCV<80 fl和或MCH<27 pg),且已排除缺铁性贫血和其他贫血性疾病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采集EDTA抗凝静脉血3 m L,采用国际先进的多聚酶链扩增(GAP-PCR)技术和DNA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技术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包括α-地贫的3种缺失型(--SEA/αα、-α4.2/αα、-α3.7/αα、)、3种突变型(-ααCS/αα、-ααQS/αα、-ααWS/αα)及β-地贫的17种突变位点。结果:1 056例样本中共检出α、β-地贫330例,检出率为31.3%。其中,α-地贫168例(15.9%),β-地贫161例(15.3%),αβ复合突变1例(0.1%)。在330例确诊地贫样本中,α-地贫168例,构成比50.9%,有6种亚型:--SEA/αα、-α4.2/αα、-α3.7/αα、-ααCS/αα、-ααQS/αα、--SEA/-α3.7,以--SEA/αα(72.6%)、-α3.7/αα(17.9%)为主,占α-地贫的90.5%;β-地贫161例,构成比8.8%,有6种类型:CD17、CD41-42、-28、-29、IVS-II 654、CD41-42/-29,其中最常见的3种突变类型为:CD17(50.3%)、CD41-42(31.1%)及IVS-II 654(14.3%),占β-地贫的95.7%;α复合β-地贫1例(0.3%),基因型为-α3.7/αα复合βIVS-II-654M。1 056例受检者中,男性369例,检出地贫90例(24.4%),女性687例,检出地贫240例(34.9%),女性地贫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3,P=0.001)。结论:四川南充地区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之一,α-地贫最常见的基因型为--SEA/aa,β-地贫以17M突变型最常见。
- 杜利君邢晏蒋兴亮张兵李欣杨杉赵佳何玉霞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
- 影响《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因素与对策被引量:1
- 2009年
- 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分析学生在书写《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报告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提高书写实验报告质量的对策,旨在从实验报告入手加强实验教学,提高《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 蒋兴亮刘素兰邢艳
-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 冠心病患者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蒋兴亮周京国唐中张均
-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患者发病机理C浓度
- 痛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痛风(gout)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损害关节、肾脏及其他全身多处组织、器官。近年来,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作为痛风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目前公认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高死亡率的首要原因。现就痛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作一综述。
- 李敏蒋兴亮
- 关键词:痛风动脉粥样硬化
- 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13
- 2009年
- 邢艳唐中蒋兴亮刘素兰周祖寅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 Sebia MINICAP毛细管电泳仪的常见故障及维护
- 2010年
- Sebia MINICAP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是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一款最新的毛细管电泳仪,它操作简单,全自动性能强,可在短时间内利用高压进行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及尿蛋白电泳。该仪器设计理念新,速度快,结果精确,稳定性好并且维护简单,是一款理想的电泳仪。对该仪器使用近一年来,总体运行良好,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也出现一些报警和故障。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及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 刘素兰唐中胡帅蒋兴亮张均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仪仪器使用尿蛋白电泳血红蛋白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含量和循环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观察,探讨PON-1和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45例CRF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血浆PON-1活性、ox-LDL、MDA含量和GSHPx,分析PON-1活性与ox-LDL、MDA、GSHPx之间的关系。结果CRF患者血浆PON-1活性(122.3±23.1)kU/L,ox-LDL(832.0±256.2)μg/L,MDA(18.3±7.1)μmol/L,GSHPx(144.5±31.1)U/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75.6±28.2)kU/L,(455.2±178.3)μg/L,(8.2±5.1)μmol/L,(248.1±79.3)U/L。PON-1活性与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ox-LDL与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PON-1活性与GSHPx呈正相关(r=0.811,P〈0.001),与ox-LDL、MDA呈负相关(r=-0.842,P〈0.01;r=-0.745,P〈0.01)。结论在CRF中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PON-1可能通过降低抗氧化能力机制参与了CRF的病理生理过程。
- 蒋兴亮夏成云周京国唐中
- 关键词:对氧磷酯酶-1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