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乐明

作品数:119 被引量:53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3篇脂蛋白
  • 35篇动脉
  • 35篇基因
  • 32篇细胞
  • 31篇动脉粥样硬化
  • 22篇胆固醇
  • 22篇生理学
  • 22篇固醇
  • 22篇病理生理
  • 22篇病理生理学
  • 19篇低密度脂蛋白
  • 19篇病理学
  • 19篇病理学与病理...
  • 18篇血症
  • 15篇载脂蛋白
  • 15篇高胆固醇
  • 15篇高胆固醇血症
  • 10篇蛋白
  • 10篇介导
  • 8篇心病

机构

  • 9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4篇南京医学院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徐州医学院
  • 5篇无锡市第一人...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南京中医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徐州市第一人...
  • 2篇南京鼓楼医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印第安那州立...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12篇范乐明
  • 51篇陈琪
  • 25篇蔡海江
  • 18篇李晓宇
  • 18篇陈秀英
  • 13篇郭冬平
  • 11篇王南
  • 8篇孙屏
  • 8篇管晓翔
  • 6篇柏惠
  • 5篇申冬珠
  • 5篇蒋莉
  • 5篇季勇
  • 5篇陈秀英
  • 5篇李肖蓉
  • 5篇何龙
  • 5篇庞庆丰
  • 5篇郦明芳
  • 4篇魏恩会
  • 4篇朱含章

传媒

  • 3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南京医学院学...
  • 4篇第八次全国动...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21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6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编码基因在C2C12细胞内的表达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PCR法对此编码基因改造后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MV-β并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进行大量扩增。将提纯的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在体外转化C2C12真核细胞。结果免疫组化试验证明,该重组质粒能够在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中表达Sj22.6抗原。结论表明该重组质粒有用作真核疫苗的可能性。
苏川马磊王荣芝张慧范乐明陈淑贞张兆松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2C12细胞核酸疫苗编码基因
心肌梗塞患者SF、OX-LDL测定的研究
1995年
用ELISA法检测43例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该两项血清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F与OX-LDL的相关性处理,P<0.05。表明铁离子对LDL可能的氧化作用,促进OX-LDL粘附动脉管壁,引起脂肪斑的形成。
陈丙莺黄钦田陆珊华陈琪陈秀英范乐明王海燕周明秀段宝祥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清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铁离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途径和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的影响被引量:6
1997年
为探索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清道夫受体、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观察了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途径的影响以及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的影响.结果发现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增加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数目,使之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和降解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使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增多.表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通过增加清道夫受体数目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和降解增多,从而增加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促进动脉壁内泡沫细胞形成.
陈兵范乐明蔡海江王南朱宇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胆固醇酯
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为分析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基因突变 ,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 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患者及其母亲第 10外显子存在一异常条带。DNA测序结果证实患者第 10外显子的 4 71位密码子由AGA同义突变为AGG ,4 83位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AG ,导致在 4 83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孙屏郭冬平李晓宇陈琪范乐明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
正常人LDL受体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
1993年
用限制性内切酶PvuⅡ研究了115名血脂正常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存在P_1和P_2两种等位基因,构成P_1P_1、P_1P_2和P_2P_2三种基因型。其间的血清胆固醇(T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提示LDL受体座位的多态性可能与正常人群中TC水平的差异有关。与国外资料比较,我国的P_1等位基因相对频率较高,而P_2则较低,表明LDL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存在地区和民族差异。
范乐明邵莉君姜传仓陈毓华蔡海江
关键词:受体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导致心血管病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遗传方面的因素近几年来渐被重视,特别是与心血管病发病过程紧密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倍受关注,且已取得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研究简要介绍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并就常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道参考。
许伟伟范乐明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基因多态性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编码基因的核酸疫苗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 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将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了一批BALB/c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此重组质粒能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稳定表达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Sj22.6 抗体。
苏川马磊王荣芝邵莉君吴海玮沈蕾范乐明陈淑贞张兆松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编码基因
热休克蛋白70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
<正> 目的探寻热休克蛋白70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给新西兰白兔喂饲高胆固醇饮食复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 印迹观察敏感组和不敏感组差异基因热休克蛋白70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原位...
李晓宇郭冬平潘超何龙李跃华季勇范乐明陈琪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热休克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文献传递
一个兔高脂血症相关新基因的筛选、克隆
目的:克隆高脂血症相关基因,探讨高脂血症的分子机理。方法:给新西兰白兔喂饲高胆固醇饮食复制高脂血症-As动物模型。15只健康雄性兔总胆固醇(TC)(63.10±18.37)mg/dL,造型60 d TC(152.29±4...
李晓宇白晓明郭冬平何龙范乐明陈琪
文献传递
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S19W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的-1131T>C多态性及S19W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82名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和200名血脂正常者的载脂蛋白A5基因启动子上游-1131T>C单核苷酸多态性、编码区的S19W(c.56C>G)多态性、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显著降低。-1131T/C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7%、47.3%和67.0%、33.0%。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T/C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T和C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S19W多态性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风险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载脂蛋白A5基因-1131C等位基因与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相关。
汤轶波顾丽萍孙屏郭冬平李晓宇陈琪范乐明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甘油三酯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