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亭
-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省大气探测技术与保障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ASOM及自动站运行监控记录查询分析系统工作原理被引量:4
- 2011年
- "ASOM及自动站运行监控记录查询分析系统"的开发成功和应用,取得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效:①提高了ASOM系统记录和自动站到报率监控的时效性和准确度。②自动站到报率记录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从每天大量的到报率数据中查询统计各种到报率的自动站,及时了解掌握自动站的运行情况,对于自动站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性的原因,有利于自动站的维护保障和到报率的提高。这对于自动站的运行监控和保障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陈锐马兴昌任开智李新华董立亭
- 关键词:运行监控自动站应用软件
- 基于嵌入式Linux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3
- 2008年
- 介绍了使用ARM芯片LPC2138进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ARM芯片LPC2138的UART串口驱动程序的开发,利用串口与GPRS模块相连实现无线上网的方法。由于系统体积小,性能好且价格较为经济,在大规模气象监测网络体系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 董立亭刘朝林
- 关键词:ARMLINUX驱动程序GPRS
- ZQZA型自动站采集器检修及调试软件使用方法被引量:2
- 2011年
- 目前贵州省共建成区域加密自动站1 400余个,为保证全省区域站的正常运行,省级保障中心为9个市州地保障机构配置了现场检修设备,并针对全省区域站保障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供各级区域站保障人员参考。
- 周枫邹蓓董立亭
- 便携式多路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多路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装置,包括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器盒体、温度标准器检测探头和数据线;所述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器盒体的金属面板上设置有十六处与其内部电路板电性相连接的检测接口,且十六处所述检测接口...
- 董立亭杨震王强陆扬
- 文献传递
- 自动气象站地温场布线改造的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在更换地温传感器过程中,管道拐角太多,传感器连接线之间相互缠绕,给台站换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该文论述了自动站地温场地温传感器布线改造的方案,为规范、简化台站更换地温传感器提出了思路和方向,也为以后自动站地温传感器的室内送检流程简化作了铺垫。
- 王强董立亭岳建强刘勇
-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地温布线
- 新型自动气象站远程诊断的实现与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该文对贵州省新型自动气象站的通讯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构及原理,开发一套专用设备和系统,实现远程诊断功能,并纳入“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及故障远程诊断系统”中进行全省推广使用。
- 曹凯明董立亭苏菲杨震
- 关键词:远程诊断串口服务器
- 基于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网络通信平台的实现被引量:3
- 2008年
- 根据嵌入式系统与软、硬件结合紧密的特点,在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上移植实时内核μC/OS-II操作系统,并以此平台为基础,针对μC/OS-II操作系统不支持TCP/IP网络通信的问题,实现了将免费开源的TCP/IP协议栈LwIP移植到μC/OS-II操作系统上,解决了μC/OS-II操作系统的网络通信问题。开发板和局域网中的PC机网络通信实验表明,实现了嵌入式系统下TCP/IP协议栈的基本功能。构成一套完整的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平台,为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的网络互连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 董立亭李新华陈锐
- 关键词:嵌入式微处理器操作系统网卡驱动
- 一种多要素现场核查仪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要素现场核查仪,涉及气象观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缺少便携式适用于野外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即时数据采集存储显示装置的问题。一种多要素现场核查仪,包括STM32核心处理器,所述STM32核心处理器...
- 杨震张沪生王强肖小庭李洪旭董立亭冷宇
- 文献传递
- 多路气压检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20年
- 该文针对气象用的PTB220、PTB330气压传感器检定效率低,检定中存在人工误差等现状,研发了多路气压检定系统。系统采用具有8个RS-232/422/485的三合一串口的MOXA-Nport5650-8-DTL型号串口服务器,实现了8个气压传感器的同步检定和数据处理,提高了气压检定的工作效率,排除人工检定带来的误差。
- 陆扬李迪朱君董立亭
- 关键词:串口服务器
- 气象计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思考被引量:5
- 2019年
- 气象探测数据是气象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研究和服务工作的基础支撑。气象计量检定业务是保障气象探测数据准确的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检定流程、数据处理和管理体系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气象计量检定可靠的量值传递是气象探测、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的基本保障。该文通过将气象计量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探测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分支开展思考,对如何提升省、市州级计量检定业务的效益,提高传感器的检定质量,进一步确保检定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为实现气象探测领域质量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 王强陈卿才董立亭陈胜远
- 关键词:气象计量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