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云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人工生命
  • 3篇外在主义
  • 3篇归纳逻辑
  • 2篇形式逻辑
  • 2篇中国逻辑
  • 2篇中国逻辑史
  • 2篇中国逻辑史研...
  • 2篇人工智能
  • 2篇逻辑史
  • 2篇逻辑史研究
  • 2篇非形式逻辑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性
  • 1篇德性
  • 1篇心灵
  • 1篇中国古代逻辑
  • 1篇赛博空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受性

机构

  • 9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董云峰
  • 8篇任晓明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哲学年鉴
  • 1篇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逻辑机器哲学的新发展被引量:3
2015年
逻辑机器哲学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勃克斯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哲学新思维,又是对哲学史上的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的继承与发展。在逻辑机器哲学中,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这个受尽奚落的命题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假定。它使得"人是机器"的哲学意蕴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得到新的阐释。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它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信息技术哲学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近年来认知科学哲学的发展,把逻辑机器哲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人工生命哲学的诞生。逻辑机器哲学研究为复杂系统科学视野下的人工生命及其哲学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晓明董云峰
关键词:人工生命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困难与出路——从逻辑与文化的视角看被引量:3
2015年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有无逻辑是逻辑学界与哲学界的新热点。由于"据西释中"的方法无法适当地解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使中国逻辑不仅面临名称的困惑,而且面临失去作为学科存在理由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未来。从归纳逻辑的视角看,多元化研究路径是中国逻辑研究的必由之路,归纳化路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任晓明董云峰
关键词:逻辑逻辑史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中国逻辑
社会化的认知研究路径——论罗伯特·威尔逊的延展认知思想被引量:1
2014年
延展心灵论题是涉身认知的一种内在蕴涵,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涉身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威尔逊和克拉克的研究策略,是把涉身认知转换为认知延展的形式。为此,威尔逊用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架关系,支持认知的延展。他主张群体也有心灵,个体在组成群体的时候才具有某些心理状态,这就意味着认知的外在和内在资源对等,心灵的意向操作事实上整合了这两种资源。他的社会延展思想,重新阐释了认知主体,为我们理解涉身性的认知加工提供了新视角。
任晓明董云峰
关键词:个体主义外在主义
论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2013年
逻辑如何进入归纳推理?休谟指出,除了观察或实验资料所确定的东西以外,还必须具有至少一个独立假设,只要这个作为前提的"独立假设"成立,从这个前提到归纳结论的推理就是可靠的,这个可靠性不比演绎推理弱。从这个思路来看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呈现出三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一是从非形式到形式再到形式与非形式相结合;二是概率与因果的分化与结合;三是从帕斯卡概率向非帕斯卡概率的发展和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归纳逻辑的发展发生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单调性向非单调性转变;二是从外延性向非外延性转变;三是从形式化向形式与非形式转变。
任晓明董云峰
关键词:现代归纳逻辑
自然化的延展心灵问题研究
延展心灵论题改变了我们的认识思维。它把思维看作智力的生态位构建,也就是说,认知自主体把物质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重新设定实现这些环境的能力。问题是:如果心灵不再主宰思维内容,那么“自我”将安身何处?这...
董云峰
关键词:内在主义外在主义自然主义感受性
复杂系统突现研究的新趋势被引量:1
2015年
真实的复杂系统除了整体的层级或非线性的组织,还有子组织和子系统。理解这样的复杂性架构,需要说明在什么规则的作用下,新的系统结构从复杂性的层级中突现?人工生命用变异和稳定的系统过程解释系统结构的突现,从而把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变异-选择原则当作变异-稳定原则的特例,深化了对复杂系统问题的研究。然而,汇聚技术的出现弱化了自组织作为设计规则的作用,这为复杂系统的突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董云峰任晓明
关键词:人工生命复杂系统突现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困难与出路
2016年
中国古代逻辑有没有逻辑?“中国的”逻辑是否存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困难是什么?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出路究竟是演绎化还是归纳化?我们将基于逻辑与文化的关系,从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等视角探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困难与出路。
任晓明董云峰
关键词:中国古代逻辑非形式逻辑归纳逻辑中国逻辑史研究
论延展心灵的实现问题
2014年
心灵延展论证最终要解决的是心理属性的实现,尤其是实现的方法与地点。克拉克与查默斯采用"从推理发展为最佳解释"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积极的外在主义主要解决的是解释问题,而非形而上学问题,但他们又无法克服因果-构成谬误。罗伯特·威尔逊认为谬误的根源在于,他们混淆了实现问题与构成问题,不恰当地从心理属性的"构成性"转向"归属权",仅从宽实现这个前提无法确定心灵延展,必需结合系统的实在。我认为,威尔逊虽然强调归属权问题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明确这个问题的意义。通过阐释这个问题,我提出了心理属性归属权的标准,并发现克拉克与查默斯的论证满足这个标准,威尔逊对实现的构成方式的处理其实并不恰当。
董云峰
论人工生命理论在认知科学范式转换中的作用——从“涉身-嵌入”到“涉身-情境”被引量:2
2015年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正统的认知科学转向"涉身-嵌入"的研究范式。然而,"涉身-嵌入"的人工智能也有自身的局限。人工自主体特定的涉身性使它的自治系统的实现缺乏生命系统特有的"自创生",从而无法以复杂生物体的方式行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人工生命的理论,这也使得认知科学的研究从"涉身-嵌入"转向"涉身-情境"的范式。
董云峰任晓明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生命范式转换
赛博空间的道德性根基
2012年
赛博空间伦理学研究人们在赛博空间中的行为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赛博空间因智能系统的应用引起了复杂的道德选择,从而使道德问题具有了全新的维度。哈姆林克从"人性"出发,用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概念来建构赛博空间的道德性,他的基本假设是人有理性对自己的信念进行批判,从而有能力在赛博空间中展开"伦理对话"寻找符合共同利益的道德。这个假设在应用上是有局限的,我们还需要考虑赛博空间内外行为的差异这个现状,为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我们认为,行为者的信念在一个由其他人设定的现实中受到其他信念的限制,赛博空间中某种交往的条件限制着需要形成这些潜在信念条件的证据的可用性。
任晓明董云峰
关键词:伦理学赛博空间道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