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英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2篇胆红素
  • 2篇低体重
  • 2篇低体重儿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吸痰
  • 2篇留置
  • 2篇留置针穿刺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留置
  • 2篇静脉留置针
  • 2篇蓝光治疗
  • 2篇护理
  • 2篇黄疸
  • 2篇监护
  • 2篇红素
  • 2篇穿刺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低血清

机构

  • 9篇慈溪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范英英
  • 5篇张秀华
  • 2篇胡霞
  • 1篇周如祥
  • 1篇励如波
  • 1篇吕建鑫
  • 1篇应锡玫
  • 1篇沈科
  • 1篇裘逸波
  • 1篇吴栩
  • 1篇郑剑峰
  • 1篇邹璇

传媒

  • 3篇护理与康复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护理学报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负压吸痰中止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被引量:1
2009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时易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物理方法治疗是常规治疗方法之首选,然而我院曾采用冰袋敷面、棉签按压舌根等方法,临床收效不佳。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负压吸痰方法中止新生儿PSVT发作,临床应用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范英英张秀华邹璇裘逸波
关键词: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负压吸痰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2种送管方法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中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由于腋下静脉解剖部位特殊,给穿刺一次成功增加了难度,本着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针对留置针送管时阻力大,针头滑脱率高、容易刺破血管等技术难题。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64例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用2种送管方法做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张秀华范英英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新生儿重症监护送管方法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率刺破血管
布地奈德手控定量气雾剂吸入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转化率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郑剑峰周如祥范英英沈科吴栩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气雾剂吸入布地奈德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
11例光疗新生儿急性呼吸危象发作原因及护理
2010年
分析11例光疗新生儿急性呼吸危象发作的原因与眼罩固定不当,箱内物理环境改变,新生儿光疗中多哭闹、易呕吐,致血清游离钙降低等有关。护理中加强对光疗新生儿生命体征与呼吸形态的监测,固定眼罩时慎用高弹力绷带绕头围加压包扎,建议采用一次性口罩的带子固定;改善箱内干燥灼热的空气环境;喂奶后拍背排气,避免患儿哭闹和呕吐,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本组发生急性呼吸危象的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10例患儿危象发作症状在10 min内相继消失,1例患儿经负压吸引清理口鼻腔分泌物,症状未能缓解,予雾化吸入后30 min气喘、憋气症状解除。6例患儿由于经皮测胆红素恢复正常提前终止光疗,其余患儿继续光疗至结束未再出现急性呼吸危象。
范英英张秀华
关键词: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
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婴幼儿按检查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0例、糖水组40例、利多卡因组40例。糖水组动脉穿刺前给患儿口服葡萄糖水10~20 ml,利多卡因组穿刺前穿刺局部涂抹利多卡因。用FLACC评分表评估患儿疼痛程度,观察患儿穿刺前后生理指标改变差异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糖水组和利多卡因组患儿疼痛评分、生理指标改变差异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水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对照组与糖水组和利多卡因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水组与利多卡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患儿动脉采血时的疼痛,减少患儿因素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励如波胡霞范英英
关键词:婴幼儿血气分析疼痛糖水利多卡因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2种进针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项新技术,自临床应用后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医院对缺乏PICC置管条件的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救治用药的顺利展开。然而受腋窝解剖生理结构上诸多因素的干扰,使留置针在穿刺时经常遭遇传统经验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穿刺已经见到回血的情况下,针头在向前滑行1-2mm时丢失回血的发生率高,使穿刺术终于送管前的操作中。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根据腋下静脉解剖特点选定了2种留置针穿刺进针的方法,经过1年来的临床实践已经初获成果,现报道如下。
范英英张秀华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进针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患者留置针穿刺
暖箱内间歇蓝光治疗低体重儿黄疸65例的体温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低体重儿暖箱内间歇蓝光治疗期间影响体温的主要因素。方法将65例低体重儿暖箱内间歇蓝光治疗24 h内的体温与暖箱温度作Excel趋势图,并行不同时间区间与体温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体温与箱温在两轴折线图上表现为方向相反、轨迹交叉的两条曲线。光照期体温升高与时间呈正相关,r=0.997,P<0.05;间歇期则反之,r=-0.98,P<0.05。结论暖箱内间歇蓝光治疗的低体重儿,24 h体温变化具有光照期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间歇期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的特点;影响低体重儿体温的主要因素是蓝光照射的辐射热。
胡霞范英英张秀华
关键词: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暖箱蓝光治疗体温
低体重儿在不同初始箱温环境下蓝光照射时的体温调节被引量:2
2010年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蓝光照射中新生儿易出现发热反应,暖箱内的低体重儿也不例外.传统的方法是光照过程中如果病儿测体温结果在超过正常时下降箱温,使控制体温在36.5℃~37.3℃的中性温度[2],也有报道提出在蓝光照射开始即时预先下降箱温0.5℃~1℃,结束后回复到蓝光照射前水平[3].鉴于低体重儿体温调节十分依赖有一个恒定暖和的中性温度环境予以支持,有必要提供最合适的箱温调整方案以满足病儿蓝光照射期间的体温接近生理所需的恒温水平.本次研究参照上述两种方式对新生儿病房57例箱内蓝光照射低体重儿进行了分组实验.现报道如下.
应锡玫范英英
关键词:蓝光照射体温调节低体重儿新生儿黄疸低血清胆红素新生儿病房
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对新生儿经鼻吸痰的效果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1ml一次性注射器用于新生儿经鼻吸痰的效果。方法对56例新生儿应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吸痰,剪去空筒尾端两翼后接负压吸引管,设置吸引负压为0.013Mpa,将注射器乳头插入患儿鼻腔,吸出痰液。观察吸引效果、鼻黏膜损伤、患儿哭吵情况。结果 56例新生儿中1次吸引干净51例、2次吸引干净5例;6例患儿哭闹,无1例鼻黏膜损伤。结论对新生儿经鼻吸痰可应用1ml一次性注射器,能降低鼻黏膜损伤风险。
吕建鑫范英英
关键词:新生儿吸痰一次性注射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