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丽琼

作品数:47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鼠疫
  • 10篇疫源
  • 9篇疫源地
  • 7篇血清
  • 7篇抗体
  • 6篇鼠疫疫源地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野鼠
  • 5篇疫菌
  • 5篇鼠疫菌
  • 5篇鼠疫流行
  • 4篇疫点
  • 4篇疫情
  • 4篇鼠疫监测
  • 3篇滇西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人间鼠疫
  • 3篇宿主
  • 3篇宿主动物

机构

  • 45篇云南省地方病...
  • 6篇大理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大理州疾病预...
  • 2篇大理大学
  • 1篇盈江县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47篇苏丽琼
  • 18篇洪梅
  • 17篇杨智明
  • 17篇梁云
  • 12篇宋志忠
  • 11篇赵文红
  • 11篇段彪
  • 8篇张洪英
  • 7篇郭牧
  • 5篇董兴齐
  • 5篇蔡文凤
  • 5篇苏鹏
  • 5篇吴鹤松
  • 4篇胡晓玲
  • 4篇郭英
  • 4篇李俊勇
  • 4篇苏超
  • 3篇张丽云
  • 3篇石丽媛
  • 3篇刘正祥

传媒

  • 15篇医学动物防制
  • 8篇地方病通报
  • 7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盈江县鼠疫流行强度与黄胸鼠的消长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鼠疫流行强度与黄胸鼠的消长关系。方法对盈江县鼠疫流行资料及主要宿主黄胸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室内黄胸鼠密度0.78%~4.37%,平均2.56%;室外1.34%~4.93%,平均2.90%。1994年以前室外黄胸鼠密度明显高于室内,1994年以后室内明显高于室外;黄胸鼠在鼠类构成中室内高于室外,1987年构成比最低(室内32.86%、室外28.01%),此后逐年增加,2002年室内外黄胸鼠构成比达90%以上;室内外黄胸鼠密度季节消长不明显。1990-1996年鼠疫流行发生频次较高,每年发生5~8个月次,1~12月除1月未流行鼠疫外其它月份均有流行,5~10月为高峰期,6、7月达最高峰。结论黄胸鼠在鼠类构成中占优势地位,鼠密度及构成季节变化不明显。鼠疫流行季节变化较明显。2%的黄胸鼠密度是鼠疫流行强弱的分水岭。
赵文红郭牧苏丽琼洪梅郭英
关键词:鼠疫黄胸鼠鼠密度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体蚤构成及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掌握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小型兽类体蚤构成及群落多样性特征,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7年间,剑川县按《鼠疫监测方案》进行鼠疫监测;将捕获的小型兽类梳捡体蚤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对蚤进行种类鉴定。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群落蚤种构成、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共捕获小型兽类体蚤15 602匹,隶属3科7属7种,其中方叶栉眼蚤占捕获总数的52.10%,棕形额蚤指名亚种占28.98%,特新蚤指名亚种占17.72%,其他蚤类有低地狭臀蚤、缓慢细蚤、无值大锥蚤和不等单蚤,分别占0.88%、0.27%、0.04%和0.01%。小型兽类体蚤多样性指数在0.316 2~1.036 2之间,均匀性指数在0.176 5~0.747 4之间,优势度指数在0.378 3~0.872 3之间,丰富度指数在0.455 0~0.555 1之间,大绒鼠和齐氏姬鼠的体蚤优势地位突出。结论剑川县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体蚤中方叶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大绒鼠和齐氏姬鼠的体蚤优势地位突出。
蔡文凤罗剑龙苏丽琼张四祥李寿芹
关键词:群落多样性
云南省剑川县2008—2017年野鼠鼠疫疫源地鼠巢蚤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掌握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巢蚤的种类及感染鼠疫菌的情况,为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7年,在剑川县鼠疫监测过程中,以挖鼠巢的方法采集鼠巢蚤,按形态学方法鉴定鼠巢蚤种类,实验室用细菌培养方法检验鼠巢蚤是否感染鼠疫菌。结果2008-2017年共挖鼠巢1230个,有蚤鼠巢238个,鼠巢平均染蚤率为25.07%,2011年最高,为40.00%。238个有蚤鼠巢共获得鼠巢蚤2科4属4种1561只,平均蚤指数6.55,其中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低地狭臀蚤的构成比分别为73.03%、17.23%、5.06%、4.68%,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为优势种,特新蚤指名亚种、低地狭臀蚤为常见种。鼠巢蚤鼠疫菌培养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2008-2017年剑川县野鼠鼠疫疫源地共有4种鼠巢蚤,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为优势蚤种,特新蚤指名亚种、低地狭臀蚤为常见种。鼠巢蚤未检出鼠疫菌。鼠巢蚤指数较高,建议开展预防性的灭鼠灭蚤。
蔡文凤罗剑龙苏丽琼邵宗体李寿芹张四祥
关键词:染蚤率蚤指数
滇西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分布和构成调查
2015年
目的对滇西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蚤类分布和构成情况,评估蚤媒疾病传播的风险。方法选择滇西地区10个县(市、区),每县选择4个自然村,每村随机抽取20个家庭,共800个家庭。每户室内放置10个水盘,连续3晚,每日晨捡蚤,显微镜下进行蚤种鉴定,计算捕获率、蚤指数、构成比及雌雄比。结果 800个家庭中,346个家庭(43.25%)捕到地面游离蚤。放置24 000水盘/夜,捕获地面游离蚤2406匹,捕获率为10.03%,蚤指数为0.100;分属3科5属5种,其中人蚤占72.73%。雌雄比为1∶0.65。结论滇西地区室内地面游离蚤中,人蚤为优势蚤种。蚤媒疾病发生的条件与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蚤情监测,及时采取灭蚤措施,防止蚤媒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杨光璨尹家祥刘正祥王秀芳杜春红苏超苏丽琼钟佑宏石丽媛
关键词:地面游离蚤
蚤类传播鼠疫试验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杨智明梁云赵文红张洪英胡晓玲吴明寿苏丽琼李俊勇
关键词:鼠疫
