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仲麟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肝硬化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 2篇胃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萎缩性
  • 2篇慢性萎缩性胃...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胆碱酯酶测定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炎症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肝硬化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机构

  • 7篇青海大学
  • 2篇青海医学院附...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青海医学院
  • 1篇安县中医院

作者

  • 9篇范仲麟
  • 4篇王学红
  • 2篇韩文
  • 2篇吴萍
  • 2篇张广梅
  • 2篇王津慧
  • 2篇徐达宇
  • 2篇段惠春
  • 1篇于晓辉
  • 1篇刘占厚
  • 1篇张艳
  • 1篇徐文思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益胃活血颗粒对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益胃活血颗粒对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给予益胃活血颗粒(黄芪、虎杖、八月札、甘草组成)治疗,对治疗前后与血瘀证有关的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较用药前明显减轻(P<0.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高切相对粘度、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益胃活血颗粒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瘀证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对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重要指导意义。
韩文王津慧吴萍张广梅徐达宇范仲麟
关键词:胃炎
肝硬化患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2010年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肝硬化病人亦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对象,应注意定期检查。
徐文思范仲麟王学红
关键词:胆碱酯酶肝硬化CHILD-PUGH
生存蛋白survivin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2004年
张艳范仲麟
关键词:生存蛋白凋亡抑制SURVIVIN成神经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青海西宁海东地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1184例内镜下特点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青海西宁及海东地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情况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分析西宁及海东地区5年间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 700例胃镜检查中,检出PU5 781例,检出率为29.73%,受检老年人4 079例,检出PU 1 184例,检出率29.03%,其中,胃溃疡(GU)736例,十二指肠溃疡(DU)400例,复合性溃疡(CU)48例。结论:西宁及海东地区老年人PU检出率比非老年人均较高,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别;老年人GU检出率高于DU,老年人GU检出率高于非老年人,老年人DU、CU检出率低于非老年人;老年人三种类型溃疡中GU和DU在男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季节以春秋季高于冬夏季,表明PU好发于气温骤变的季节;DU中,以球部前壁为明显多见,其次为球部大弯一侧。GU中,以胃角溃疡最多,其次为胃体小弯侧和胃窦,这与国内文献报告一致。溃疡大小以直径≤10mm为主,77.01%(DU),48.37%(GU),数目以单发为主,DU为83.26%,GU 80.16%。
王学红范仲麟李一青
关键词: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胃镜
胃肠动力疾病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1998年
早在本世纪初,Cannon就利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来观察胃肠运动,但只是在近二三十年来胃肠动力学才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快的发展。在中国,本领域的研究也在近十年多才开始,特别近几年发展较快。其原因一是由于研究方法的进步、各种影像学方法、测压方法及胃电检测方法...
范仲麟
关键词:胃肠动力疾病胃肠动力促动力剂
细胞因子失衡促进肝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脏免疫损伤是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肝脏的免疫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包括促炎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与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当促炎因子占主导时,则发生组织细胞损伤、器官功能障碍;当抗炎因子过强时,则出现免疫功能抑制。二者失衡能促进肝硬化的形成。
段惠春王学红范仲麟于晓辉
关键词:细胞因子失衡肝硬化
益胃活血颗粒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益胃活血颗粒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给予益胃活血颗粒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胃黏膜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胃脘痛、饱胀、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胃活血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韩文王津慧吴萍张广梅徐达宇刘占厚范仲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反流、炎症与Barrett食管
2006年
目的探讨反流、炎症与Barrett食管(BE)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有反酸、烧心、胸骨灼痛,且病史多在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有齿状线上移、黏膜糜烂者,于破损处钳取组织送病检,对于溃疡、环周性结节形成者,采用卢戈氏液喷洒染色,于不着色区域钳取组织送病检。结果病理确诊为BE食管21例,其中贲门型9型、胃型3例、肠型9型。显示有轻度不典型增生的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的2例。37例为食管下段慢性中度炎,伴有轻度增生7例。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与BE的诊断必须胃镜检查、黏膜染色、活检病理等综合判定,也是鉴别炎症与BE的可靠方法。
张治民范仲麟
关键词:反流炎症BARRETT食管
免疫细胞在乙肝肝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乙肝肝硬化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介导的免疫相关性疾病。感染机体的HBV并不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而是通过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间接损伤肝细胞,故免疫细胞在乙肝肝硬化的形成中发生一定的变化,既发挥着清除病毒的作用,同时又损伤肝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免疫细胞在乙肝肝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新进展。
段惠春范仲麟王学红
关键词:肝硬化免疫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