2003年云南省盈江县猫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猫在云南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地位。方法应用改进的微量法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对2003年采自云南省盈江县的216份猫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从4份被检猫血清中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1.87%。阳性血清抗体滴度分布1∶203份,1∶1601份,有2份血清呈现出低滴度抗原抗体反应(1∶10)。结论首次证实猫在云南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偶然宿主作用,并且认为猫可作为该疫源地鼠疫监测的指示动物,其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杨智明张洪英洪梅苏丽琼郭云贵梁云李俊勇
关键词:鼠疫F1抗体微量法IHA
云南省2018年动物间鼠疫监测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8年鼠疫疫情现况,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对云南省104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黄胸鼠疫源地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黄胸鼠疫源地黄胸鼠鼠体蚤以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褐家鼠以缓慢细蚤、人蚤和印鼠客蚤为主。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齐氏姬鼠鼠体蚤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鼠体蚤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为次要寄生染蚤种。对47 618只动物进行细菌学检验,检出鼠疫菌4株;对20 710组媒介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血清20 105份,阳性4份,应用鼠疫反相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脏器23份,阳性5份。结论云南省野鼠疫源地玉龙县和古城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流行强度猛烈,家鼠疫源地未发生鼠疫疫情,但是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全省鼠疫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
苏丽琼段彪梁云杨智明吴鹤松
关键词:鼠疫
云南省洱源县鼠疫阳性线索实验室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永乐村驻地是否处于鼠疫流行期,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鼠疫调查工作,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对死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 3份死鼠脏器未分离出鼠疫菌,F1抗原检测均阴性;128份犬血清、3份鼠血清进行F1抗体检测,IHA均阴性、ELISA阳性3份、GICA阳性5份,两种方法均阳性2份。结论洱源县可能存在鼠疫F1抗体阳性犬,需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鼠疫监测工作。
洪梅吴鹤松苏丽琼杨德昌蔡文凤苏超段彪吴爱国浦恩念梁雄海
关键词:鼠疫
云南省1986-2014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分析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云南省人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6-2014年,云南省有10个州(市)的2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确诊鼠疫患者512例,死亡4例。家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07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腺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野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原发性肺鼠疫,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传播,病死率高。结论云南省自1986年至今人间鼠疫流行强度逐渐减弱,截至2014年已经连续9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病例,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鼠疫防治态势依然严峻。
苏丽琼梁云吴鹤松杨智明洪梅
关键词:人间鼠疫流行病学
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云南省1986—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为依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地点和人群。采集云南省23个县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248份作为病例组,采集7个县的有EV活菌疫苗接种史的健康人群血清295份作为人工免疫组,采集1个非疫区县的健康人群血清235份作为阴性对照组。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检测,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滴度≥1:20。结果①疫区F1抗体阳性率[22.10%(120/543)]与非疫区[0(0/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4.80,P〈0.05)。②病例组F1抗体阳性率为35.89%(89/24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4;人工免疫组阳性率为10.51%(31/295),GMT为1:34;阴性对照组235份均为阴性。病例组阳性率高于人工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50.41、103.39,P〈0.0125);人工免疫组阳性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6.23,P〈0.0125)。③病例组间F1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1.88、2.01、5.46、0.04,P〉0.05)。④89名F1抗体阳性的腺鼠疫康复者发病时的血清滴度和康复后的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结论①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检出地均分布在疫区内,其地理分布与疫区分布相吻合。②自然感染鼠疫后,约有1/3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能形成长期免疫,仍有2/3的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所形成的自然获得性免疫,其保护率和保护效果要好于接种EV活菌疫苗形成的人工获得性免疫。③人群感染鼠疫恢复后,F1抗体阳性检出率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的影响。对于经过一�
苏丽琼苏鹏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抗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